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爱国主义教育是办好神学院校与培养教会人才的关键季剑虹在2007年10月上半月刊《天风》上发表了《爱国主义教育是办好神学院校与培养教会人才的关键——2007年7月在神学院校〈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  相似文献   

2.
李钦峰 《天风》2002,(1):32-33
面对欣欣向荣不断前进的社会,今日教会当如何回应、融入?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是办好今日教会的关键。来自“天山上的雪莲”让我们看到新疆乌鲁木齐市教会藉神学思想建设而有收获,辽宁教会在神学思考中前进,河南爱德艺术学校成为社会边缘孩子爱的摇篮。在时代中事奉,必须成为一个合格的时代工人。  相似文献   

3.
姚志一 《天风》2001,(11):20-21
步入了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基督徒在这历史的重要时刻,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办好中国农村教会(因为我们基督徒80%以上在农村),如何在农村教会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使我们的教会进一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 从1998年11月全国基督教两会召开的“济南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至今已经快三年了。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对办好我们中国教会、活跃教会的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神学上对中国神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反省与应对,探求中国神学教育的处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以推动当代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会健全成长,提高教牧人员的素质,办好教会。  相似文献   

5.
黄广尧 《天风》2001,(9):15
神学思考不是纯学术性的研究,它有很重要的实践性。今天中国教会存在不少问题,原因有多方面。要办好教会,必须坚持三自爱国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方针,要有健全的而且能实际运作的整套规章、条例,要全面理解贯彻执行有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会负责人要在灵性、信仰、思想、品德上有相当高的素质。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神学造诣,方能使教会从自治到治好,从自传到传好。  相似文献   

6.
陈志民 《天风》2001,(12):17
传道人灵性的不断追求、教会管理的不断健全以及信徒崇拜生活的不断规范等问题,关乎教会的兴旺与发展。由于教牧同工平时多忙于日常事务,对这些问题不能真正安下心来从圣经上和神学思想建设的意义上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交通。希望能通过一些有效的做法,营造一个适时的机会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与提高,以进一步推动上海教会神学思想建设的进程,并使神学思想建设与上海教会的实际事工紧密结合,为上海教会进一步按三自原则办好增加动力。为此,9月4日——7日,市两会在地处江苏常熟的上海轻工  相似文献   

7.
靳云鹏 《天风》2001,(12):20-21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河北教会的方向在哪里?加强农村教会神学思想建设是今后如何办好教会的关键。 神学是基督徒对神、对教会的正确认识。“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这是我们的基本信仰,基本信仰不能改变。神对人的启示是渐进的,我们对神的认识也是渐进的。基督  相似文献   

8.
<正>丁光训主教曾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相应地,我们可以说,中国神学就是中国教会在思考,是中国教会在自己处境中的思考。有人说,中国的教会缺乏教会性,要办好中国教会,就需要加强其教会性,让教会成为教会。历史地说,中国教会是一个差传的教会,曾经宗派林立,基督的身体被撕裂。现实地说,中国教会是一个后宗派的教会,或者更合适地说是一个联合中的  相似文献   

9.
广开言路,神学思想研讨注重实效 努力面前,坚持三自原则办好教会  相似文献   

10.
刘金光 《中国宗教》2014,(10):58-59
谈论中国基督教的所有问题,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中国基督教的神学问题。神学对于基督教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神学思想的导向决定了基督教向信徒传播教义的导向。神学思想能否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直接影响到基督教的信徒能否与时代相契合、相适应、相协调。众所周知,在几种外来宗教当中,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最短的。在1949年之前,它是外国差会的子会,被称为"在中国的基督教会",并没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从圣经启示、信仰传统和教会历史实践来看,中国教会的"三自原则"都具有很强的教会性、教义性和神学性。这表现在:三自原则是上帝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是爱国与爱教的统一。只有坚持三自原则,中国教会才能迈向荣耀的教会。  相似文献   

12.
刘行 《天风》2002,(8):42-42
福建省南平市属闽北山区,有10个市县,信徒4万多人,全市教堂达到148座,现有牧师15人、长老2人、副牧师16人、传道60多人,义工400余人。几十年来,我们看到上帝恩手的带领,教会各项事工蓬勃发展,尤其近几年,市两会高度重视神学思想建设,意识到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是办好教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贾虎林 《天风》2001,(9):18-19
神学反映了教会的思想活动,那么神学思考在教会生活中起着哪些核心作用和灵魂作用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神学思想建设在办好中国教会的道路中到底起着哪些“核心作用和灵魂作用”。 一、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有助于正确处理好国家与教会之间的关系,使中国教会始终不渝地走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道路。 爱是上帝最基本的属性,圣经说“神就是爱”(约-4:16)。从旧约到新约,不单显明了神对人类的大爱,更显明了神要求人类回应他的爱——要爱神爱人。在马太福音22章37-40节中,耶稣把圣经的教训简单归纳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6,(1):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两会为了回应“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总结和研究三自爱国运动新时期的教会在各项事工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于2005年11月25日—12月6日,差派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为组长的调研组一行5人,赴天津、河南、河北教会调研,探访信徒。本次调研以“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为主题,就各地教会如何开展神学思想建设的情况;各地教会的信仰生活情况;各地教会领导班子、人才培养的情况;各地教会社会服务事工的情况;各地教会构建和谐基督教、扩大团结面等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调研组除了在省两会及省辖市两会进行调研外,还分成两个小组赴地、市、县教会实地走访。  相似文献   

15.
创建"和谐教堂"是《圣经》的要求,是教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基督教会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应有的时代见证。本文主要通过当代著名神学家史丹利·葛伦斯(Stanley J.Grenz)所提倡的团契神学的角度来分析,创建"和谐教堂"具有充分的圣经基础和神学依据,创建和谐教堂是教会发展的自身需要和时代的召唤,是坚持三自爱国原则办好教会的体现,也是深化神学思想建设的具体体现。实践《圣经》中的团契教导,对于促进教会和谐,保证教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无疑对提高教会的社会形象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推动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8,(21):35-35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08,(21):32-34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08,(21)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08,(21):31-32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08,(21):28-31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