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记得一部电影里的台词:"演员这行太惨了,导演让干吗就得干吗,导演让跳楼就得跳楼……"听起来很搞笑,但在剧组导演就是老大,导演不说停,没人可以随便停。虽然我道行尚浅,但关于这点我已经深有感触了。对于我来说,小时候演戏靠的就是天分,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哪知道什么是"生活不易,  相似文献   

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作为应用题的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求解应用题的教学不仅能使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元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第一步。恰当设元能使列方程更容易,解题更简便。常用的设元方法有直接设元和间接设元。但对于一些关系较复杂、所求问题较多时,直接设元和间接设元不易解决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整体设元和辅助设元以及比例设元。现举例说明列方程解应用题中的五种常见设元技巧。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就如同生命,它是父母赋予我们的,对于它,我们不能随意践踏,只有把它延续下去的义务。但是,在延续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委曲求全地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导演对于影片主题思想的表达,最终要落实在一个个段落与镜头.对于电影整体的把握在于如何用好每一个镜头,并把它们连接得有趣.不同景别镜头按照某种规律组合排列.形成导演及摄影的视党风格. 电影作为一种电子媒介传播的文化产品,是人为的用现代科技手段制造一种文化幻象,它巨大的信息量和快速的传播速度,在表现生活、塑造人物、传播文化等方面,比文学、戏剧、架上艺术等都要更为直观和快捷.  相似文献   

5.
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拍摄的影片《微观世界》,记录的都是一些昆虫的故事,正是这些我们所熟知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昆虫,给了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有这样一个片断,让人经久不忘。两只蜗牛,在一条路上相遇了。也许,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一只蜗牛伸出了触角,在另一只  相似文献   

6.
一、福音中的耶稣童年史 在四部福音共89章中,只用了4章来记述耶稣的童年生活。而这四章分别载于玛窦和路加两福音中,就是玛窦第1章18节至第2章23节和路加第1章5节至第2章52节。我们所传述的圣诞故事便是综合这些章节内容,描绘出来的。以下让我们看看两部福音的分别记载:  相似文献   

7.
让道德走向自然翟连宇谈起道德修养问题,我们并不陌生,早在中学教科书中就已清清楚楚地阐明了道德的内涵,而古今中外无数名人,伟人更是用其动人的道德情操陶冶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但是,这是否表明我们的道德修养就已经达到完美了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一部优秀的电影就是一部好的美术作品。电影如果没有美术效果是枯燥的,也正是因为美术效果在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才使得电影更具色彩、更具吸引力。电影美术在电影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导演导出来的电影如果没有好的美术效果来衬托,这部电影也是只有灵魂而没有表现灵魂的肉体。这就是说,好的美术效果能让电影充满活力,也能让导演的工作事半功倍。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因此,导演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要重视美术效果的作用,更要把握美术在电影中的度。  相似文献   

9.
李斌 《美与时代》2014,(6):14-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决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更是逐步的快速提升。园林设计历来就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对于园林的设计探讨历来就没有停止过。园林设计在我国已经有了一个久远的历史,并且并没有淹没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反而拥有了一些新鲜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督教     
《天风》2011,(12):F0003-F0003
窗外白雪皑皑,屋内圣诞树上即将挂起五彩斑斓的小礼物,铃铛、雪花、麋鹿,提醒着人们圣诞节的临近,如此喜庆,如此感恩,让人又如此盼望。而对于我们的贫困学生来说,生活和生存的压力似乎是他们生活中的主旋律,他们何曾奢望许下圣诞愿望,拥有圣诞礼物。  相似文献   

11.
正由张艺谋导演的《影》播出后好评如潮,尤其竹林雨戏是一大看点,对剧情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拍摄现场,要下一场让张艺谋导演满意的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是用了高速摄像机,5K画质,而那个雨一直有问题,所以拍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看。现场特效师又一直调不到理想状态,于是,张艺谋导演急了,就对现场特效师张涛说:"不能让一场雨戏在高速镜头下反复拍摄,也不能因为拍个特写耽误那么长时间,要尽快想办法解决特  相似文献   

12.
韩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23-223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孩子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他们将创造历史。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和民族犯下的罪过。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真诚、悦纳、理解为核心,强调儿童作为“人”的本性,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予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使童年少一些强制和束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教育真正闪烁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当新千年的曙光照亮整个地球的时候,人类昂首迈入了新的世纪。方兴未艾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正悄悄地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文明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正当我们感激祖先创造了光辉的文明,使我们得以继承和发扬,从而进一步推动文明向前发展时,从阿富汗──一个饱受战争磨难的小国家却传来了一个足以让世人为之震惊的消息;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已摧毁了该国境内所有的雕像,包括具有千年历史的世界最高的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扬佛。尽管我们知道,阿富汗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但我们还是不明白,作为阿富汗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巴米扬佛怎么就成了塔利班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非要除之而后快呢?紧接着,又传来了印度右翼教徒焚烧《古兰经》的消息,我们不禁困惑了:难道,不同文化之间就不能和平共处,共谋发展吗?对于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能不能多一些包容?  相似文献   

14.
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曾经认为,在人的权利尚未得到足够尊重的今天,动物保护是个奢侈的话题。学生的这封信让我震惊,也让我感到内疚和羞愧。长期在平静的书桌前伏案工作的我们,不曾体会到我们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承受的道德压力和内心冲突。我们甚至还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其中的问题。动物的悲惨遭遇对于我们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人何以能够铁石心肠地残忍对待动物?善待动物对于我们的生活又意味着什么?不回答这些问题,生命伦理学教育就是那么“脆弱和荒唐”。  相似文献   

15.
朱子思想原本有着对于生活境域、对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活境的深刻感受。然而,朱子终不能抵挡思想史上常有的现成化倾向,最终造成思想与生活、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割裂。王阳明思想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克服朱子思想中这种内在的不协调之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物理的地位也在逐步的上升,物理是一门基础课程,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是我们不能忽略的:1.物理学科是第一门用工具学科分析问题的学科,它发展一个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宏观看待万物皆规律的能力。2.物理是每一个生活细节的代名词,其实生活就是物理,物理就是生活,当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生活充满趣味的东西。3.物理是一个中学生成长的转折点,应为它是初二年级开的课程,可以让原本成绩不好同学和其他同学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继续努力奋斗。那么如何正确的培养学生物理能力就是我们新一代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社会角色中,而常常失掉了自己的"真我"。我们每个人真的有"真我"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曾说,当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姓名、出生地、住址、职业、爱好,等等,总有一些东西剩下来——那就是自己的"存在",不能被思考和言说。这剩下的东西,或许就是"真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伟大的戏剧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诚然,我们不能否定善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善良阳光的普照,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彼此的善意而更加温暖。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双困境中温暖的手,一次平常的指路……哪怕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我们都会铭记一辈子,因为他们在我们身处的冷漠城市中,为我们点亮了一盏心灯。但是一味地不分原则底线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和空间环境都有了新的追求,而"轻装修,重装饰"也已经变成我们普遍追求的空间要求。软装设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们如精灵在家具间发挥着神奇的力量。任何经典设计的美,都不能离开特定的自然属性,也不能离开人和人的生活。中国有句古话说:"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轻松愉快且富有自然气息的空间环境可以使我们因工作学习而长期绷紧的神经得以放松,拒绝华丽繁复的装饰与摆设,真正让设计走入生活,贴近自然,任何设计不能脱离大自然本身,同时也依赖于人和人类社会。自然与生命的主题被陈设艺术设计界反复诠释着,为陈设艺术注入了趣味十足、美仑美奂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媒体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听时代。生态环境的恶化让我们更加关注健康,而作为视听时代主角的媒体对于健康观念的引导则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娱乐化,使人们不断走入身体审美的误区。媒体的巨大带动力让我们对于自身形象越来越焦虑,人们对于外表美的追求已经大大超越了合理的限度。媒体多一份正面引导的良知,民众多一些率性和理性,才能真正走出身体美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