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四年下半年,我们单位的上级领导机关,为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发来一个电话通知,主要内容是给知识分子发放每年一次的书报费。具体规定是:①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干部每人每年发80元。②具有中级技术职称、或是一九六六年以前的大中专毕业生、大学肄业以及处级以上的干部每人每年发60元。③其他发40元。④……。人事科的同志接到这个通知后,立即遵照执行。对大学肄业的同志,不管他在校学习时间是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都一律发60元。一个月以后,有一位领40元书报费的同志,接到了某大学补发给他的一张65年级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 ,我在研究与决定论自然观有关的课题中 ,发现我国哲学界近年来把非决定论界定为 :否认事物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那么非决定论是不是否认事物的规律性呢 ?本文将通过概略考察近代科学以来决定论自然观的争论焦点 ,说明非决定论并非否定事物的规律性 ,以及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传统划界标准的错误。一、传统划界标准为了论述方便 ,以下把我国哲学界关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划界标准叫做传统划界标准。我们先以两本权威著作为例说明 ,传统划界标准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 (1987年版 )关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条目写道 :“… 相似文献
3.
4.
哲学理论也如同物质过程一样有它的历史。苏维埃时期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历史,就是确定它作为辩证法理论规律的历史,研究它的内容、揭示它的方法论作用的历史。虽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有它自身的遭遇,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排除在哲学发展的整个列宁阶段的范围之外。苏维埃时期最先研究辩证法理论的是列宁。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成了决定辩证法的发展和拟定研究它的各种问题的基本方针的纲领。广泛开展研究唯物辩证法运动的成果之一是, 相似文献
5.
6.
信息概念的重要性已经为世所公认了。现在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讨论它的哲学意义,而是干脆要把它“提升”为哲学范畴。这个动议不免使人感到担心。下面想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说出我们的疑虑,希望引起注意或讨论。 相似文献
7.
传统抗原概念在解释许多现代免疫现象时容易产生歧义。运用逻辑思维对抗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界定,明确了传统抗原概念的不适用性和局限性;提出并论述了用免疫系统"识别危险信号"替代"识别抗原",启动免疫应答这一观点的适用性、合理性。有助于准确理解现代免疫学概念、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和阶级性不是平列的概念,社会性包含阶级性,但其内涵和外延远比阶级性大得多.”(西南政法学院学报《法学季刊》一九八五年第三期第13页) 上文作者认为社会性和阶级性不是平列的概念,社会性包含阶级性。这就说明“社会性”是属概念,“阶级性”是种概念,两者是属种关系.我们知道,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如果一个概念内涵较多,则其外延就 相似文献
9.
10.
“否定(negative)”是一个基本的哲学范畴。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再次兴起热潮,这方面的文献涉及逻辑、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等领域。本文试图从逻辑与哲学的角度,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否定”概念的类型与特征进行一番分析。1.传统逻辑的否定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逻辑作为二值逻辑,是以排中律的普适性为特征的。它断定某个命题或思想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真与假构成一对否定概念,二者必居其一。因此,对“真”的否定得到的是“假”,对“假”的否定得到的是“真”。在传统逻辑的公理系统中,否定是一个逻辑常项… 相似文献
11.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然而,概念的外延及其关系却显得十分复杂,其中也有一些新的有待于深入讨论的逻辑问题。鉴此,笔者不揣粗浅撰就本文,拟在有限的篇幅内提出一点随想杂感,以指望能够求得研究逻辑学的前辈和同仁予以指教和匡正! 一、概念的外延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逻辑学教师在课堂上讲:“人比老虎的外延大。”理由是人的个体比老虎的个体多。这话对不对?这里涉及到外延大小和数量多少的概念问题。 外延是概念的外延,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的分类,属于观念的东西,不是客观对象本身。一个概念概括的范围大,即类似层级高,这个概念的外延就大;反之就小。比方说,“哺乳动物”的外延就比“老虎”大,这是“哺乳动物”概括的范围更大,层级更高。一个概念外延的大小,存在于这个概念与其上下位概念的比较之中。没有上下位关系(亦称属种关系),无法比较两个概念外延的大小。我们要扩大一个概念的外延,是对它进行概括;要缩小一个概念的外延,是对它进行限制,这些都是在上下位关系中进行的。 外延与内涵相互制约。一方确定了,另一方也就确定了;一方变化了,另一方也就变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明知不能或者根本就不愿与对方结为夫妻,可是还要费尽心机地与对方建立恋爱关系,认为“爱情何必非要导致婚姻”,“有感情的性行为可以不受婚姻的约束” 相似文献
14.
有些同志认为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意识”在实际含义上是完全吻合的(参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8期吴建国、曹燕明《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这是一个值得讨论和商榷的观点。我认为这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范畴,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16.
十五年前,我国哲学界曾经掀起过一个很大的波澜,人们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对“合二而一”的批判。结果是,“合二而一”臭名远扬,人人避之。“合二而一”成了“阶级调和”的代名词,同时也就成了一顶压人的大帽子。这样一来,“合二而一”的字样,不仅在报刊杂志上消声匿迹,就是在翻译成中文的马列经典著作中也一律在其原有位置被消灭,而代之以它词了。这种取代,虽然未免不确,甚至与经典作家的原意相违,但为避嫌起见,也只好为之。那个理论棍子在“合二而一”问题上作了不少文章,别有用心地制造混乱。文化大革命中,在“四人帮”一伙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的淫威下,科学遭到蹂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登载文章《关于心—脑关系问题的一点探讨》,指出“如果当代脑科学不把脑的意识功能问题考虑进去,就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统一的脑理论;而要把意识功能考虑进统一的脑理论中去,则没有理由不考虑意识对脑的反作用的问题,从而也没有理由不采取心理—脑相互作用的观点。”①同年第四期登载题为《意识可以反作用于脑吗?》的争鸣文章,认为“心理作为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不是消极的东西,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但是当说到心脑关系时超出了认识论的范围。不能认为意识会反作用于脑结构及其功能,就如同一个大力士的力气同他本人体重之间的关系一样,无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把福音的种子播向人们心灵之时,经常会听到:“耶稣?从没见过怎好相信!”我们身上有神托咐的伟大而神圣的使命,就此问题不可置之不理。 一提到“见”,人们立刻会想到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我们确实看到了许许多多。孩提时起,看见母亲亲切的面庞,可掬的笑容。随着时光的穿梭,又数点了夜空的星星。如今,逛商店,看电影,欣赏艺术,的确开阔了视野。在生活中眼睛让人们享受到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否定判断的换质和矛盾概念的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运中同志在《我讲授<形式逻辑>的二难》(见《逻辑与语言学习》1990年第1期)中提出了他在讲授换质法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按照换质法的规则对某些否定判断进行换质时,会从真前提得出假结论。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换质法是通过改变一个直言判断的质,并把它的谓项换成与之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而得出结论的。在换质法推理中,前提的谓项和结论的谓项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简称矛盾概念),这就不能不涉及矛盾概念的论域问题。我们知道,所谓两个概念“P”和“非P”具有矛盾关系,就是指这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最小共同属概念(有的书 相似文献
20.
通过被称为法氏例子的思想实验,法兰克福否定了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决定论与道德责任相容.法兰克福的论证对不相容论者造成了巨大的挑战.魏德克以及其他一些不相容论者发展出一种主要的反驳策略,但未能切中肯綮.本文区分了本体论上的可取舍的可能性与经验上的可取舍的可能性.法氏例子实际上只涉及经验上的可取舍的可能性,而自由意志陈述的却是本体论上的可取舍的可能性.由于没有做出这样的区分,法兰克福在概念层次间做了不恰当的跨越,将由法氏例子得出的结论看作是对本体论层次上的可取舍的可能性原则的否定.因此法兰克福并未能通过法氏例子否定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法氏例子也不能表明决定论与道德责任相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