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杨健生,1965年6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作品入选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绿音》获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山妹子》获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白玉兰》获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红蜻蜓》获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铜奖;《山果》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作品奖并被收藏;《盛夏》、《清香》获西部风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优秀作品;《苗集》获中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大展优秀奖。几年前,我去杭州参观第十届美展的中国画,一幅《霜叶红于二月花》吸引了我。画面以工笔重彩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清纯、质朴、健美的山村牧羊少女形象。它与时下流行的那种妖艳、做作的"美女图"绝然不  相似文献   

2.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手工印染工艺制成的大众生活用品,其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使用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既是通过蓝白共生的图案色彩互衬来彰显的,更是通过巧夺天工的技艺来体现的。蓝印花布的色彩简洁,蓝白共生,制作工艺精湛独特。图案中寄托与承载了独特的艺术美。南通地区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精湛而复杂,能突出表现蓝印花布传承现状与原汁原味的传承和多元多样的创新方式的两条腿走路的传承方式,通过蓝印花布工艺传承的案例,以"点"带"线"、以"线"构"面",给其它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1,(2)
一、概念的厘定“佛法”,是佛与法的结合词。佛是梵语佛陀的音译略称,义为觉者。法是梵语达磨的义译,义为轨持。佛与法的结合词“佛法”,义为“佛的法”,即由佛陀所创见而流行人间的法。“佛为法本,法由佛出”,故称“佛法”。在内容上,佛法包括教法、理法、行法和果法,体现于文字记录即为经、律、论三藏。广义地说,凡与释尊本教不相违碍的善法皆可称为佛法,故历代祖师大德的言教及其它“世间微妙善语”也是佛法。世尊曾说:“我所说法,如爪上尘;所未说法,如大地土。”(《升摄波经》)又说:“一切世间微妙善语,皆是佛法。”(《增一阿含经》)至于是否是佛法,可以用法印来鉴定。但一般所说的佛法,只指由  相似文献   

4.
正王献之简介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去世后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  相似文献   

5.
每当我打开手机通讯录时,"爸爸"二字就会出现在首位,可是,这个电话再也拨不通了,他在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没有信号,只能猜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父亲去了就不能回来吗?病躯倒下的那一刻,灵魂到天主台前受审判……我知道父亲还没有走远,点滴话语就在我的心怀:女儿,你叫李升,爸爸在圣母升天瞻礼给你领的洗,你要牢记这个日子,不要愧对自己的名字。孩子们都过来,请圣号念经……儿时我就会念《天主经》、《圣母经》,就知道天主创造天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1脑胶质瘤之恶与治疗手段之窘由于胶质瘤具有发生率高、复发率高、病残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三高一低"的特点,所以,近年来虽然在手术上采用了神经显微外科等先进技术,争取早期手术,尽力多多切除的原则;在放疗中又增加了 -刀、X-刀、质子束照射等先进方法;在化疗中应用了动脉内化疗和术后瘤腔内局部放置化疗药物。虽然方法层出不穷,也有一、二可喜的收获,但总的估计仍不理想,常常感到事倍功半,或者山重水复,很难提高其生存质量与生存时间。譬如以占胶质瘤50%的多形性胶母细胞瘤为例,经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难越过5%…  相似文献   

7.
<正>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核心理念,在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和衍变过程中,在对外文化交流融合与相互吸取包容过程中,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思维形式和生活方式的构建过程中,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历代高道、学者都讲,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是道教的根本宗旨。我们的养生也要遵循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之道,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也是要我们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9.
陈志华 《天风》2014,(12):36-36
"不义之管家"是耶稣的比喻中较难理解的一个(参路16:1-8)。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随意浪费主人财物,被人揭发后,面对被辞退的现实,依然处心积虑,考虑到自己无力锄地,也羞于讨饭,为求自保,擅自篡改账目,将一百篓油的债务改为五十篓,以此贿赂欠债人,利用主人的利益为自己留好后路。这俨然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忠不义之辈。  相似文献   

10.
美之道     
美与美学问题,是一个从科学美的经验分析到哲学美的观念综合,再到艺术美的直觉妙悟--进而到一种"言,无言"、"名,无名"、"象,无象"的问题;是超乎言、名、象的美的问题;是超乎科学知识、哲学知识、艺术知识的心灵境界美.  相似文献   

11.
修定之资粮     
修定之资粮如吉修习禅定,必须具备足够的资粮,就如出门旅行,要预先准备旅费、食品及衣物等生活日用品,才能起行。有关禅定之资粮,主要是选择处所、威仪,守护戒律仪、根律仪,认识各种障难及其对治,了知所缘之境。以下依次解说。一、选择处所、威仪修定时对处所、威...  相似文献   

12.
设计之美     
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设计之美来源于形式美,来源于内涵美,来源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3.
"文"的古义是"纹理"、"花纹","美"的初文描摹的是一歌人头戴羽饰、手舞足蹈的形象。"文"与"美"在"形美以感目"的意义上存在着悠久的渊源。"文化"和"美育"在使人的生命朝着自由境界的生成过程中和充分对象化的实现过程中,实质上是一回事,没有"文化"就没有促使人类进化的"美育",没有"美育"有就没有超越功利的"文化"。就这个意义而言,如果说文化的实质内容是人化的话(所谓"文而化之"),那么人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美化(所谓"美而育之")。用"文""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以"美""育"我们的现实生命,我们一旦抓住了阿里阿德涅的彩线,人类便登上了希望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14.
君子之思     
《天风》2015,(6)
<正>(一)生生神学2010年4月,袁益娟的《生生神学——汪维藩神学思想研究》出版。导师牟钟鉴、段琦在"序言"中写道:汪本人神学的主题,突出一个"生"字,即突出一位动态的生生不已的创造生命、维系生命、广生万物的上帝;一位体现上帝始生万物之至善的、"开生灭死"、拯救生命、成全生命、完善生命的耶稣基督……而这些神学最重要的是落实在中国基督徒身上,要使他们成为"以护生为大德与至善,以至诚应天,保护生命,扶植生命,直到个人修养上借助天力,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基督徒"……  相似文献   

15.
晋铎之庆     
1990年11月18日圣母主保瞻礼的早晨,上海余山圣母大殿内灯烛辉映,彩饰点缀,呈现了一派喜庆、庄重的气氛。安徽的聂恒友、张德信、刘信红、陈力;浙江的傅建荣、金仰科、方法全;福建的张康光;山东的张家起等九位修士的晋铎庆典,就要在这神圣的大殿里举行。  相似文献   

16.
通过描述从巫术到药物学、从化学分析与合成到基因重组,这一既是制药技术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药物认知途径的发展过程,认为药物的本体论经历了从巫术到宏观实物到微观分子的转变,认识途径经历了想象、自然采取与加工、科学实验与人工重组的演化,使制药从古代的神话想象,发展为肉眼可见的日常生活实践,再变为必须借助科学仪器才可观察的细胞、分子、基因层面的相对陌生的科学实践。由此,药物及其知识生产的场域、途径、机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道即道术汉晋道教是以"道术"为中心的神仙道教,神仙信仰实质上是一种道术信仰。陈国符对此有非常深湛的思考。他指出,"道即道术"。早期道教道派众多,主要就是由于各家道派奉行了不同的道术体系。依据不同的道术体系,早期道教可以划分为太平道(即干君道)、天师道、帛家道、李氏道等。在陈先生看来,所谓道教就是总括了所有中国本有诸家道术的集合体。~1道即道术,道教即道术之集成,道士即研习各种道术之人。陈国符的一系列论断深刻揭示了汉  相似文献   

18.
等量观之     
正茅盾在小说《创造》中说:"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所谓"等量齐观",是指对所有人不分等级,一律同等看待。其实,这样的"等量齐观"是很难做到的。一些人总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可能"等量齐观"。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只能"等量观之",即选择性地将一些人放在与自己相等的地位。有客人来,是出门远迎,还是不出门在屋中等待呢?人们一定会说,当然是远远地恭候,在  相似文献   

19.
和平之君     
葛蕤 《天风》2006,(24):10-11
因为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6)。经文:赛9:6;太22:37-40;弗2:14-17圣诞节已成为普世同庆的大喜日子,耶稣降生所带来的喜乐,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耶稣降生的故事被人们传扬了两千多年,并且还要一直传扬下去。两千多年来,亿万人的心灵在主耶稣里得到了真正的喜乐。尽管人们从优越的条件、富裕的生活、高贵的地位、温馨的家庭、真诚的朋友中会得到快乐,但是这些快乐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为圣经上说,“你要将天地卷起来,像一件外衣,天地就都改变了。”(来1:12)永不改变的神使男女老幼,使上层与草根,使智慧与愚拙,使富足与贫穷的都能享受圣诞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如史前时期人类都经历过穴居、半穴居或巢居的生活.游牧阶段,世界上所有的游牧民族都过着随时可以迁徙的帐蓬生活.到了农业时代,人们得以定居下来,他们以最便利的建筑材料:土、木、石、茅草来建造自己的居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