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儿时,母亲常常牵着我的小手。在街上人多的地方,我更是让她牵紧我,生怕她一一松手,我就会立刻丢了似的。只要母亲牵着我的手,那就准会有好吃的、好玩的及热闹的地方去,就有一种安全感,走再黑再险的路也不害怕。记得一天下雨了,母亲一手打伞一手牵着我的手,在过一座长长的小石桥时,因下雨路滑,我差点儿滑进河里,多亏母亲那有力的一牵。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很多人牵过你的手,但再多,也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母亲的手。长大了,手不用母亲牵了,可她的心却仍在时时刻刻地“牵”着我。如今,母亲已经离开我好些年了,我多想让她再牵一一牵我的手啊!  相似文献   

2.
父亲老了     
我想说一说我那年老的父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发现年过花甲的父亲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时不知道抬腿,脚蹭着地,声音很响;天凉了,他总是忘记添加衣服。每次父亲一进家门,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父亲就不再多说,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就到处找,把母亲找回来了,他又没有什么事。有一次,父亲晨练回来,母亲说:“脸都没有洗干净就出去了,左腮帮上还有一点黑。”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城市两个家,一家在城这头,一家在城那头,虽相隔不远,由于工作上的原因和家庭的兼顾,与父母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平时很少回去,只有到了周末才能抽空前去。父母以前住惯了院落,即使是拆迁换成了楼房,还是按照老习惯总是敞开着门。接近中午,母亲开始忙乎,我对母亲说:"简单做些菜,别太多。"母亲随即回:"不多,够吃才行。"我想  相似文献   

4.
正1"人",多像两个人的身体在相互支撑着。不过,右边的那一个似在支撑着左边的那一个。若没有这一支撑,"人"就有可能要倒下了;若其中一个离去了,剩下的这一个也难以立稳。小时候,左边的那一个肯定是我,右边的那一个肯定是母亲。过去,是母亲用她的整个身体在支撑着我。后来,母亲走了,左边的那一个换成了妻儿,右边的成了我。将来,我老了,老伴也去了,右边的那一个又成了儿女;儿女老了,又换成孙子孙女……若没有一代代人的相互支  相似文献   

5.
李晶 《天风》2014,(11):14-15
十一月,是怀念及感恩的时间。说起感恩,话题可以不断,拾起的记忆总是闪烁着最美好的回忆。感恩父母、感恩上帝……时光荏苒,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品尝幸福。 我们对父母感恩,因父母的恩情犹如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我常常和母亲一起用小车往家里推粮食,母亲总是让我拿农具等轻省东西前面走,她自己在后面推着沉重的车子,到家后听着那粗重的喘息声一直持续十几分钟,这永远抹不掉的回忆让我心痛。在母亲羽翼下的日子有多么温暖,长大了才切身地体会到。如今日子好了,陪母亲的日子却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6.
还是新婚后不久,有一天,在床第之间的一番恩爱之后,妻子伏在我的胸前,用秀发蹭着我的脸颊,如孩童般喃喃细语…… 那是床第恩爱的继续,如梦如痴,我眯着眼陶醉于这人世间最甜蜜的时刻,并没有在意妻子究竟在说些什么。见我半睡半醒,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她,妻子不知道突然想起了什么,带着娇嗔问道:“要是我和你妈都掉到河里,你是先救她,还是先救我?” 这使我一惊! 我想,我这是碰到了有生以来最难回答的一道难题。先救母亲?那就意味着妻子的死亡,意味着我爱她还没爱到可以舍去一切的地步,所有的海誓山盟岂不都成了欺骗!先救妻子?那就意味着母亲将  相似文献   

7.
不说     
正在书店里安静地看自己想看的书,确实是一种享受,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可是,那天,我却惬意不起来。因为,旁边的两个高中生,一直在说着闲话,与学习无关的闲话。一开始,我认为她们说上一会儿就结束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她们没完没了地拉呱儿。我想制止她们,可是,如果直截了当地制止,会不会让那年轻的脸庞挂不住?我还不忍心。再说,坐在不远处的一个中年读者,我发现,那目光一遍遍射向她们,  相似文献   

8.
五年了,我离家修道。回顾往岁,似乎来了灵感,驱使我执笔,敬致我的同路者。主的召唤我哪能会忘记五年前的那个暑假呢?高中毕业后我待业在家,而我却很放心,因为我相信现在是“有理走遍天下”(我是理科毕业),在乡镇企业发展的今天学理科的高中生,是不会失业的。但是我那性急的母亲总是不放心,她总是四方奔走,想尽快为我物色一个恰当的工作。我怕母亲急出病来,却婉转地劝慰她:“急什么呀,工作有的是,迟早会有的,听天由命吧。”  相似文献   

9.
正母亲来到我和弟弟所在的城市,一个大包里,塞满了鸡蛋、蜂蜜、香菇等土特产;一个随身斜挎包里,仅带了几件当季的换洗衣服。弟弟接过她手中的包,瞄了一眼后,语带不满地问:"您老这是准备住两天就走吗?"弟妹快生产了,母亲是受弟弟之邀过来帮忙带孩子的。而母亲的行李,透着浓浓的走亲访友的气息,根本没有装下一颗长住的心。我想,母亲大概随后会以衣物没有带齐为借口,来达到可以随时回家看看的目的吧。  相似文献   

10.
手指耕读     
正租住的楼,老而旧,楼道里一直是没有灯的,所以每次加班后回家,都觉得家里也是没有温度的。但是那天,却出乎意料地探出一束灯光来。那一抹淡淡的昏黄,将心突然就变暖了,暖了的心,瞬间也变得勇敢了。于是边上楼边想,明天上班,领了薪水,就放弃那工作吧,它令我如此疲惫。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一直都很喜欢喝母亲用蜂窝煤炉煨的藕汤,那浓稠的汤汁、烂熟的藕,还有杂骨的清香,都时时诱惑着我的味蕾。只要一想母亲的藕汤,我就忍不住舌上生津,回味无穷。小时候,不管家里多穷,母亲每个月都要煨一大锅藕汤。藕是父亲下湖采的野生藕,有一丝清甜的味道。没钱买排骨,母亲总是买没肉的杂骨,因为杂骨的价钱要便宜一些。煨过汤后,母亲将里面的骨头捞出来放好,留着下一次煨汤时再用,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合掌     
每年的12月7日是母亲的忌日,每年的这一天我都象往常一样在母亲遗像前合什,并对着已去世的母亲说上几句心里话,除此之外,就是在遗像前供奉一些母亲生前爱吃的炸红薯片。我的母亲在生前,每天晚上都要在家里供奉的佛龛前合掌诵经,从未间断。特别是上了年纪后每天早晚两次,而且时间也长了许多。老后的母亲经常对我们说:“真希望哪一天就痛痛快快地死去,干净利落,不给别人添麻烦。”后来渐渐地“真想痛快地死,南无阿弥陀佛”竟成了母亲的口头禅。我当时别提多么讨厌听到母亲的那句“口头禅”了,做)L女的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健…  相似文献   

13.
素时锦爱     
高龄父亲与岁月做着最后的抗争,无奈器官功能衰退,身体每况愈下。母亲见面就跟我唠叨起来,说父亲白天也不到外面溜达,一躺在摇椅上,就呼呼大睡。半夜却将灯开得通亮,哼哼唧唧地磨人,真是前世欠了他的。母亲这里还没唠叨完,那里老父亲叫开了。母亲边走边说: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母爱     
母亲病了,而且很严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儿子是N市农行副行长,不但工作业绩突出,还是个大孝子。自母亲得了病以后,她就常在儿子面前说,我已是70岁的人了,日子论天算,多活一天也没啥意思,就别花那闲钱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珍惜缘分     
正母亲老了,母亲真的老了。岁月已悄悄在母亲脸上刻下八十二岁的年轮,母亲那蹒跚的脚步、那黯淡的眼神、那唠叨的话语,表明母亲的确老了。母亲的老,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爱反锁屋门。我曾不止一次地去开母亲的屋门,却发现门是反锁的。母亲每听到有人拿钥匙开门,总是无助地问一声,谁呀?当确认是她的子女时,她才笨拙地起身缓慢地打开反锁着的门。我曾多次劝说母亲不要反锁屋门,因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16.
1995年,我正当壮年,万科地产也登上中国地产龙头之位,医生却告诉我:"你的腰椎长了血管瘤。若再如此忙碌好动,血管一破,你的下半身就得瘫痪了。"我问:"那我该如何应对呢?"医生说:"多静少动,最好坐轮椅。"在坐上轮椅之前,我得把今生最想做的事情做了,那就是登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5)
正有了上帝做我的依靠,哪怕我面临再大的患难,上帝始终会增添给我信心和力量2019年8月31日,我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确诊,患有重度抑郁症。知道结果的那一刻,母亲的眼睛红了,我却觉得如释重负。我累了好久好久,这一次终于不用再伪装自己,不用刻意开心,不用去迎合别人,我想哭泣的时候就能哭泣,想发疯的时候就能发疯……但同时,从我心底还传来一个声音:耶稣,请告诉我,疾病为什么会临到我头上?  相似文献   

18.
寻梦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体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想让母亲来小住几天,母亲因为家里有忙不完的农活,一直没有成行。前天,母亲忽然来了,我下班回家时,她正坐在门口,我惊异地说:“您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去接您,您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费了不少事吧。”母亲站起身,笑吟吟地说:“不费事,鼻子底下长着嘴,我会问路,人家可热情了,大娘长大娘短地称呼我,恨不得把我送列这里来。家里丝瓜结得多,吃不了,给你送点来。”  相似文献   

20.
再思奉献     
陈巧凤 《天风》2007,(22):21
儿子已经甜甜地入睡了,压得我的胳膊酸痛酸痛的!可是我还是舍不得放下他……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拿着书本.我想谁看了都会发笑.这哪像是在学习啊!是啊.但也只有如此,因为儿子还太小.每天一到晚上他就只要妈妈抱.看着书.偶尔瞧眼儿子.多美!以前听人说.母亲的心与上帝很近,我不是太理解.现在懂了。上帝不也正是这样怀抱着我们吗?再累也不觉得苦,因为心甘情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