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我们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强调:5年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的新贡献,对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上海的阿訇和伊协团体负责人之一,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特此撰文,思考“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伊斯兰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8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回首这几年我们在东南亚尤其是南海区域所做的工作,实在是感触颇多。佛教弘化人间已逾两千六百余载。从历史上看,佛教的弘化之地,除了发生地印度,主要就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在这里,佛教至今依然生机勃勃,继续作为数亿人民的文化食粮和精神信仰,形塑着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4.
正此次会议是关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过程中各种地方经验在文化、族群和宗教等方面互动,将中国置于国际空间背景中去思考,而文化互鉴助力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提法,更是在充满复杂性和挑战的实践中来实现。以"‘一带一路’——从空间和文化维度理解中国如何应对世界"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于2018年7月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主办,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范丽珠教授主持,挪威卑尔根大学、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6,(1):118-124
"一带一路"战略是以资本"走出去"为基础,驱动中国的设备、服务、技术、标准、货币和文化联合"走出去",是中国传统的产品"走出去"和资本低层次"走出去"的升级版。论文首先从对外经贸格局、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分工地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角度,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其次,从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状况与特征;最后,从"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基础设施投融资、人才培养、利益保障和风险防范等视角入手,提出了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支点国家建设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等伊斯兰支点国家,更是推进建设"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的应有之义;如何防范中国与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伊斯兰支点国家战略合作中的安全风险则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之一;"因国施策"才是防范"一带一路"安全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地区的宗教文化情势呈现出两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宗教极端主义活跃态势,进而对有关地方和国际社会安全构成严峻挑战。不同类别宗教极端主义在"一带一路"倡议地区同时返潮的现象,既是地区内部社会物质条件不合理迁移的结果,也是非西方弱势文明话语在西方元叙事面前长期失语的结果。对此,加紧落实"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重塑国际发展正义,推动构建尊重人类文明和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开放全球化体系或可为宗教极端主义找到一条根本性的治理路径,而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恢复宗教正信、破除元叙事迷信则是三种可以递次采取的有效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新形势下推进对外合作的总体构想,对当前的内政外交具有指导性作用。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枢纽和桥梁地位,然而外部大国在中亚竞争激烈,中亚诸国亦面临诸多问题,导致"一带一路"的实施面临诸多挑战。伊斯兰复兴是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重要政治现象之一,随之出现的宗教极端主义挑战地区安全,因此,研究其对"一带一路"战略实践有何挑战、挑战程度如何、有无深远影响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海》2022,(1)
组织体系是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建设"一核多元"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既是习近平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探索的一个新创举,又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自身的演进逻辑;既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的实践回应。从实践上看,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仍然存在结构上的"碎片化"、内部关系上的"紊乱化"、功能上的"梗阻化"等困境。因此,要建设"一核多元"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就必须坚持"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优化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基本结构,走出结构"碎片化"困境;二是注重理顺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内部关系,走出关系"紊乱化"困境;三是注重整合新时代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基本功能,走出功能"梗阻化"困境。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6,(1):125-136
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实现经济转型面临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以新方式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人民币国际化起初是2008年中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并逐步上升为国家竞争战略。中国是"一带一路"建设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人民币国际化是公共产品之一,服务于"五通"目标。为了满足沿线经济发展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中国需要进行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经济转型。为了使人民币国际化更好地服务于沿线的经济建设需要,中国和沿线国家需要顺应市场需求,巩固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果,落实相关的合作协议;在经济合理化原则下,鼓励企业和银行参与跨境人民币业务,为拓展人民币服务空间提供宏观保障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8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其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我们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其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伊朗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国家,在地缘、战略、文明角度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判伊朗这一政教合一国家的宗教人文生态与安全风险,对塑造良好的"一带一路"软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先决性意义。本文梳理了伊朗最新的人口、宗教政策法规与政党组织情况,聚焦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安全的主要极端组织,予以述评,并提出在伊朗"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安全战略风险及其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6,(2)
正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中国与亚欧大陆各国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不可或缺,作为中华母体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在对外政治经济文化沟通中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诚法师《文明的对话——中国佛教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纽带作用》(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版,下文简称《文明的对话》)契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对佛教文化历史经验启示、价值内涵、和平实践、宗教和谐对话等内容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14.
"去极端化"是维护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新疆正在积极开展"去极端化"领域的各项工作,并在相应的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在法律、防控、民生、宗教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施策成效显著。但"去极端化"的机制建设仍需不断完善,本文为此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对新疆维稳、"一带一路"安全治理等重大现实问题作出学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民族乡镇如何乘借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融入国家的战略机遇实施之中,促进民族乡镇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结合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的实际,形成以下看法。一、准确理解民族乡镇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民族乡镇增强内生动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包括民族乡镇在内的各个民族地区来说,可以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东南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5日至27日,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北京,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全世界150个国家和92个国际组织的6000余名外宾参会,共商"一带一路"合作高质量发展,引领"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务实",行稳致远。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向全世界发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我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南北传佛教也应在佛教的终极性、利他性、开创性和深远性层面深入交流、携手合作,让高僧大德们用生命点亮的人类心灵之灯,在我们手中光焰愈盛,普照全球。"一带一路"建设,同样可以成为世界新文明起飞的摇篮。一种新的文明模式,如果具备终极性、利他性、开创性和深远性的特征,必能成为在人类心灵成长的深层次上达成共识的文明,也会真正成为现前及究竟意义上的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文明。  相似文献   

18.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全球城市的全球化迈上了一个新的轨道,城市之间的发展、交流、沟通、联合,成为新时期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下城市文化传播需要新的载体,以当下的科技与媒介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城市文化传播作用,挖掘微电影对城市文化传播的文化推广作用,挖掘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发挥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新载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应有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重点展开对苏北城市代表性地域文化基因的"活化"手段实践探索研究,探寻新丝路带上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的新出路,为"一带一路"城市文化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一"走出去"是中国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是新的历史时期全球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大构想,这一构想的全面实施推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了新的平台,必将助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进入一个全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下降、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势下,"一带一路"倡议驱动效应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