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和民间宗教的关系,对道教自身来说同样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道教的基础在民间、在民间信仰、在民间宗教,如果这个部分缺失了,道教就会被孤立,路也会越走越窄。在长期学术研究中,牟钟鉴先生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多有涉猎,并且在他的很多文章和专著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开辟了近年来对民间宗教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2.
正6月11日,"道教天后信仰与南海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玉蟾宫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海南省道教协会、海南玉蟾宫、腾讯道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杂志社、台湾地区大台南天后宫协办,研讨会旨在深入研究和挖掘道教天后信仰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学部  相似文献   

3.
民间信仰对于民间美术的产生、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民间信仰是民间美术发展背后的强大的民俗文化力量,同样民间美术对民间信仰也有反作用。研究民间信仰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对于了解民间美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后土信仰在民间社会影响重大,与无生老母信仰也关联甚深。后土在民间又被称为地母娘娘、后土老母等等。无生老母是明清民间信仰教派构造出来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在历史上,民间信仰教派与全真道交涉颇多,不仅传承全真道的丹道,亦传承全真道的斋醮仪式。当代一些华北全真道更是将无生老母与后土老母等十二老母的塑像置于自己的宫观内。十二老母朝无生神话在华北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在无生老母的传说中,有化身神话,以为后土老母等十二老母都是无生老母的化身。又说,信徒要敬奉碧霞元君,始能见无生老母。这样的神话设计,将无生老母与众多老母、娘娘等神佛系为一身。这是民间信仰全神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海南籍华人民间信仰的主要神祗有天后、水尾圣母、108兄弟公、冼太夫人等。在马来西亚,海南人普遍崇祀的海神已逐渐变味或变质。海南人的民间信仰是辨别其方言群的象征,也是划分华人社会中各方言群边际的一种明显符号。马来西亚海南籍华人的地域性信仰影响了其他华人方言群;更为重要的是,海南人的民间信仰更多受到其他方言群民间信仰的影响。海南籍华人的民间信仰具有混杂性、包容性乃至随意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民间信仰是一个应予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被20世纪现代性话语否定的中国传统民间信仰其实内含着一定的现代性因素,例如信众的主体性、理性及其信仰的世俗性等。在当代民间信仰的复兴与演变中,这些因素更逐渐增长、日趋强化。经由适当引导下的调整与变革,民间信仰能够完成自身的现代性转型,并为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提供本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民间信仰与宗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学术上讲,民间信仰与宗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宗教是一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民间信仰则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民间信仰和宗教有着很多的关联。在我国,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原因,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徒在人口中的比例并不高,而更多的是将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相混,有时甚至很难区别哪种是纯粹民间信仰,哪种是宗教信仰。民间信仰的善男信女其信仰心理、信仰习惯、信仰感情与真正的宗教徒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但在数量分布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作为宗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信仰正日益受到我国宗教界的关注。诚然,民间信仰的规模、影响远不及五大宗教,其信仰和仪式也带有混杂性和地域性的特征,但其广受民众信仰和拥护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马祖列岛位于福建省闽江口外东海中,西距福州约十六海里,包括东引、西引、亮岛(浪岛)、高登、大邱、小邱、北竿,南竿、东莒、西莒等岛屿及若干礁屿,马祖是马祖列岛的总称。据文献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间,在马祖列岛上,除了时有福州及闽东沿海渔民出海捕鱼  相似文献   

10.
滇南红河瑶族笃信万物有灵,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等活动形式,以巫术控制和食物祭献为主要手段,并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纽带和以宗族、村寨为单位对其崇拜信仰对象进行祭献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记忆是一个共同体有关自我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理想等知识生产与传承的精神生活。因其记忆的信息既非个体生活史亦非普通社会史,而是通过"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所创造的集体共享假设,具有关于世界的公义与秩序、生命的尊严与幸福等"超越日常之上"的价值维度,故它多以宗教类文化为承载形体。中国文化记忆亦与中国特有的宗教文化——民间信仰密切相关。中国民间信仰不仅因其记忆形象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气脉相通而传承着中国文化记忆,而且它的运作机制、所使用的信息载体以及激活、唤醒文化记忆的积极过程,也奠定了其中国文化记忆承载基石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建设不仅是一项社会工程,也是一项文化工程。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文化建设既要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又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开发与艺术利用本土文化库藏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资本支持。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本。(1)其以精神信仰的方式建构了平民百姓安身立命、顺道达和的和谐心理,从而为社会和谐创造了心理基础;(2)其所书写的忠孝节义、积德行善等道德故事,为民间社会整齐风俗提供了道德文本;(3)其全民性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的仪式庆典也成为民间社会文化整合的重要文化纽带;(4)其艺术语言的和谐风格滋养了民间社会的和谐性灵及日常生活;(5)其泛灵崇拜神化了天人关系,成为乡土社会人物和谐的生态哲学。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汲取民族历史文化精髓,博大精深且古老厚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地方传统戏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山东地区“民间小戏”剧种丰富,民间小戏”的存在为中国戏曲增添了多样性、层次性和延伸性,在“民间小戏”中可以追寻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遗迹。“民间小戏”与大剧种戏曲历经风雨、传承百年,众多传统经典剧目脍炙人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撑起了一方百姓之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徐晓望 《法音》2000,(1):86-89
佛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是中国宗教文化史上日益引起兴趣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福建自古以来浓郁的宗教气氛一直是区域文化突出的特点。不论岁月的变幻还是时代的兴替,民间信仰与佛教两大宗教文化,都以其炽热的温度,烘托着社会变迁的轨迹。因此,研究佛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福建区域是较为典型的。如果说佛教曾经是外来文化,那么,它在福建等中国南方的传播及其一度达到炽点的温度,都与南方长久的民间信仰传统有关。福建自古以来即是一个“信巫好鬼”的区域,这是培植民间信仰最好的土壤。对古代的闽越人而言,世界万物都是具有神…  相似文献   

15.
1999年3月25日,由世界宗教研究所冯今源教授主持的“北京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小组的鉴定,获准结项。此课题是199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课题成果:5万余字的调查报告《北京宗教现状研究》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是宗教现状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在理论上有创新、有突破,对策建议实事求是,对今后北京宗教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北京市民委、宗教局负责人李保群、赵书,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卢淑华,世界宗教研究所吴云贵、卓新平、张新鹰、任延黎等领导和学者以及课题组顾问沙之沉和课…  相似文献   

16.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不久前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论坛,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黄楠森教授、陈志尚教授作首场报告。 黄楠森教授演讲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他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文化热”  相似文献   

17.
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省哲学学会、厦门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哲学理论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专题论坛”于2005年12月2日至4日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詹石窗教授以“构建和谐社会与哲学理论创新”为题,全面阐述了和谐发展的科学文化观。他强调,当今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需要对传统哲学文化进行新解释,发掘真精神。郑又贤教授着重阐述了理念协调机制引发下的和谐社会的新思考。郑镇教授探寻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郭金彬教授提出了状态和谐的理论与实践的独特的见解。他就状态和谐进行了深入探讨。杨楹教授对现代政治的伦理内蕴“宽容…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STS研究中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STS与和谐社会”第三次论坛会议。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与会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就STS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STS与自主创新,STS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环境、能源与和谐社会,高科技与和谐社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研讨。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性研究领域,重点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规律。我国STS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贴近社会现实,充分发挥社会科学与…  相似文献   

19.
"善美"文化是中国民间美术图形创意的重要源泉,也是标志行之有效的审美创新之道。现代标志"神形"需求与民间美术图形"善美"思想间的契合关系及其派生出的"神善"与"形美"表达,通过迁想妙得的"观其形而取其神""变其形而取其神""舍其形而取其神"的方式达到形式与内涵的高度统一,是实现现代标志与民间图形间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民间社会权威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一般而言,民间信仰之仪式专家可分为广义的与狭义的两大类,前者以传统儒生为主,同时是民间信仰的总领或组织者;后者则直接是民间信仰仪式的主持人或主祭者。本文试图从固有的研究论著中梳理出民间权威与民间信仰仪式专家的内在关系,重点关注民间信仰三类仪式专家的身份及其神圣性即卡里斯玛的来源,用比较的方法梳理不同仪式专家如礼生、香花和尚、火居道士以及萨满等仪式专家之间的异同,进一步讨论他们与民间社会权威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