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未 《天风》2016,(7):38-39
正教会是永生神的家,也是众圣徒的心灵之家,可总是有人要离家而去。教会信徒流失也是牧会实践中的棘手之事。有人说,我要去别处聚会,那里有圣灵,那里有爱心;有人说,我要在家里独自仰望神,上教堂只是形式,形式不重要;有人说,我参加网络教会,可以听到很棒的讲道,可以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互动,我还能在网络教会里担纲主礼、讲道、献唱呢。可是,我想对你们说:"别走,教会需要你!"不完美的有形教会教会分为有形教会与无形教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6)
<正>我们在执行教会纪律时,应当做到:既不纵容包庇,也不恶意攻击;既要事前预防,又要事后处置;既要纪律惩戒,又要爱心辅导。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教会是否也需要有一套严格而健全的规矩呢?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教会也应当有教规,这教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教会的纪律。当教会中有信徒犯错(或犯罪)时,有很多人纠结于是否要对其进行纪律处分,也有人苦于教会中缺乏系统性的纪律规章可以参照,因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中。那么,教会应当具备哪些性质的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有一批同学经过几年的学习,要离开母校,到教会工作岗位上去。我们对各位毕业同学这几年的学习,有比较高的评价,认为可以到教会去工作了;教会也迫不及待地要你们去。学习和工作能够形成节奏,学习不忘工作,工作也不忘学习,这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的特性 不少教会常常是老年人占多数,教会对老年人不但要照顾也要教导,老年人在教会中重要的责任是祷告,做守望的工作。为教会为个人祷告。而年轻人忙于学业与工作,常常缺少好好地祷告。老年人经验丰富,可提供好建议,负起辅导的责任。老年人具有一些特性: 1.身体方面:听觉失灵,视觉也会退化,味觉嗅觉不那么敏锐,所以有时没胃口。由于牙齿脱落,吃东西困难,影响消化和吸收。骨骼脆,容易折断。内脏机能减退,血管弹性减弱,抵抗力减小,精力不如前。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教会当中,妇女和青年的工作也甚为重要。因为在教会中妇女差不多要占三分之二的比例,至于青年人更是重要了。我们教会中若没有青年人,岂不是变成老年人的教会了吗? 我们应当注意领青年人归主,要把众信徒家中的青年人引到主的面前来,得主所赐的生命,接受救主的救恩。我们也当不断地举行有关为青年人传  相似文献   

6.
我们提办好教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不少信徒对党的宗教政策有疑虑,认为共产党是无神论者,最终是要消灭宗教的,提办好教会,党和政府不喜欢;文化大革命给教会带来的灾难,使不少同工同道心有余悸;落实宗教政策上碰到的困难也削弱了同工们对办好教会的信心。另一方面,教会重建,百废待兴,困难不少,所以对办好教会不敢提,不愿意提,就是提了也信心不足。  相似文献   

7.
教会需要复兴,除了讲台供应要丰富外,做好探访更是重要一环,通过探访知道羊群灵性生命和实际生活,有针对性地带领众人在基督里成长。同时,探访活动也是传福音的一项工作,如何能做好探访工作,现提几点供参考: 一、要细心、不马虎、不走马看灯。箴言27章23节说:“你要  相似文献   

8.
容戎 《天风》1996,(6):17-18
“老年同工,你有没有为教会后继有人祈祷,作出再一次奉献?你对教会后继乏人是否有紧迫感、责任感?……要看到我们的教会面临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和面对各种挑战的繁重工作,要把教会事工办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输送新生血液,这是主忠心而有见识的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李天侨长老在江西省两会五届六次常委会上庄严地陈述着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傅献祭 《天风》2002,(5):12-14
相信耶稣基督的该怎么称呼,恐怕今天教会里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大凡有了新身份、新职位、新工作,或有了新信仰的人,总会有相应的称号,否则就会有不足之憾,连阿Q这样的人,被人命令不要姓赵之后,也颇不高兴了一番。回到早期教会,耶稣的门徒称为基督徒绝不是一件平凡小事,因此使徒行传详细叙述安提阿教会的光景,为要指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相似文献   

10.
<正>曾有教会的姊妹讲到她在教会事工中所遇到的事情:在征求教会领袖的意见之后做的事,后来却被教会领袖严厉批评,并且说出让其离开的话。这让她十分不解和难过。也有教会领袖对待在教会负责某项事工的义工时,因其不按他的有违原则的要求做事,而将其解除工作。这样的事存在于教会,对教会的合一无疑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1,(8):37-37
中国教会在进入后宗派时期之后,其教会管理因城市与乡村之差异、东部与西部之不同、传统与现代之博弈、社会与法律之影响而出现了并不一致的管理模式。各地基督教两会在对教会管理方面提供了不少积极的协调和服务,但总体上说,中国教会的管理还很不成熟,还有较远的路要走。目前因教会管理不善而带出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亟需我们为此付上祷告的代价!虽然在各教会处境不一、问题各异,但很显然在管理上也有一些共通的问题需要予以正视。例如: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2)
正教会也要与时俱进,重视制度建设,依法依规有序管理教会,竭力提高基督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初期教会设立执事,并选出七个执事来管理教会事务(参徒6:1-6),解决了使徒时期教会存在的管理盲点问题,促进了教会的兴旺。这个注重选拔人才来管理教会的优良传统值得今天的我们发扬光大。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教会也要与时俱进,重视制度建设,依法依规有序管理教会,竭力提高基督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各地教会要展开区域合作,共防共治,做好反邪工作。邪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产生了不少危害,并且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也曾明确认定了在我国境内出现的14个邪教组织。反对邪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事,政府在打击邪教,社会在揭露邪教,学校在宣传反对邪教,教会自然不会也不能置身事外,为了办好教会,需要做好反邪工作。做好反邪工作,首当认清邪教真面目。教会需要尽可能地在一切合适的场合教导同工和信徒,认清邪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编辑同工:你们好!我们这里是一个农村的小教会。可能是信徒本身素质存在问题,在聚会时常常不专心听道,为此教会安排一个同工管理秩序。出于对工作的负责,听到有讲话的,她就用手势制止。一会儿又讲起来了,她就小声说:“别说话。”仍然无济于事。为此,讲道的人在讲道之前也作过祷告,那爱讲话的就是没感觉。有一次,这位管理秩序的同工实在忍不住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别再讲话了。”爱讲话的人受不住了,过后就在B同工面前说:“我这么大个人,要听她吓唬,再这样就不去聚会了。”同工B也是出于对教会的好,就向教会主要负责人A反映信徒的说法,并  相似文献   

15.
白建德 《天风》2005,(9):16-17
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个教会领袖不愿意做好神托付给自己的工作。但是尽管每个人的心志都是一样的,可作工的果效却是干差万别。我个人认为,要想做好教会工作必须注意三个方面:1、领袖的作用和素质;2、在规范管理中带好一个班子;3、有一个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思路。现在,我就这三个方面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俞伟忠 《天风》2011,(1):54-55
教会是永生神的家,教会同工和牧者是神的管家。教会领袖与同工之间团队侍奉的关系,关乎教会的兴旺和发展。教会要复兴,首先教会领袖和同工们要有清晰的异象和追求。新约所表达的领袖常是以团队出现。比如,耶稣有十二个门徒,保罗与巴拿巴,巴拿巴与马可,保罗与提摩太,马利亚与马大等。现代信徒忙碌的生活使得团队式的领导更显得重要。但地上的教会现状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有的同工在讲台上讲“爱和宽容”,走下讲台,遇见同工却变成“同攻”。  相似文献   

17.
骆颂恩 《天风》2007,(9):13-15
基督徒在侍奉的工作中,当确切地知道:各样的恩赐和能力都来自于神,而且神把各样的恩赐分配给每个信徒,为要建立好他的教会。这个侍奉不仅是在教会内,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及社会上,我们都需尽心尽意地侍奉神。恩赐分配给每个信徒,为要建立好他的教会。  相似文献   

18.
海外信息     
(天美社讯)接替若望保禄二世出任教宗的本笃十六世,在领导全球天主教徒时,要面对着教会管治、福传策略和司铎牧职等多方面的挑战。根据教会枢机近年来的讲话,教会内的会议,天美社归纳出新教宗需要面对的一些挑战:(一)教会管治与集体领导——近年举行的主教及枢机会议,多有讨论到普世教会和地方教会间的关系。很明显,有些主教期望改善教廷各部门对他们的对待。他们要求地方教会在某些事情上有更多的参与,如推选主教及草拟教廷文件,他们也期望当局处事更具弹性,例如在礼仪翻译的工作上。另一些主教认为,应尽速改革世  相似文献   

19.
<正>教会合一是上帝的心意,并且不只是教会,而是所有的一切,将来都要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参弗1:10)。教会担负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缔造和平。若教会自身都有纷争,又怎能承担起这使命?《哥林多前书》中,保罗最忧心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纷争。因此在书信开头的问安和感恩之后,保罗就单刀直入地指出他们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7)
<正>当下的中国教会拥有大量在不同教会间流动,而不归属于任何一间教会的信徒。如何看待这些流动信徒?本文希望与主内肢体做一点探讨。一、为何会有流动信徒1.信徒在自己的教会受伤,游走而寻找疗伤。有些信徒原本隶属某教会,但可能在教会有了痛苦的经历,从此不想去自己的教会,而到处游走。他们或许是真诚却遭遇挫折的信徒,需要教会挽回。2.信徒因工作的调动,以致不能委身某一教会。有些信徒工作地、居住地都不稳定,常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