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美女"的产生是社会进步、思想开放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结果.一方面,社会进步、思想开放,给予美容受术者以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使他们有了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敢于公开"露脸";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她们愿意公开"露脸".而商家为谋取经济利益,打着"人工美女"的旗号,刻意进行商业炒作,将伤及广大消费者,危及美容外科行业.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予以坚决抵制,倡导在追求形体美和容貌美的同时,注重心灵美的培养,营造出一种真、善、美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真、善、美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境界,城市设计也不例外。城市的美包括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艺术美、人文美、社会美。其中自然美、生态美、技术美是城市美的物质层面,是一切美的基础,是城市的"真";艺术美、人文美、社会美属于城市美的精神层面,是美的升华和归宿,是城市之"善"。城市的美是"真"和"善"的结合。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少不美的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社会、民主、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同时也离不开城市管理、建设、设计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校园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因此,校园景观不但积淀着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美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愉悦,而且还可从设计优美的景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景观的生态质量和美学品位不但是校园文化价值的传达,也是校园师生共同的美学追求。以美的视角去看校园景观建设的合理或不合理之处,为建设好大学校园提供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一门独具人文性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从自然界中美的现象,到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再到各种艺术现象;从人的外貌、行为再到人的审美感受、审美心理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美学对全科小学教师美育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能为他们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全科小学教师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设计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对农村地区文化与生活的关注却远远不够。通过对城乡设计的不均衡现象的反思,以期能引起设计界对农村设计文化的重视,并通过设计来重建农村文化精神。在后工业社会,设计变成了过去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者第三因素。设计文化产生于"人造物"的生产过程中,又回归最本质、最基本的生活与生产中——即通过解决衣、食、住、行中的问题,来提供美的感受,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设计,是一种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6.
<正>"审丑"是现代美学研究范畴内备受热议的话题,"审丑"也成为了一种时下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丑"作为"美"的对立面,在日常生活中,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在传统的文艺作品中,"丑"也一直以美的附庸物及被批判和讨伐的角色存在。然而在现代艺术作品中,"丑"逐渐成为文艺创作中的主角,大有颠覆"美"的统治地位之势。  相似文献   

7.
    
正1鲜花、小草、树木是最美的,但它们不说话;朝霞、夕阳、月亮是最美的,但它们不说话;黄山松、沙漠胡杨是最美的,蓝天、白云、霞光是最美的,田野、高山、湖泊、大海是最美的,但它们都不说话……顾城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星星不说话,夜静;人不说话,心静。最美的月色是一轮圆月挂在风静云止的夜空,把一缕一缕银色的静洒满静的大地。水静则明,心静方悟。你若  相似文献   

8.
贾丽莉 《美与时代》2003,(12):87-88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现象的探讨和认识也发展起来,美育作为我国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已经显得日益重要起来。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爱好美、追求美,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和历史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美与人们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它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高尚,使人有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使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积极从事劳动、工作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归纳推理是人类认识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它根据大量的具体现象或事例,结合其他基础知识、背景信息、社会事实等提取出一般性结论。归纳推理属于一种扩展性或者说放大性的推理,也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扩展知识、参与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本文试图探究归纳推理背后的  相似文献   

10.
沈成宏 《学海》2005,38(6):169-173
领导美是社会美的高级形态,真善美是领导的最高境界,领导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丰富多彩的审美形态。领导美学命题把美学对人的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也更能体现领导学的本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1.
漆艺与其他艺术学科门类相比较,它最具有生活性,是用的艺术,而不是看的艺术。一旦漆艺失去生活的、民用的与通用的工艺特点,它的命运只能是进入博物馆而变成墙上的艺术。漆艺作为造物工艺,它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艺术性,与美学有着家族相似性。在当下,漆艺就是生活的美学,美学的生活关乎漆工艺。笔者就此略论现代漆艺与美学的生活性与当下性,以期为当代漆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的生活、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社会生活的发展,这些都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如果不研究这些,就无所谓社会科学了,社会科学就不能存在。马克思主义也研究社会以外的对象,但它的研究对象首先就是社会。马克思主义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3.
关于美的本质这个抽象神秘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概念是美学中最根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美的本质应该是和美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对美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通过雕塑美来论证美学在城市雕塑中具体表现及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以此来弄清楚两者关系决定了欣赏与创造,而且关系到雕塑与社会的进一步美化。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同志把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人民的审美理想;把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审美理想;认为劳动是美的,劳动模范是美的,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是美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美的,必须发扬;他号召全国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的国家美化,社会美化,公民的心灵美化;要求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他向全国人民发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他向世界各国提出共建生态美好的地球家园.他要求文艺工作者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求文艺工作者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求文艺工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真善美,反映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同志关于美学问题的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对我国的美学理论研究和审美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把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研究,在于强调佛教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佛教现象是和人类的文化现象,紧密联系着的,它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点粗浅分析: 一、佛教传播与发展的社会意义。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是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也就是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不  相似文献   

16.
王玄览道教重玄美学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教美学思想的范畴里,“道”(有时又称为“玄”“一”)是其本体论的核心判断。“道”是一切美的根源与归宿,是修道之人获得宗教化审美体验的源泉。早期道教著名学者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中开宗明义地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妙昧乎其深也,故能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能妙焉。”妙者,美也;玄即妙即玄即美。在道教哲学里,如何说明作为世界本原的“道”即是内在于万事万物中的本体之“道”,一直是一大难题。这个问题在美学上同样不能避免。作为美的本原的道与作为美的本体之道如何即二即一,即沟通美的本原与美的本体,使作为最…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物化过程,它把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就凝结在人造的环境中,成为文明的外化。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技术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统一,而技术美在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中,更直接地关系到美的本质。 技术美学研究物质生产和文化生活中的美,它把美学的研究从以艺术为中心,转向了现实生活,探求“人——环境”之间更为普遍的审美关系。它不仅从艺术与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关系中寻求美的规律,而且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即物质产品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有人把全球化视为陷井 ,有人则把它看作福音 ;有人把全球化看作是纯粹的经济过程 ,有人则认为全球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 ,也是一种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这些不同的观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各自的佐证 ,因而 ,这样的争论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但毋庸置疑的是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和必然趋势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全球化正在成为我们这一时代最重要的特征。经济全球化不仅对人类的经济生活 ,而且对包括政治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都在发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不仅在改变人类的经济发展进程 ,也在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透视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宗教在社会政冶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组织,普遍地存在于古今中外的各类型社会中。作力社会组织,它必然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发生影响,它可以掀起宗教运动,介人不同社会集团的政治斗争;它可以巩固社会结构,满足人们的某些社会需要,也可以破坏现行统治秩序,给社会造成震荡,等等等等。历史表  相似文献   

20.
程度美学     
任何事物或事情都是要讲究程度的,"程度"问题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美学问题。程度美学的提出,是基于哲学美学原理和社会实际两方面的。程度美学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程度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其实践方面则分为社会和艺术两个范畴。不论在社会生活里,还是在艺术创造中,准确把握好"程度",就等于是把握了美的真谛。不论什么,适度为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