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净明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行于宋元时期的净明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宣扬“由真忠至孝,复归本净元明之境”。一般认为,净明道是儒道思想结合的产物。笔者通过细究《净明忠孝全书》等道书,认为净明道不但热切地奉行儒家的忠孝观,而且还吸取了佛教的修行解脱论,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儒佛道相融会的新道派。本文将通过对净明道如何以“忠孝”为修道之基、“净明”的内涵以及达到净明之境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的分析,来说明净明道通过融合儒佛道三教思想而促进了传统道教的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道教史上,有没有净明(忠孝)道这一教派?国内外道教史家对此研究甚少。日本秋月观哄先生(弘前大学教授、文学博士)著作的《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一书(创文社,1978年版)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和论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该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对道教特别是净明道研究成果的汇编,是他对“未开拓领域”(作者语)进行反复研究所作的有益尝试。作者认为,净明(忠孝)道是元初道士刘玉(玉真,1257—1310)继承晋代以来许逊仙道教团的说教所开创的新道教的一派,在道教史上、中国宗教史上,特别是对儒佛  相似文献   

3.
4月15日至22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副秘书长王炳旸等一行6人赴台参加了净明道传度仪典和《中华道藏》线装本捐赠仪式。4月15日至17日,台湾中华净明忠孝道教会在台北石碇乡五路财神庙隆重举行了净明道传度仪典。净明道尊奉东晋高道许逊为祖师,以江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净明忠孝全书>的研读,认为元代净明道虽然大力宣传忠孝,但其教义核心则是"整理心地".刘玉用"整理心地"这把尺子,对道教传统的修炼方术、科仪法术、生活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对与"整理心地"无关的东西,统统加以摒弃,从而实现了对传统道教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对各大宗教来说,如何在信仰框架内确定商业的伦理正当性,始终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道教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为此问题提供了一个中国式答案。本文以广泛流传于江西乃至移居各地的赣民的净明道为个案,探讨中国道教对商业的伦理讨论及其实际影响等。本文认为,净明忠孝道以"忠孝"为核心的"净明八宝"宗教伦理,在江西移民社会中发挥着强大的凝聚作用。江右商人将净明道忠孝伦理的宗教神圣性与经济实践的社会世俗性紧密结合起来,在神圣信仰力量的感召下,建立起江西万寿宫这种地缘性的社会组织,并借以有效敦睦和谐江西移民群体,传承发扬净明道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净明道     
道教教派之一。亦称净明忠孝道。始见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相传当时西山(今江西南昌)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逊降临解救战乱,因得许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净明大法”遂行于世。元初道士刘玉清整教法教理,正式采用“净明”为教派名称。主要经典《净明忠孝全书》,收于道藏太平部。  相似文献   

7.
郭武 《宗教学研究》2004,2(4):10-16
本文结合有关宗教学理论,对宋元净明道所推崇的"净明"、"忠孝"概念进行了解析.作者以为:宋元净明道视世俗性的道德实践为"神圣"的宗教修炼,实与宗教学中的凡俗可以"转换"为神圣之理论相合;而净明道徒的这种"转换",则多与其个体的"宗教体验"有关.至于元代净明道借"无极"概念来释"净明",以"净明"为回复宇宙根源之境界,则合于宗教人经验到与万物的根源、终极的本体或神圣的世界契合之感.换言之,宋元净明道的"净明"、"忠孝"说,实与各种宗教的本质有着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8.
净明道派出现于南宋时期 ,它以盛传东晋许逊升仙为起因 ,以江西南昌西山为活动中心 ,尊奉许逊为教祖 ,仅次于正一道教主张道陵。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 ) ,敕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净明道主张修道为人应以“忠孝为本” ,并尊祟许逊所授“忠孝廉慎”。《太上灵宝净明清序》对净明道旨要说 :净明者 ,无幽不浊 ,纤尘不染。认为孝悌为修炼行道行持之秘要。净明道融合儒学 ,倡导将“忠孝”的伦理实践作为步入道门的主要修行法则。净明道在道教史上为重要的一派 ,它有自成一体的教义体系、道书道经、修炼方式以及符法术 ,本文试就净明道忠…  相似文献   

9.
正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素为密切,"古之修道者莫不兼修医术""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道有四分医"等等流行说法,无不反映出道教"尚医""重医"的历史传统。净明道作为道教的一大派别,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于沿袭传统道、医关系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净明忠孝"理念及道法道术,构建了特色比较鲜明的道医文化。探讨净明道的道医文化,可以从一个新的层面认识、把握净明道的宗教性格  相似文献   

10.
正《炼丹图》撰作者及其与明宫廷关系明彩绘本《炼丹图》(一卷),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出版年不详,撰作者为净明派道士。书后跋语中,有"净明忠孝学仙童子许逊撰",以净明道祖晋人许逊为作者,显然系托名。又有"忠孝净明学仙小吏张玄真沐手焚香拜注",其中谓"右玄都勘合真仙符谶,自'相人绍仙'之句起,至'身净缘合'之语止,皆是也",与题为(晋)许逊谶语前后呼应。按本书主体内容之体例为诀、注合一,故疑作者即张玄真。  相似文献   

11.
宋金元时期道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道派孳乳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清微派、神霄派、玄教派等等 ,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道教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态势 ,而净明道是新兴道派中的一派。单纯站在道教史的角度看 ,宋金元时期道派孳乳 ,原因似乎在于北宋道教教法之颓弊 ,尤其是宋徽宗崇道 ,使道教为文化清流所不耻。汴宋既亡 ,则道教摆脱旧规 ,新道派自民间兴起 ,有一种革故鼎新的气象。而站在宏观历史的角度看 ,宋金元时期道派孳乳以致道教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态势 ,也许取决于民族冲突与融合的时代大环境。民族的冲突与融合 ,不但发生在现…  相似文献   

12.
宋金元时期道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道派孳乳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清微派、神霄派、玄教派等等 ,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道教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态势 ,而净明道是新兴道派中的一派。单纯站在道教史的角度看 ,宋金元时期道派孳乳 ,原因似乎在于北宋道教教法之颓弊 ,尤其是宋徽宗崇道 ,使道教为文化清流所不耻。汴宋既亡 ,则道教摆脱旧规 ,新道派自民间兴起 ,有一种革故鼎新的气象。同样是宗教变革 ,宗旨却不尽相同。也惟其不尽相同 ,所以呈现出诸宗并行的局面 ,不同宗派奉行不同的宗旨 ,从教义教制上探讨道教文化的新模式、新方向。就其所代…  相似文献   

13.
西山万寿宫是江南著名的千年古宫,是道教净明道的祖庭,在海内外影响很大。净明道作为宋元时期兴起的“儒道互补”的新道派,倡导“忠孝神仙”,倡行“忠孝立本,忠孝建功”,提出“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其教理教义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精粹。本文不揣浅陋,试以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4.
论净明道的身心健康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净明道的身心健康思想不仅具有广泛的历史背景,而且是道教基本目标催动下的一种成果。净明道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宗教,其身心健康思想首先在于确立“既净且明”的生命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净明道的理论家们提出了身心健康修养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忠孝”二字。该道派把“忠孝”既当作生活实践的道德指南,也作为修道养生方法,它把养形与养神结合起来,强调“道”、“法”、“术”相一致的养生理念。由于历史的原因,净明道的理论也包含着许多不合时宜的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其身心健康的精神依然占居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光辉灿烂。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 :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前者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后者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道教则是中华文化的另一主干。当佛教传入我国之后 ,儒、道、佛便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教鼎立的局面。道家思想和道教 ,对我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学术、宗教、医学、文艺、科技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鲁迅先生曾给予恰切的评价 :“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在初创时 ,奉老子为教祖 ,以道家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9月 2 5日至 2 6日 ,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江西省道教协会、江西南昌西山万寿宫共同举办、江西师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道教净明道文化研讨会暨道教文化笔会”在江西南昌滨江宾馆隆重召开。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南昌西…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