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想象是“艺术审美的翅膀”,一首诗、一支歌、一幅画、一出戏、一部电影……我们被想象的翅膀带人作品的意境中去,那是一个个深邃的艺术空间,扑朔迷离,绚丽多姿。想象在其间邀游,领略无限风光,唤起种种审美的愉悦情感。不仅如此,想象还能引发我们的思索。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使我们感悟到作品的“象外之象”,“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2.
艺术作品尤其是历史题材作品,必须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观赏者没有按照艺术创作者的思路走,艺术创作者应该思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而不应以一句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来做挡箭牌。只有在创作者与观赏者双方的交流互动中,艺术作品才会更对欣赏者的胃口,毕竟消费者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3.
在戏剧以及其他艺术作品中,其创作内容与形式都会运用到假定性。虽然是"假"的,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并没有对这些所谓的"假"进行排斥,相反其会欣然接受,这就是我们普通观众对于艺术作品假定性的肯定与接受。与此同时,太过真实的东西却并不一定会被观众接受,反倒会降低作品的艺术性。这就是真实与假定之间微妙的关系。只有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才能创作出顺应时代、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艺术佳作。  相似文献   

4.
周永恩 《美与时代》2013,(12):106-106
一、大众的审美观就是评价标准--兼谈艺术作品鉴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我国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过:“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讲的就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客观性指作者表达的思想是唯一的,主观性指人们在鉴赏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自己的思想见解、情绪感情来评价和充实鉴赏的对象。同一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可能产生不甚相同、甚至很不相同的感受和反响;而同一读者(观众),随着主观条件的变化,即使面对同一作品,他的感受、体验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鉴赏的主观性,既表现在不同的读者(观众)之间,也表现在同一读者(观众)思想感情、生活经历的发展,以及心境情绪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5.
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进行展览信息化变革,不仅可以让观众多维度地欣赏作品,还可以以互动形式参与其中,甚至和艺术家直接沟通,与无数陌生人不受时空限制的探讨作品,从而成就艺术展览新高度。艺术作品在艺术展馆展出状态下如何搭乘信息化高速列车,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给展览生态注入新鲜的活力,是人们探索的重点。如今有四个方面的尝试,即移动终端的多样化开发,应用近场技术进行信息推送,赋予作品统一的移动互联网标签,以及艺术作品虚拟现实化。  相似文献   

6.
一幅精美的油画作品能够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而且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认知,人们更青睐于欣赏能获得情感共鸣的作品。随着油画领域的发展,油画创作者在创作油画的过程中,将绘画的重点逐渐提高到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而油画作品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对油画创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增强油画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文章将浅析如何提高人物情感的表达。从增加油画人物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开始,全面深入分析油画人物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探索全方位提高油画人物情感表达的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美术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拉斐尔,以他精湛的艺术才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众多的唯美圣母像,而受到世人的喜爱。拉斐尔的艺术作品多为宗教绘画,绘画作品内容多为圣母像,他的艺术以秀美著称,他的艺术作品具有典雅、和谐、明朗的特点,他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晴朗无垠的草原”。  相似文献   

8.
艺术作品与一般物品的性质由"意味"和"形式"两个因素构成,"意味"是"艺术品能唤起某种特殊的感情""赋予形式以意味的正是这种情感的本质和目的"。这种特殊的情感就是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艺术作品。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关注主题,只关注线条和色彩,关注它们的关系、用量和质量而获得更多更崇高的情感;"形式"即纯粹的形式,特定的形式安排和组合表达了创作者的情感,传达了艺术家所感受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发展新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油画艺术作品的创作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审美体验需求。因此,现代油画艺术创作者要及时革新自身的创作理念,注重赋予油画作品更多新鲜元素与活力,有效提升油画作品的思想深度。创作者通过将现代摄影图像与油画创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创新运用摄影图像展开独特新颖的油画作品创作,不仅可以帮助自己从中汲取更多艺术创作灵感,还可以有效拓展受众用户的观看范围与方式。  相似文献   

10.
装置艺术是"特定时空环境+作品元素+要阐述的情感态度"的综合艺术展示形式,其无拘无束的创作形式使得创作者更好地将自己的艺术理念、情感态度融入到所创作的作品中。这或许是装置艺术独有的展示特点,给欣赏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多方位的特殊视角来欣赏作品。而空间营造中的光线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空间中的光线可以改变空间的格局使得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性。其光线对主体物的映射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引导性,光线所营造出来的特殊空间与主体物之间形成更好的呼应。文章主要阐述了装置艺术的艺术特点、空间营造中光线的运用及装置艺术与空间光线的结合,再到本人对于二者不同艺术形式的思考及融入到本人的毕业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具体操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林平 《美与时代》2005,(10):11-12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通过视觉在审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心理过程.怎样去欣赏艺术作品才不失为正确的方法?培养审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人们还普遍习惯于从艺术作品内容、情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角度去谈鉴赏问题,这同我国历来强调作品内容的传统不无关系,而从艺术鉴赏的制约因素这一角度谈论鉴赏能力的提高,则较少涉及.由于艺术鉴赏的制约因素较多,因此鉴赏者只有克服了这些制约因素以后,鉴赏能力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到今天,各种新表现、新意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前卫艺术家们开始用另一种标准来衡量艺术,即期望观众看到作品时的“一愣”。然而,艺术不只是追求感觉上的效果,如果仅以“一愣”为标准,其艺术则是肤浅的,观众则会见怪不怪甚至麻木。  相似文献   

13.
编剧是通过文字创作出剧本的作者,其往往是电影电视剧的故事泉源。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影视作品作为综合艺术手段也日新月异,编剧艺术不仅不可缺少,而且要求越来越严格,当今社会进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时代,编剧将充当驾驭艺术作品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写文章讲究“犯”而能“避”.写作上所谓“犯”,就是指一个作者在他写作时,不可避免地与别人的作品在某一点上发生一定的重复,有某种相似之处,“犯”了他人的作品.所谓“避”,则与“犯”字相反,它讲的则是“避”开雷同,独辟蹊径,写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所以古人非常推崇“避”字,把它作为写作中的要诀.正如魏际瑞在《伯子论文》中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  相似文献   

15.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旺盛的市场需求、众多文人书画家和鉴藏群体的集聚等因素促使苏州成为明中期——从成化(1465)到嘉靖(1566)——中国东南部最繁荣的区域书画市场。而随着苏州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画流通方式的变化和"作伪"成为书画传播的途径之一,明中后期苏州地区的画家开始向职业化转变。由此不难发现,从艺术作品到商品流通过程中,创作者在社会学意义上扮演着社会生产者的角色,艺术受众则是艺术消费者,而有了"生产"与"消费"的概念,则促成了"艺术品商品化"与"书画家职业化"。  相似文献   

16.
想象的功能     
想象是人的一种本能。心理学上指出: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人类活动的广阔领域中,想象不断地被应用并且发挥着它的无穷无尽的奇特功能。 艺术审美的飞翅 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想象是“艺术审美的飞翅”,一首诗、一支歌、一幅画、一出戏、一部电影……我们被想象的飞翅带入作品的意境中去,那是一个个深邃的艺术空间,扑朔迷离,绚丽多姿。想象在其间遨游,领略无限风光,唤起种种审美的愉悦感。不仅如此,想象还能引发我们的思索,去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使我们感悟到作品的“象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14,(7):87-88
屠钰,西北大学宗教造型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幽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期在非洲援教,作品颇多,其牙雕作品、绘画作品、书法作品、设计怍品屡获奖项。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把内心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的成果。岳钰教授致力下用最美的意象沟通观众的心灵。他将线、光、体、体融合,装饰与写实相结合,用以表达更深刻的情感,发掘最优秀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风格本意则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是艺术家在创作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独特的个性体现。它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乔托的作品是按照13世纪左右审美趣味决定的组合方式而构成的,它本身有着内在的谐和一致,但又明显地区别于其它的风格,故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油画作品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创作者对生活的领悟。油画属于色彩艺术,创作者通过油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油画作品和创作者的内心是相互联系的,创作风格无论是抽象、写实还是意象,都是客观世界存在的。文章介绍了作者的三幅油画作品,分别为《平淡的一天》《谁的童年》和《惊梦》,通过介绍让人们体会到作者创作目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表达,感受到油画创作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享有知识产权的合法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不啻趁火打劫”,[1]这种观点在某些氛围下日益萌生。随着企业集中化为多媒体集团,作品的非物质化,专为某一种大众传媒文化而进行创作,以及交流的全球化等一系列现象的出现,创作者的文学艺术产权的合法性又一次受到质疑。但就其起源而言,著作权或曰版权主要是旨在保障作者生存条件的法律所确立的保护规则。文学艺术产权的这种法律制度,能够永远确保创作者的作品一旦在公众中被复制、改编或者传播,就将获得收益。此外,著作权提供了精神权利存在的另一个空间,亦即确立了作者个人与其作品的联系。有时被视为经济发展障碍的这种精神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