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语境中,公德概念是宏观国家之德和微观公民之德的有机统一,立足于实践以国家之德"引渡"公众之德是实现两者统一的逻辑路径。宏观公德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微观公德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两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沌一体""分化发展""有机统一"三个发展阶段,公德的内容由强调"齐一性"向注重"层次性"转变。真正落实公德两层面内容的有机统一是未来中国语境中公德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中国公德建设方案形成的关键之笔。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纪律观念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教育界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的心理学研究,在我国已经跨出了可喜的一步。近年来,有人对中小学生“五爱”公德(爱相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的心理发展规律作了深入的探讨,为加强和改善我国的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提供了心理学依据。然而,对于中小学生纪律观念的发展,目前国内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而纪律观念客观地存在于儿童的品德结构中,且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因此,对纪律观念发展的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我国思想界展开了公德与私德的争论。梁启超认为,无论公德、私德,本质都在于为公共利益服务,他试图以构建公德来促使个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身,而将公德的培育又纳入私德范围,强调个体的道德实践。梁启超的公德观以日本的公德思想为中介,有其西方思想的渊源。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边沁首次提出私人伦理与公共伦理的区分,密尔进一步将之发展为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公共道德是不同于私人道德的外在规范,主要由社会制裁加以维护,其培育则依靠国家引导。中国古代的公共道德理论是强调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应用哲学,把公共道德看作是一种指导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活艺术。在这一视野下,由于商业在当代经济活动中居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以商业中的契约原则为核心,通过社会监督和国家引导,在上层建筑的领域中构建公共道德。  相似文献   

4.
公德、私德品相对待而言的两种不同的道德现象。一般地说,公德直接涉及社会整体利益,以对社会整体的义务和责任为表征。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爱公物、好公益、公正、人道等。私德相对公德而言,是指人们在私人生活和私人交往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一般不直接涉及对社会整体的义务和责任,不直接涉及社会  相似文献   

5.
公德总是相对于私德而言的.根据对公德的"公"之范围的不同界定,原先的公德就会转变为私德.公德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个体性美德与制度性美德.在个体性美德中,正义具有与其他美德极为不同的特征.我们的公德建设应从个体正义感的培养与制度正义的构建和维系入手.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铸就公民较高的公德素质,有赖于公德的价值内核,即公共精神在公民心中的真正确立。所以,探究公共精神在新时期话语场域的新内涵、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对于公民公德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以公共精神为价值内核的公德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外在的他律性道德要求,要使公德成为道德主体内在的道德约束,就必须将公共精神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内化于公民心中,使公民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发扬公共精神,遵守公德。公民对公共精神的自觉,也是公德建设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7.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德与私德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公德与私德概念却未能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本文在回顾与总结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把道德行为必然具有的行为主体身份、行为目的的利益指向和行为发生的场域三个要素作为向度来划分公德与私德.指出公德主要是个人以社会成员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公共场域的行为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利他行为中体现的德性.私德主要是个人以私人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在私人领域行为中体现的德性,在利己行为中体现的德性.  相似文献   

8.
公德公益广告拍卖好文大会据浙江电视台卫星电视节目报道,日前,杭州市进行了我国首次公德公益广告拍卖。《杭州日报》总编和制作、拍卖公德公益广告的公司经理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都兴奋地谈到,此次公德公益广告拍卖,比以往任何一次商品拍卖都成功。杭州企业界竞买...  相似文献   

9.
公德是公共行为的道德规范.公德建设能够推动法治建设.在中国,由于长期伦理本位传统的影响,公德建设滞后,影响了中国道德建设,也遏制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推动中国公德建设必须超越伦理本位传统,将公德建设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0.
学界关于公德和私德问题的讨论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高度注重礼仪道德的文明古国,但在公共生活领域却普遍缺乏公德意识,这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的家长式的封建专制政治所能培育的只能是一种私德观念。只有形成一个民主的、开放的、法制的、尊重和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公民社会,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公德"观念来。公德的缺乏必然会增加社会进步的成本,因而公德的培育和倡导是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培育公德意识方面,应当特别重视公德的积极内涵和消极内涵。  相似文献   

11.
梁任公以公私分判道德的理论运思,旨在推动群体与个体的双重转化以建立民族国家和国族认同.《新民说》以道德关系的性质为判准区分“公德”与“私德”,其中《论公德》一文力主“公德发明论”,《论私德》一文力主“私德推衍论”,二者代表着转化个体和群体的两条迥异路径,其前后转变表明粱氏对于中西新旧的认识从对抗走向了融贯.但由于以道德关系的性质区分“公德”“私德”存在缺陷,导致了人们对传统道德伦理的诸多误解,也潜在使得百年来公私道德的讨论始终跳不出文化决定论的窠臼.当前,基于社会结构变迁、时代任务转变、文化出现断层等原因,走向“公德养成论”可能才是保证社会公德建设理想效果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2.
四恩与五爱     
佛教和中国历史文化、伦理道德水乳交融,双向交流,相互渗化,不但直接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道德风化.在今天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中,对我们佛教徒来说,佛教的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家恩、报三宝恩的"四恩"与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可以相得益彰,为我们"在教言教"开展五爱教育提供了具体的途径和理论依据,也可以使佛教的"知恩报恩"思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爱是什么?     
傅真 《天风》2009,(2):29-29
爱对上帝是皈依, 爱对国家是守法, 爱对人民是服务, 爱对社会是和谐, 爱对父母是孝敬,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德建设是与我国社会转型相伴始终的一项重大课题。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理论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大多具有单向或片面的局限,不仅无法全面解析全新社会条件下公德失范的结构性发生机制,而且也不能有效应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道德挑战。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公德建设路径,必须既面向伦理道德合理性重铸,又面向公德失范赖以产生的社会现实。为此,亟需从国家层面提出并落实具有综合性和针对性的公德养成伦理战略,将社会公德建设与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统一起来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儒家道德缺乏公德机制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德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从100多年前近代思想家粱启超警示世人公德严重缺乏至今,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仍然是如何推进公德.在实践的工程里,借鉴古代道德资源是一个必然的课题.其中儒家道德尤为重要,因为它一直是在中国起支配作用的意识样态之一,而且儒家道德的主干德目"仁"也容易使人与公德进行自然的联系,但这是一个误区.儒家虽然重视人际关系之间的规范,但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而主要是血缘关系中的追求,体现的是自己本位的价值观,重视个人修养正是这一价值设定里开出的自然花朵,即使有"泛爱众"等公德的隐性因子,但也因儒家道德本身缺乏驱动因子而趋向夭折.  相似文献   

16.
陈逸鲁 《天风》2009,(9):13-15
神学教育是心的教育,教导神学生有一颗理解和爱上帝的心,有一颗爱国家和爱人民的心,有一颗爱教会和爱信徒的心。一个人在神学院里工作,是真心还是假意、是全心全意还是出自私心私意,学生都看在眼里。老师是仅用知识去教授还是用心灵去教导,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儒家伦理与社会公德——论儒家伦理的深度悖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前 ,如何在全体公民中进一步开展公德教育 ,树立公德意识 ,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在这一背景下 ,分析儒家伦理由于强调家庭私德至高无上而具有的压抑社会公德的负面效应 ,并由此探讨缺失公德现象的深层文化根源。一说儒家伦理具有压抑公德的负面效应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因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在大力肯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些主要适用于团体性家庭关系的私德规范的同时 ,也曾明确提倡仁爱、恻隐、诚信、正直等一系列适用于群体性人际关系的公德规范 ,因此并不能说完全不重视社会公德。不过 ,问题在…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公德,国内伦理学界的意见不一,关于公德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过去人们常把公德同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并列起来,看作是特殊领域的道德,这种传统的看法把公德规定得过于狭窄,因而不那么科学。公德不应归结为特殊领域的道德,而是一般社会生活的共同准则。  相似文献   

19.
电梯是现代社会中一块不大的公共生活区域。这一特殊场所的道德问题对我国当前社会公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公德强则社会强,公德衰则民众哀,许多消极的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公德缺失的代价,解决这些问题增加了社会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0.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面临21世纪的来临,作为宗教界人士,是应该有重新检讨,振作有为,如何配合时代进展,如何配合国家政策,把宗教正理,辅导世人,去恶向善,以达致正心修身、平等、爱众,促使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熄灭纷争、和平共处,求取人间净土、这是每一个宗教人士应有的共同目标。在目前,宗教界人士另有一项需要值得注意的事,就是应该严守正统宗教的立场,配合国家政策,以教理辅导人民奉公守法,爱国家、爱民族,促使社会安定,民生繁荣;更加要正视的,是在这末世中,有些人怀有骗取财富和有一己野心,巧立名目,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