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江苏扬州是中国与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讫点。早在唐代,扬州就已经是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在宋代,更成为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所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当时很多穆斯林侨居扬州经商,并在此建立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仙鹤寺。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上的中国穆斯林在清真寺建筑的表达上,体现了鲜明的中国风格,融入了浓厚的中华文化特色。回顾中国化清真寺建筑演变历史,可以为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在建筑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核心。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重要标志,也有一个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在我国历史上,清真寺建筑风格的发  相似文献   

3.
正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经过十几个世纪的本土化发展,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借鉴、珠联璧合,提供了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和谐交融的范例。一、"外儒内回"式清真寺建筑清真寺是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其结构形式、内外布局、雕刻、图案纹饰等细节都会体现民族宗教文化符号。在阿拉伯语中,清真寺本为"叩头处""礼拜处",而"寺"一词则是借用中国化的名词。《说文解字》载,"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原意是官署,是古代朝廷里的一个办事机构,直属皇帝管辖,  相似文献   

4.
正一明代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清真寺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清真寺建筑在"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冯今源:《中国清真寺建筑风格赏析》)作为明朝前期的都城,南京(应天府)的清真寺极具代表性,敕赐修建的净觉寺就是其中之一。据元张铉撰《至正金陵新志》记载,净觉寺的历史可追  相似文献   

5.
仙鹤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北段,因附近曾有“清白流芳”石牌坊,故又称清白流芳大寺。仙鹤寺始建于南宋德元年(1275年),历史悠久,建筑精美,保存完整,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凤凰寺齐名,是中阿文化交流的杰出成果,也是中阿人民历史友谊的象征与见证。一扬州地处江淮的中心,位于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上。唐代,特别是唐中叶以后,扬州不仅是国内南北水运交通的枢纽,也是国际交往的重要港口,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时有“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的美誉。为了到扬州进行商业贸易,大批大食、波斯商人通过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即从…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省扬州市解放桥旁古运河的东侧,坐落着我国唯一一座安葬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后裔的宋代遗迹——普哈丁园。这座集清真寺、古墓园、古园林于一体的伊斯兰教建筑,是扬州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建筑"大运河"流域的重要历史文化建筑。  相似文献   

7.
正化觉巷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鼓楼西北隅化觉巷内,又被称为"清真大寺""礼拜寺""清修寺""东大寺""化觉寺"等。这座有着中式建筑风格的古老清真寺,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等中国最古老的几座著名清真寺齐名。一化觉巷清真寺的建寺沿革可追溯至唐代。据现存寺内的《创建清真寺碑》碑文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工部督工官罗天爵奉命"董理匠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3月 2 0日上午 ,扬州仙鹤寺内张灯结彩 ,大门厅上方悬挂的 :“热烈祝贺仙鹤寺荣获全国模范清真寺称号”横幅 ,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扬州市伊协二届三次全委会期间正在举行“全国模范清真寺”奖牌揭牌仪式。市人大、市政协、市民宗局领导亲临仙鹤寺致贺。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刘志高同志代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讲了话 ,他说 :“市伊协和仙鹤寺在积极协助政府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 ,团结全市穆斯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取得了可喜成绩。前不久在中国伊斯兰教第七次…  相似文献   

9.
广州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对外交往大港。唐宋以前,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大食、波斯商船纷至沓来,沟通了贸易,至唐时有穆斯林登岸,传来了伊斯兰教。至今,中国与中近东各国的贸易和宗教交往仍历久不衰。广州的伊斯兰教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其中以怀圣光塔清真寺最为著名。怀圣光塔寺建于唐朝时期,相传为早期来华的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艾布·宛葛思所建。它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见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组织世界各国考古专家,沿着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到达…  相似文献   

10.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有不少外国或中国僧人取道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最著名的有昙摩耶舍、菩提达摩、法显、义净等。同样,在伊斯兰教东传的过程中,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当时穆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02年6月17—22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组织98级毕业班全体同学到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地区进行毕业实习。在江苏省南京市宗教主管部门及南京市、扬州市伊协的大力支持下,毕业生参观了该省净觉寺、吉兆营清真寺、仙鹤寺、六合清真寺、镇江清真寺、南京殡葬服务所等宗教活动场所,游览了普哈丁墓园、清代学者刘智之墓、郑和衣冠冢、达浦老故乡,学员每到一地,不但认真听取该地伊协及阿訇的情况介绍并与之座谈,还在那里追寻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的伊斯兰文化遗迹和悠久历史,学习中国伊斯兰近、现代先贤致力于伊斯兰教研究的治…  相似文献   

12.
正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清真寺建筑的中国化特色,可以说是当时伊斯兰教思想中国化的外在体现。这些清真寺建筑遗存为后人研究这一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对于当前的伊斯兰教中国化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明清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运河流经区域在经济、文化上迅速发展。当时的大运河沿线城市成为穆斯林商人分布的重要区域,在运河沿岸修建了很多清真寺。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清真寺,与唐宋时期创建的广州怀圣寺和泉州清净寺等有所不同,基本上都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体现了中国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23,(6):90-92
<正>广州,地处珠江入海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在宗教传播历史上,广州是伊斯兰教自海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唐贞观元年(627),先贤萨阿德·宾·艾比·宛葛素到中国来传播伊斯兰教,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清真寺怀圣寺。宛葛素归真后的茔葬处清真先贤古墓蜚声中外,见证了伊斯兰教早期沿海路传播至中国并在此扎根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正明清时期的清真寺建筑彩绘将伊斯兰装饰艺术元素与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融会在一起,形成一种中国化的装饰艺术,成为中国传统清真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雕梁画栋"这句通常用来形容古建筑华丽装饰的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彩绘的发达。中国古建筑的彩绘以防腐、防晒、防潮的油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清真寺建筑艺术初探优素福·纳光舜清真寺,亦称礼拜寺。阿拉伯语为“麦斯吉德”,意为“叩拜的场所”。中国唐代统称清真寺为“礼堂”,宋代称“祀堂”或“礼拜堂”。但具体就某一座清真寺而言,有许多不同称谓,如,怀圣寺、清净寺、清教寺、仙鹤寺、凤凰寺等。...  相似文献   

16.
正明清时期建筑的清真寺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又具有某些伊斯兰建筑的元素;既与中国的文庙、佛寺、道观等建筑不同,同时又有别于国外的清真寺,形成了独特的韵味。明清时期的清真寺是清真寺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范式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清真寺建筑风格,也是中国穆斯林对世界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个贡献。根据现今所存的许多清真寺寺志和碑拓来看,我国大部分清真寺都始建于明代,清代则是发展的高峰期。明清时期的清真寺,在建筑形制、布局、装饰  相似文献   

17.
扬州仙鹤寺     
扬州仙鹤寺寺管会仙鹤寺因其建筑布局酷似展翅飞翔的仙鹤而得名,是我国东南沿海四大清真名寺之一。据史料记载宋德元年(公元1275年)由西域先贤普哈丁(相传为穆罕默德十六裔孙)来扬州传教时创建,距今已有722年历史。现今寺内仍保存宋代古银杏树,明清的建筑...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建筑的清真寺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又具有某些伊斯兰建筑的元素;既与中国的文庙、佛寺、道观等建筑不同,同时又有别于国外的清真寺,形成了独特的韵味。明清时期的清真寺是清真寺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范式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清真寺建筑风格,也是中国穆斯林对世界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个贡献。根据现今所存的许多清真寺寺志和碑拓来看,我国大部分清真寺都始建于明代,清代则是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郑阳 《中国宗教》2014,(11):46-47
扬州地处长江、京杭运河交汇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即将迎来建城2500周年。历史积淀成就了资源丰富的扬州文化。而伊斯兰文化是扬州历史文化的一朵奇葩。一扬州伊斯兰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初期,伊斯兰教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扬州。据《闽书·方域志》记载:穆罕默德的"门徒有大贤四人,于唐武德中(618-626)来朝,遂传教于中国。一贤传教于广州,二贤传教于扬州,三贤四贤传教于泉州。"《旧唐书·田神功传》记载,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居住在扬州的阿拉伯人、  相似文献   

20.
正撒拉族清真寺建筑传承弘扬着撒拉族清真寺建筑文化精神,反映着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发挥着伊斯兰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的积极作用。撒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之一,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据史载,撒拉族是元代迁入青海循化的中亚撒马尔罕人与当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