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的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成果之一。它的诞生,对近代自然观的变革发生了重大影响,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大自然科学基石。在进化思想发展史上,人们对生物进化的研究,主要是从进化历史和进化机理这两个方面进行的。在前一个问题上,进化论先驱布丰、拉马克等人早已阐明了生物是演变的而非静止的观点。达尔文作出  相似文献   

2.
西方主流经济学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有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在数学中找到了中意 的表达方式后,经济学与科学的关系更密切,科学的"血统"似乎更纯正。实际情况并 非如此。西方主流经济学只与一门自然科学有真正的"血缘"关系,这就是达尔文生物 学进化论。 一、达尔文生物学进化论中相关内容的基本思路 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而经济个人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之一是人性自私论,即经济人假 设。但它毕竟是哲学命题,这一命题的要害是其功能的发挥,而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 描述。达尔文生物学进化论的立论逻辑前提同样是自私论,不过,它不是人性自私论,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进化论陈卫平从戊戍前后到“五四”前后,进化论一直是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潮。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进化论,以往的论著都陈述了如下两个事实,即进化论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武器和进化论在这时期为其它的“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所取代,然而却很少解释这两个事实间的矛盾:声势浩大、气势锋锐的进化论为何会很快地被其它思潮所取代?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文拟作如下考察:考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进化论和此前的进化论有何联系、区别,从而论证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的巅峰和落退相交织的尾声;考…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检验人的思想或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人类实践——认识史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为什么实践能够而且只有实践才能够作为真理的标准呢?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要素构成和特性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辩证的自然观是在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开始科学地确立起来的,恩格斯指出:“有了这三个大发现,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就得到了说明,就归结到自然的原因了。”“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自然辩证法》,第176、16页)但是,这新的辩证自  相似文献   

6.
进化是我们久已熟悉的词汇,社会建构也是近些年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它们分别是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末的达尔文进化论和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社会建构论的关键词。今天,前者已经成为而后者正在成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和观察世界的基本视角,获得日益增强的解释功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哲学方法论的意义。那么,在这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可对照性或关联性呢?所谓建构有“建造、制作、构成”等含义,“社会建构”则表明了这种建构的社会性而非个人性。通常可划分两类基本的社会建构:造物与造信息,前者如人工制品的社会建构,后者如…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吸取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结合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进化论哲学思想,即宇宙进化论、生物进化论和历史进化论。他的进化论哲学思想超越了西方进化论,将进化论运用到历史和认知领域,提出了“突驾说”和进化认识论,因此孙中山的进化论哲学思想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常有同志这样提出问题:牛顿信奉上帝却成为近代科学的泰斗,华莱士崇拜神灵,却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海森堡反对唯物辩证法却对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种矛盾现象应怎样理解呢? 让我们先具体地剖析几位科学家。 先说牛顿。诚然,牛顿在哲学领域里,主要是一个形而上学者,一个上帝的忠实信徒。  相似文献   

9.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10.
教皇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解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10月25日发表题为“教皇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解”的文章。文章说:在英国自然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去世100多年以后,天主教会与他的生物进化论和解了。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一封致教皇科学院的信中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1.
依恋在个人成长、成熟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心理学上如何界定依恋呢?依恋的类型有哪些?安全依恋如何培养?如果是不安全依恋,又该如何疗愈呢?依恋是什么?依恋最开始是指儿童在感觉到危险或威胁时,向感觉亲密的特定对象寻求亲近的生物性本能反应,后来概念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多用于指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与依恋对象之间的情感连结。  相似文献   

12.
去年,关于“智慧设计论”是科学还是宗教的论争,甚至诉诸美国法庭。最近,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争论,又迅速成由美国燃烧到了世界。2月21日,一份有514名科学家联合签署的声明,再次引发轩然大波,并以“500科学家质疑达尔文进化论”的报道传遍全球。由于达尔文进化论一方面关乎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关乎无神论与有神论的论争,因此不得不引起笔者的关注。关于“500科学家联名质疑达尔文进化论”“我们质疑达尔文宣称的生物随机变异能力和自然选择论来解释复杂的生命。谨慎的检验达尔文理论证据的行动应该被鼓励”。这是《世界网络日报》在今年2月21日…  相似文献   

13.
读《古尊宿语录》,内中的一则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一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信佛多年,却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反问道:“你现在都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韦伯——费希纳定律用函数关系定量地揭示了人体差别感受性的变化规律,是心理科学的一块奠基石。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韦伯——费希定律的生理机制和生物进化论意义,以求教同行,对这一重要定律有更深刻的认识。一、韦伯——费希纳定律及其含意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795—1878)在研究重量感觉时发现:从绝对值来说,原有重量不同,差别感觉阈限也不同。但从相对值来说,即差别感觉阈限(j,n、d)和原有重量之间的比值,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是个常数。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无神论》2006,(2):55-55
【英国《卫报》12月23日文章】题:进化论研究获得突破奖好几项进化论方面的研究今天共同获得了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颁发的“年度突破”大奖。今年发表的很多论文讨论的是查尔斯·达尔文理论的“具体细节”——既有对流感病毒的研究,也有对黑猩猩遗传现象和棘鱼硬鳞的探索。《科学》杂志的社论说:“进化论如今是整个生物学的基础,由于太基础了,太具有普遍性了,因此科学家有时认为其重要性是理所当然的。”决定将进化论研究列为2005年最重要的科学里程碑提出了一个没有多少遮掩的政治问题。这个决定是在达尔文思想日益受到基督教基要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青年马克思是马克思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而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问题,又是其中许多纷争的一个焦点。青年马克思在世界观转变过程中,是从黑格尔出发,“自觉地踏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的”呢,还是得益于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如果承认有这种影响,那么其程度如何?这其中是存在一个完整的费尔巴哈派阶段呢,还是一个融批判与继承于一体的中介过程?与此相联系,青年马克思是最终超越了费尔巴哈,走上了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呢,还  相似文献   

17.
人道主义题目属于永不会过时并且将永远新颖和非常重要的题目之列,因为对人来说有什么会比人本身、人的自由和幸福更有趣的呢?而在目前,这一题目则显得更加迫切和尖锐。这一题目之所以迫切,是由于它同新人的形成、共产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之间真正人道关系的确立以及反对一切种类压迫和在地球上防止原子战火的斗争有关联。这一题目之所以尖锐,是由于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以下根本问题发生冲突:什么样的制度——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真正符合人的利益和要求,保证自由,并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М·И·彼得罗相公正地表示自己绝对不同意那种人的意见,这种人认为人道主义仅仅是资产阶级观点的体系。不但如此,他的著作贯穿着一个思想:现  相似文献   

18.
肯·宾曼在美国南部堪萨斯城附近地区的公立学校教授生活已经有42年了。过去10年中,宾曼注意到一个趋势,那就是当他在课堂上提到达尔文的进化论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一理论表示出不接受。“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今天更加笃信宗教,但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把生命的形成)与上帝联系起来,”宾曼说。有学校管理者在生物课课堂上宣读声明:“达尔文的进化论……只是一种理论,不是事实”宾曼自认为是个虔诚的教徒,但他并不认为有关上帝造人的内容应该出现在生物或其他自然科学课堂上。其实,美国最高法院早在1988年就作出裁决,美国是个政教分…  相似文献   

19.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以孔学革新的面目出现,但他的思想并不是孔孟思想的翻版或复制,而是有其因革之处。从人格观的角度来看,康有为的思想与孔孟的思想有什么关联?其或因或革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思想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什么意义。 一、人格重建与复归传统 甲午战争前后,为了解决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康有为提出改革主张,指出中国的改革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引导。然而在变法的实践中他又深感。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宗教是人类文化上的两朵奇葩。它们之间的冲突达到了何种程度?同时,它们之间的调和达到了何种程度?人们对它们分界的公认意味着什么呢?是要求它们彼此不互相信任呢,还是要求它们共有一个公平一致的空间?如何才能最好地解决使它们产生分歧的大量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什么样的不同途径?科学与宗教是否存在一些能够获得协调一致的意见呢?(这些一致的意见可以从他们广阔的哲学共通性上获得力量而又不破坏其根本的不同)。当然,科学与宗教产生分歧的很多问题主要涉及到被称之为有科学思想的怀疑论者和人文主义者。简单地说,有科学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