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是重要交通枢纽,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佛教、道教于东汉时期传入重庆,文化遗产遗迹众多,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群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梁平双桂堂被尊为西南禅宗祖庭。元末明初,伊斯兰教随着穆斯林进入重庆而开始传入。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传教士开始进入重庆传教。  相似文献   

2.
通过以五台山为中心的佛教音乐文物、文献及文化特征的探究,笔者认为“以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做为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起始”,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通过对五台山佛教音乐转化过程的分析,意在表明五台山佛教音乐并非是随同佛教一并传入的。并对保护、发展具有厚重历史的五台山佛教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力求为积极推进五台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佛教音乐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文化融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佛教音乐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过程。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阶段;二、自东晋至齐梁的华化及多样化阶段;三、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阶段;四、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阶段。 佛教初传时期在华传授梵呗的僧人,大都是西域或天竺人,他们所传梵呗,应该是西域风格的佛曲。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些异国风味的“胡呗”似缺广泛流…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2,(12)
寺院是佛教住持三宝和弘法利生的场所。又是佛教文化的载体,联结国际友好的纽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建筑本身,则是祖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建筑学领域中一个独特体系——佛教建筑体系。佛教传入中国,一般公认是公元一世纪中汉明帝时期,但这只能说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正式得到当时政府的崇信和承认的开始。实际传入时期见于史籍的就有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国使者伊存口授佛经于当时博士弟子景卢的纪载。随后藏、傣等民族  相似文献   

5.
佛教传入中国,历经了二千多年沧桑变化,为我国人文、历史、艺术等不同领域积淀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佛教造像艺术更是历史的再现和时代的延续。从魏晋南北朝的瘦骨清像,到隋唐时期的雍荣华贵、宋代的朴素内敛、明清时代的浮华繁复诸相,在不同时期的佛教造像中,都能追寻到一定的历史印记,无不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是一座拥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宗教历史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宋代大足石刻佛教造像群,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渝中区罗汉寺、梁平双桂堂、南岸慈云寺、九龙坡华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9,(3)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佛曲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过程。中国佛教音乐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阶段;二、自东晋至齐梁的华化及多样化阶段;三、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阶段;四、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及衰微阶段。  相似文献   

8.
从印度河文明开始,简要论述佛教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认为前佛教时期至少存在二期语言学转向,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都分别经历了语言学转向。佛教传入我国也是经历一次语言学转向。佛教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家,也是经历了语言学转向。现代,随着佛教在西方的传播,佛教正在经历一次最大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佛教东来与海南岛的历史渊源,探察佛教早期传入中国的历史,对于挖掘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历史文化内涵,扩大国际旅游岛的影响,提升海南旅游吸引力,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基于此,笔者根据早期佛教东传中国的主要传播路线和当时的航海技术等记载,提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之时,海南是其传入或者停留前沿的猜想.  相似文献   

10.
崔颖 《美与时代》2014,(4):17-17
大理处于中国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交汇口,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大理所遗留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是人类文化遗产最密集和杰出的一个区域。唐代中期佛教传入大理地区,并成为南诏国的国教,佛教成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自此成为大理地区盛行的宗教,佛教建筑盛行。大理佛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崇圣寺。以崇圣寺为例来介绍大理古城的佛教建筑。  相似文献   

11.
正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贵州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佛教发展历程与其他地区也有所不同,体现出佛教中国化的地域性特色。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得到一些特别的启示。一、贵州佛教的历史由于地理原因,佛教传入贵州的时间较晚。最早有据可考的是在西晋末期。当时正值八王之乱,许多南方地区的僧人选择从四川经由贵州、云  相似文献   

12.
西藏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到目前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据统计,现在美国约有70000佛教徒,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西藏佛教派系的教徒。西藏佛教传入美国一事颇有戏剧性。因此,本文拟就西藏佛教传入美国的原因、传播状况和影响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武潇  高伟 《中国宗教》2024,(1):80-81
<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山西大同楞严寺寺庙音乐,在保留了明代佛教音乐的基础上,融合了当地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佛乐,成为当地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时期,佛教音乐伴随佛教传入中国,历经了中国化的发展过程。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鱼山梵呗”等中国梵呗的创作;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梵呗从寺院走向宫廷和民间,达到了鼎盛,到宋元以后日趋通俗化,  相似文献   

14.
至今年,佛教传入中国整整二千年,佛教界及学术界对此十分关注,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正在筹备举行多种隆重的纪念活动。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在学术界曾因为历史记载的差...  相似文献   

15.
佛教哲学传入西藏是当时吐蕃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上层统治者和下层民众的自觉抉择,而且又是由佛教哲学本身的价值所决定。佛教哲学是在吐蕃时期传入吐蕃社会的,这种时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传入的进程、方式、内容和接受等方面的自身特点。它的传入虽然没有在当时催生出具有本土特性的藏传佛教哲学,但对后弘期藏传佛教各派哲学的产生发展具有定向开路的重要功用,并且为此后藏传佛教各派哲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1)
<正>佛教通过两条路线传入越南:水路(从印度直接漂洋过海)和陆路(从中国转道传入越南)。水路,大约公元前3世纪传入;陆路,则大约公元1世纪末传入。这也是通过各时期的连续输入和传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柬埔寨扶南(今越南中南部)的佛教受到北传和南传两股思想潮流的交叉影响,大越(越南北部,之后传到越南中南部)的佛教基本上是北传佛教的法脉,并且形成了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印度哲学研究孙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与印度的交往渊源久远,公元1世纪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引起我国古代士大夫文人们的兴趣,开始了对印度的研究。在这一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主要是佛教僧人们对印度佛教的译经注疏,忙于探究义理、寻求真谛;甚至还有不少高...  相似文献   

18.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就面临着如何与中国道教、儒学调适的问题。同时,道教与儒学也面临一个如何回_应佛教挑战的问题。随着三者之间的互动,最终达成了三教合一的社会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从佛教刚刚进入中国就开始了,但是形成明确的共识则是在唐代,宋以后蓬勃发展,到晚明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9.
佛教在英国     
佛教传入英国,至今已一百五十多年了。早期的英国佛教团体主要侧重于佛教学术的研究,近二三十年来的佛教组织则开始注重于佛教的实践。佛教传入英国的方式,最初是以对巴利文、梵文佛教原典的发掘、整理、注释和翻译工作为主,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巴利文学者和梵文学者,建立了一些佛学研究组织。1881年戴维兹(T.W.Rhys Davids)在伦敦成立的巴利圣典协会(Pali Text Society),是当时最早的佛  相似文献   

20.
佛教,乃释迦牟尼所创,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同基督教,伊斯兰教号称世界三大宗教。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同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被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国的佛教因五台山诸佛教圣地而“金光流照、法轮常转”,五台山以佛教盛行而“宝刹高标”、驰誉中外,尤其是在印度、日本、斯里兰卡及东南亚各国享有极高声望。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以“永平求法”始传入中国之说为最多(参见1985年7月30日《太原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