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戈 《天风》1997,(11):24-25
近几年来,假基督、假先知接二连三地出现,什么“灵灵教”、“哭哭会”、“被立王”等,但都没成什么气候;而所谓“东方闪电”(取“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太24:27’之意)这一异端,他们有理论,有机构,有体系,有宣传工具,活动十分猖撅,性质十分恶毒,实在不容忽视。它们的“经典”——《东方发出的闪电》、《神在末世的发声》二书,洋洋近百万字,几乎等于《圣经》的容量。它们派出的“使徒”,流窜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2.
李多好 《天风》1995,(6):25-25
寒假,我和几位同学应安徽当涂县江心乡教会邀请,去办了一周的短训班,使我们感触很深。 江心乡的教堂不大,信徒有二、三百左右。可是在教堂的附近就有“被立派”和“灵灵教”的聚会点,而且活动频繁,使我们在那里的几天,天天都有争战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万戈 《天风》1997,(11)
近几年来,假基督、假先知接二连三地出现,什么“灵灵教”、“哭哭会”、“被立王”等,但都没成什么气候;而所谓“东方闪电”(取“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太24:27’之意)这一异端,他们有理论,有机构,有体系,有宣传工具,活动十分猖撅,性质十分恶毒,实在不容忽视。它们的“经典”——《东方发出的闪电》、《神在末世的发声》二书,洋洋近百万字,几乎等于《圣经》的容量。它们派出的“使徒”,流窜全国各地,专门寻猎教会的负责同  相似文献   

4.
安孝辉 《天风》2003,(2):36-37
近些年来,各种邪教活动猖獗,给人类社会的安宁、稳定带来空前搅扰与危害。一些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已成为一大毒瘤,抵制、铲除,刻不容缓! 据有关资料获悉,在我省范围内,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有“呼喊派”、“被立王”、“灵灵教”、“门徒会”、“全范围教会”、“血洗圣灵重建教会”、“耶稣家庭”、“东方闪电”等  相似文献   

5.
张远来 《天风》2018,(10):25-26
应对邪教危害,首先要帮助信徒建立一个以圣经为权威的习惯认知,在真理上装备信徒,让他们懂得靠圣经做出是非美善的独立判断。2018年7月26日,日本公开执行13名邪教奥姆真理教成员死刑的消息,再次让媒体聚焦邪教的危害。粗略统计,目前中国内地活跃的邪教就有20多种,比如灵灵教、东方闪电、门徒会、凡物公用派、拉结教、使徒信心会、多伦多之福(圣笑派)、呼喊派、三班仆人派、永生善道(又名四方福音派)、冷水教、宇宙教会、义勇布道团、山西末日教派,等等。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道家对领导职责论的贡献最大。道家乃君人南尊之术。道家主张,君主应该“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思想应用到领导职责问题上,就是“俭”,尽量不要做事,不要有作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说,不要做下属份内的事情,这样,方能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思想对于领导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具有很重要的价值。道理很简单,明确地认识自己不应该做什么,就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遗憾的是,道家的“无为”思想是片面的,沉溺在“无为而无不为”的幻想之中。他们未能清  相似文献   

7.
林舟 《中国道教》2007,(3):45-46
无为思想是《道德经》的重要内容,《道德经》中有多处提到“无为”,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爱民治国,能无为  相似文献   

8.
马一浮以“六艺论”自觉挺立了儒学的教化维度。马一浮非常重视《论语》,并将其置于“六艺之教”的观照下以显现“大义”。他认为《论语》处处都体现了“六艺”大旨:《论语》有“问仁”“问政”“问孝”三大问目,其中凡答问仁都是“‘诗’教”义,答问政都是“‘书’教”义,答问孝为“‘礼乐’教”义。又“‘易’教”是“礼乐教”之原,因而“‘礼乐’教”即蕴涵“‘易’教”;“‘春秋’教”是“‘诗’教”“‘书’教”之用,因而“‘诗’教”“‘书’教”中自然有“‘春秋’教”。这一诠释进路的意义在于:一是将《论语》融摄于“六艺之教”,继承并贯彻了儒学“教化”观念,使“六经”在儒学现代化这一学术视野中依然可以“在场”。二是重新绾合“六经”和《论语》在本源意义上的联系,为“六经”是孔子之教提供了极为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9.
“儒教”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儒教’之说由来已久,但“儒教”之“教”字的涵义历来并不相同。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早期儒家学者,把“教”字理解为儒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即《中庸》所谓“修道之谓教”和孟子所说“教亦多术矣。”(《孟子·告子下》)关于儒家的教  相似文献   

10.
光阴荏苒,学禅六载.弹指而过。幸好得遇几位禅门大德,为我指了个入处,几经磨砺,得了个歇处,方知确有生死可了。了而不住,随缘自在。我由教入禅,由禅契教,复由教证禅,由禅归教,层层印证,又在尘俗中保任磨炼,方得踏实心安,说法也就真实无惭,否则,终是“光影门头之事”。我过去也落于知解狂禅,徒是口头爽谈,险些自误。我在《禅修次第论》中立“知解悟人,悟人见性,见性起修,回向净土,顿超上乘”五次第,这是我所走过的路。我学禅有两大殊胜之处:一是情上悟、情上觉、情上彻、情上了;二是修苦行。前者使我真正明白了佛阳…  相似文献   

11.
单渭祥 《天风》2012,(1):15-17
我们教牧人员在教会中服侍,信徒把我们看得很高,视作“领袖”,尽管自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总是把“领袖”与“伟大”相联系。但无论如何信徒一定会把你看成他们“灵性上的带领人”或者是一位“走在前面的弟兄”。  相似文献   

12.
德教是起源于中国广东潮汕地区、流传并发扬于东南亚华人中的一种新兴的民间宗教。自20世纪30年代末德教初创到现在,以“阁”或“善社”等为单位的、经政府合法注册的德教会组织,在新、马、泰三国已达至约二百个,“德友”数以万计,成为凝聚华人振兴传统道德、倡办慈善福利事业、交流信息、合作互助、增进友谊的重要宗教组织。德教的神灵世界称为“德德社”,是德教所崇奉的诸佛仙尊的总称。因为德教主张“五教同宗”,“诸教归一德”,所以他们所崇奉的仙尊也非常多,包括德教所崇奉的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民间信仰中的各路神灵…  相似文献   

13.
禅宗主张“不上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中禅机禅意,本是“以心传心”,“微妙法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能说破的。于是,禅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不过,历代禅师又都“老婆心切”,“不离文字”,方便说禅,接引学人。于是,禅之实际理地,便又有径可循了。这禅门途径,便是如来禅与祖师禅一线了。我们先来看一段禅宗公案。青原惟信样师上堂:“老借三十年前未参祥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者(这)…  相似文献   

14.
大乘与小乘教外有教,教内有派,佛教也不例外。同是佛教,却有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别。虽然在五台山历史上流传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但它何以名大乘,它与小乘有何区别,仍有了解之必要。自从释迦牟尼创建佛教之后,开始了佛教史上的“原始佛教”时期(约公元前六、五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也就是释迦牟尼与他的弟子们积极活动,宣传、发展佛教的时期。释迦牟尼死后不久,他们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4月22日是“主麻”聚礼日,是日济南清真北大寺举行圣纪活动。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北大寺的教亲们,凭借真主赐予的恩典,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和准备举行了中国伊斯兰文化教育史上一件有特殊意义的活动——纪念成达师范学校创建80周年暨成师纪念碑揭幕式。下“主麻”后,在阿訇的引领下大家聚集在高大的纪念碑前,神情肃穆,面对挺立的丰碑,聆听李阿訇恭颂《古兰经》开端章,勉怀中国伊斯兰教新式学校教育的老前辈唐柯三、马松亭、穆华庭、法镜轩、刘柏石及继任校长谢松涛、薛文波等,纪念他们为成师创建和发展所作的贡献,祈求安拉提升他们在天园…  相似文献   

16.
赵志恩 《天风》2001,(6):36-37
(三)中国邪教概览 近20年来我国邪教也频频四起,较为突出的有:呼喊派、新约教会、三班仆人派、门徒会、灵灵教、全范围教会、被立王、主神教、达米宣教会、统一教、天父儿女、东方闪电、观音法门、灵仙真佛宗、法轮功等。这些邪教组织可以分三种类型: 1、剽窃圣经中的片言只语编造邪说,自我造神。教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内一些思维极端化的人,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西方霸权主义极右势力妖魔化伊斯兰教、侮辱穆斯林的图片、消息和文章,表面上打着反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旗帜,实质上却把仇恨矛头集中指向整个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他们用极端敌对的言词,称伊斯兰教为“绿教”,鼓吹“绿色威胁论”,否定它是和平的宗教,把恐怖主义造成平民死伤的罪过转嫁在穆斯林头上,鼓吹与“伊斯兰法西斯恐怖主义”作战。  相似文献   

18.
答读者问     
[哈尼夫运动]:亦称“正统的运动”。是伊斯兰教兴起前(约为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在一些有思想觉悟的阿拉伯人中出现的一种反对偶像崇拜、寻求正统宗教的思想倾向,但他们并未形成一个派别。“哈尼夫”一词是阿拉伯语Hanif(复  相似文献   

19.
1996年7月4日上午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协会顾问委员会成员李·安东尼先生(Mr·Anthony Lee)应邀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作了题为“巴哈伊信仰在美国——一种成功地综合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的学术报告。 安东尼先生介绍说:“许多学者在研究美国的巴哈伊教信仰时,总是把它归于伊斯兰教范畴。而事实上在美国等地出现的巴哈伊教自身已否认他们的宗教是伊斯兰教,许多普通的巴哈伊教信仰者甚至根本不知道巴哈伊教有伊斯兰教的根基,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完全象基督教徒那样进行宗教活动。在美国巴哈伊教已成为一种成功地综合了基督教和伊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后期,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汉语取代了主要是以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为主的穆斯林语言,成为回回穆斯林的日常通用语。这使得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困境。到明末清初,一些“回儒兼通”的伊斯兰学者顺应民族历史的发展趋势,为了“阐正教于中华”,他们着力于“以儒诠经”方式来汉译伊斯兰教经典。这是伊斯兰文明和中国儒家文化历史上第一次对话、交流和融合。它推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本土化的进程,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探讨到了一条适宜的道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