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5日上午,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在江西省宗教局局长陈卫民的陪同下,来到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进行视察,受到天师府全体道众的热烈欢迎。在视察中,叶小文局长听取了天师府主持张金涛关于天师府近二十年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接着又参观了天师府各殿堂。叶小文局长在看到嗣汉天师府修复以前的旧照片时,不禁感慨万千,连声说:“我们这里发展真快,变化真大”。同时对天师府优雅的绿化环境表示满意。视察期间,叶小文局长一行还参观了龙虎山仙水岩、上清宫、正一观等景点,对景区秀丽风光表示赞赏。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视察天师府$龙虎山天师府@…  相似文献   

2.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龙虎山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之所,道教正一派祖庭。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元时因封36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遂得名嗣汉天师府。10月23日至24日,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港澳台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道教界人士及信众和嘉宾数千人汇聚江西龙虎山上清镇,庆祝嗣汉天师府建府900周年。与会道众共同诵读“护国佑民世界和平祈祷词”,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庆典活动中,进行7道教科仪、道教音…  相似文献   

3.
正一道祖庭——嗣汉天师府□宋亚平●“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当你将要步入天师府,去领略一番正一道祖庭风貌时,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幅惊世醒目,气吞万里的门联。它出自董其昌之手,檀香木雕就,赫然挂在天师府头门的大柱上,令望者肃然。龙虎山天师府...  相似文献   

4.
从4月24日起,道教正一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祈祷‘非典’病疫早日消除,祝愿人类健康吉祥”大法会。法会按照天师道祖规仪进行,以“净坛”(消除秽气),“申文”(祈求降福消灾),“拜斗”,“醮”(主请天庭殷、康二元帅)驱除病疫。连日来,各殿堂道众诵经不断,祈求病疫早除,全球安宁。龙虎山天师府举行“祈福消灾”法会$龙虎山天师府  相似文献   

5.
忆龚群先生     
龚群先生已然离开了我们,得知消息,不胜哀痛!目睹龚先生生前主办并题赠给我的厚厚几册《道教文化》杂志合订本,还有一封封的亲笔书信,许多往事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龚先生是我的长辈,又是江西老乡。他曾和我们的大祖父63代天师张恩浦在台湾多年相处,并皈依天师门下。还曾担任过居台嗣汉天师府秘书长,和“天师道”有着不解之缘。由于这种关系,龚老对龙虎山天师府祖庭以及我们便显得格外地关心。1988年8月,海峡两岸开始沟通不久,龚老便率先带台中慈圣宫进香团一行专程到江西龙虎山天师府进香谒祖。我从北京赶回龙虎山,和…  相似文献   

6.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二十公里处的贵溪县境内。是祖天师修道合丹之所,为道教发源地之一,道教称为第三十二福地。据《龙虎山志》载:“其地三代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迭为吴楚地,秦并天下,属番县,汉属豫章郡之余干,隋唐间属雄石镇。”龙虎山群山绵延,乃象山(今应天山)一支西行数十里而至,山状若虎踞龙盘,或曰因名。这里道教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著名的道教府第——天师府。位于上清镇中部,全称“嗣汉天师府”,又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其府门曾有联曰:“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以示天师在道教和历史上的地位。据《龙虎山志》记载:宋崇宁四年(1105)。  相似文献   

7.
1991年10月3日至9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初二)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万法宗坛为台湾和海外正一派道士举行授箓仪式。道教正一派传度授箓科仪,自汉天师张道陵创教以来,便已成为正一道的传统。第四代张盛天师自汉中回居龙虎山,每岁均于“三元节”开坛,传度箓授,历来四方从受者甚众。宋、元以后,龙虎山张天师统领三山(即龙虎山、茅山、皂閤山)符箓,正一天师经箓遂为正一道众所尊崇。迨及后世,经箓授受的方法更加完善,远播于海内外。清末以来,正一授箓传度活动的科仪,虽因各种原因,在方法科式方面有所简化,但是仍然坚持按传统程序举行授箓。时至1946年,这一历史悠久的科仪传统,中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川三中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道教总会朝圣团一行15人,在以主席林泽连为团长、副主席陈国显为副团长的率领下,于1997年4月16-17日到龙虎山天师府谒祖参访,受到天师府全体道众的热烈欢迎。16日下午2点,风和日丽。朝圣团在天师府道众夹道迎接下,在锣鼓和炮竹声中步入天师府大门。首先,来到天师殿谒祖进香,参拜了祖天师张道陵、30代天师张继先,43代天师张宇初等神像。接着,龙虎山道协会长、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及秘书长等道协主要负责人在接待室会见了朝圣团一行并进行了座谈。龙虎山道协张青剑副会长介绍了天师府近年来的情况和即将重建"法篆局"等有关工…  相似文献   

9.
近来,随着海峡两岸形势的好转,台湾一批批道友、信士陆续来到江西龙虎山正一天师祖庭进香谒祖。仅六月间,天师府就接待了台湾台中县神冈村等两个进香团。八月二日,台湾省台中市慈圣宫进香团一行二十六人,满怀对天师祖庭的敬仰之心,专程从福州来龙虎山天师府进香谒祖,以了平生之愿。慈圣宫进香团恭恭敬敬地把护送来的天师圣像护送到祖庭宗坛上,要求祖庭的法官道士为其举行开光仪式。龙虎山天师府为欢迎久别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9日至23日(农历冬至),中国道教内地正一派授箓活动在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隆重举行.授箓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承办.整个活动为期五天,箓生来自内地17个省(市、自治区),共133人.  相似文献   

11.
山人 《中国道教》1994,(2):40-40
62代天师张元旭,字晓初。清光绪三十年(1904)嗣教为62代天师,1924年羽化于上海,灵柩护送回龙虎山葬于上清通桥蒋村之山麓,面东南座西北,名曰洋塘观。1993年。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1 1月 8日至 1 1日 ,道教正一派祖庭———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再度隆重举行了为期四天的对海外正一派道士传度授仪典 ,来自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 1 1 8名正一派道士在这里接受了传度。为举办好这次传度仪典 ,天师府在中国道教协会指导下 ,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力求规范生申请和考核及升授等制度 ,得到了海外生的理解和好评。这次天师府对海外授活动是在“中国龙虎山第七届道教文化旅游节”期间举行的 ,天师府还举行了玄坛殿落成开光典礼 ,四方信众和海内外嘉宾 2 0 0 0多人到天师府参拜和参访。中…  相似文献   

13.
夏历十月十五日为道教下元节(1990年12月1日),江西省贵溪县上清镇嗣汉天师府龙虎山道教协会隆重举办了以天师府祖天师法像开光盛典为中心内容的“龙虎山道教文化活动周”。 11月30日下午由天师府何烂然道长、龚镜清道长、邱裕松道长交替做了“请水安监斋”、“安龙奠士”、“行阵布卦”、“书符传递”等科仪;青年道长黄有胜做了“申文发奏”科仪。12月1日早晨由两位老道长做“起师扬幡”和“分灯嘎玉”科仪;上午由汪少林老道长做“开光”科仪;下午上海市道协陈莲笙道长做“上表”科仪。12月2日上午由天师府青年道长李少华做“净坛”科仪。这次道场,老道长还做了“迎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扬州出土晚唐龙虎山天师道天师门下大都功版一方。在对此大都功版版文和物质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此版与晚唐龙虎山张天师世家的兴起关系密切,反映了龙虎山初兴时的摸索历程。  相似文献   

15.
正经国家宗教局批准,由中国道协主办、江西省道协协办、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承办的丙申(2016)年内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箓活动于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龙虎山天师府举行。本次活动是自1991年恢复授箓以来,天师府第36次授箓。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3名箓生临坛受箓。  相似文献   

16.
道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渊源于殷商时期的鬼神崇拜,继承了战国时期的方仙道、秦汉时期的黄老道。至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祖天师张道陵始创教,使道教初具规模。经历代道德羽士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流传至今,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一、天师世家与道教的关系世家本是指世族而言,但汉天师世家并不同于一般世家,而是一个道教世家。自祖天师立教,历代相承。至今,已传六十三代,历经一千八百余年。这也是道教正式出现组织形式至今的历史。是任何宗教所未有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也只有山东孔府和龙虎山天师两大族。明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卷四十二《玉壶遐览》说:“汉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为玄教宗,  相似文献   

17.
东汉末年,天师道在汉中一带兴盛发展,后曹操迁封天师部众,第四代嗣师张盛率部重返老祖天师修道炼丹旧地。从张道陵开始,天师世系已六十三代。前三代天师活动中心主要在陕西、四川的一些地方,后六十代天师的活动圣地则在贵溪龙虎山中。唐、宋以降,天师世家重新得到统治阶层的承认,并倍受尊崇。历代王朝对张天师也多有封赠,许多朝代的天师曾经官居一品,挂金印,着蟒袍。其封号有:法师、国师、先生、真君、大真人、大夫等等。并修建宫观,赐予良田。尤其是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朝廷以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主领三山符箓,并为正一教主。于是南方符箓道派遂合流为正一道派,与全真道派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内的“天师八卦宴”在国内是颇有名气的筵席。它起源于哪朝哪代,哪一代天师,目前尚无确凿的文字佐证,但据上辈老人所传,至迟在清代中叶已十分盛行。“天师八卦宴”是历代张天师宴请贵宾或举行重大活动必备的筵席,名庖众多,制作精细,风味独特,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天师道文化得以恢复和发展,发掘和恢复“天师宴”也就成了热门的话题。1988年,当时鹰潭市的“龙山大酒店”(现为国贸商厦)有一姓黄的厨师,据称其祖父和父亲都在天师府当过厨师,熟知“天师八卦宴”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龙虎山位于江西贵溪县境内,相传原名云锦山,到了东汉末年(124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结庐炼丹,宣扬有青龙白虎幻绕丹鼎之上,便易名为龙虎山。其实,据《贵溪县志》记载:“两山对峙,状若龙虎”,因而得名。龙虎山为何驰名中外呢?一是历代天师都受到封建帝王的敕封和赐爵,因而给道教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二是自然景观广阔,名胜古迹众多,自古以来,就有“千峰竞秀,万壑争流”之称。历史名人皮日休、顾况、王安石、苏东坡、曾巩、文天祥、陆九渊、赵孟頫、徐霞客、宋濂等人,  相似文献   

20.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 ,又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和张天师曾经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办公衙门。它坐落在道教称为 3 2福地的江西鹰潭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上清镇中部 ,南朝琵琶峰 ,背靠华山 ,门临泸溪河 ,依山带水 ,气势非凡。 1 983年国务院颁布“嗣汉天师府”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 ,1 987年列为全国 2 1座重点道观之一对外开放。经过历史创伤后的嗣汉天师府在政府的扶植和海内外善信的赞助下逐年得到了修复 ,成为今天龙虎山区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嗣汉天师府现占地 (红墙之内 ) 4 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1 4万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