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的货币思想主要包括货币职能及货币调控两方面内容,其思想是我国古代商品货币经济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在当时对加强封建国家的财政金融和市场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管子》与《晏子春秋》中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子》与《晏子春秋》作为两本流传至今的诸子著作,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伦理等,也涉及到教育,并将教育提高到治国必需的高度来认识,来对待。本文依据《管子》和《晏子春秋》,阐释了它们主张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范围,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等。本文认为《管子》和《晏子春秋》中的教育思想虽有着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却仍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管子》、《晏子春秋》所倡导并采用的一些教育方法,即使对今天的教育来讲,仍不失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红云 《管子学刊》2014,(1):105-107
《聊斋俚曲》是讲唱用的唱本,说唱性是聊斋俚曲的重要艺术特点。它的说唱艺术表现在唱词文本中的说唱性和曲牌音乐的说唱性。这两方面的说唱特点结合起来,为代言体的讲唱创造了方便条件,为聊斋俚曲的思想表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陈霞 《管子学刊》2005,(4):83-86
《论语》各篇材料看似任意罗列,仿佛没有任何秩序,其实不然。孔子评论《诗经》日“思无邪”,该章被编排在《为政》篇的第二章,十分耐人寻味。实际上,“思无邪”被排在这样的位置,也影响到了人们对《论语》的认识。其实,《为政》篇以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为主旨,孔子《诗》教思想的本质是“政教”,从新出土的上博竹书《诗论》便可以看出孔子《诗》教思想的“德教”内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思无邪”的含义,也可加深我们对《论语》内在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孝经》新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经》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仔细读来,可以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揭示了孝的重要性,启发我们要重视孝德教育在德育中的基础作用。“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它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孝子。关于孝行方面,《孝经》要求:在家庭里,要做到“五孝”;在社会上,要做到“三不”;对于个人,则要爱惜身体、“立身行道”。谏诤为孝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尤其应该加以发扬。  相似文献   

6.
《管子》丝织品价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管子》中记载的物价资料的学术价值,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管子》中的物价资料是不可信的。本文将《管子》所记载的丝织品价格与有关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献及简牍中的物价资料进行了较全面的比照与分析。通过比照分析,笔者认为,《管子》中记载的丝织品价格多数是可信的,也有一些数字是经过夸大了的,不可采信。因此,我们对《管子》中涉及的丝织品价格资料,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可盲目轻信,而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生在赵国,长期在齐国从事学术、政治活动。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农业、手工业有很大进步,商业兴盛,商品经济开始活跃起来。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都是著名的大商业中心,商品经济更显得蓬勃发展。这种社会环境、社会存在,对比较注重实际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不能不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荀子的基本思想虽然没有越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轨道,但他的确提出了不少反映商品  相似文献   

8.
姜太公墓之谜张龙海姜太公墓在何处,是个难解之谜。史书记载主要有三处:一、山东临淄。魏人王象、缪袭所撰《皇览》日:"吕尚家在临淄县城南十里。"《齐记补遗》云:"太公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临淄县志》(民国九年)载的更为具体:"太公衣冠家,在...  相似文献   

9.
《管子》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管理思想。《管子》认为,要想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必须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以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管子》主张安定社会既是管理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因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其他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在此前提下,《管子》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并且提出了富有特色的“四民分业定居”的社会管理模式和行“九惠之教”的救扶弱势群体措施。《管子》的这些社会管理思想不仅在春秋战国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今人也具有良多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苗润田 《现代哲学》2011,(5):108-114
《汉书·艺文志》最早对"儒家"概念作出明确规定,并认定荀子属于儒家一派。荀子提倡读经,精研"五经",以经典为理据,对《易经》也多有研究,称其"游文于六经之中"合乎实际。荀子"留意于仁义之际",对儒家的仁义之学多有创造性阐释,"祖述尧舜"不遗余力,其"法后王"之论即《汉志》所说"宪章文武"。在与孔子的关系问题上,荀子是继孟子之后又一"宗师仲尼"的典范。《汉志》将荀子划为儒家学者具有充分的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