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在东汉前,方术家就开始炼丹。这里所叙述的是内丹,即以自身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精气神三宝凝结为丹成。丹成道备者,能够度己度人,高出一般俗人,变化无方,即有化身。三茅祖师当年修道成仙后,或化鹤于三茅峰,或显圣迹默佑群生。修炼内丹功,要断名利关、生死关、恩爱关,要经得起这些关口的考验,大茅真君的两位弟弟弃官职来茅山隐居修炼即是明证。仙道光明,呼吸的是上天生出来的清气,借天气的清明之气,以修我丹田。内丹功,小则延生、祛病,修炼精纯者,甚至代肉体成仙。内丹功是道教修炼的精华,它非常重视人自身精气神  相似文献   

2.
仙家修炼,古来以外丹烧炼为究竟。唐宋大规模外丹烧炼失败,仙道方法也逐渐从摄取铅汞砂硫之凝化转向身体内部精?神之运化。此后外丹学衰而内丹兴盛,一大批新出的内丹经如雨后春笋,内丹取代外丹成为修炼主流。即便如此,仍有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金丹包括外丹和内丹,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金丹和中医在世俗目的上是相同或相近的。金丹与中医都以阴阳理论为依据,但有不同。外丹与中药丹、内丹有同有异。内丹与中医药物不同。内丹药物是人体内精气神,中医药物以植物为主。内丹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有同有异。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腧穴理论既是中医的基本理论,也是内丹学得以成立的生理基础。对内丹来说,奇经八脉的作用更为重要,特别重视任督二脉和特有的中黄之脉。丹田理论在腧穴理论中,仅是一个普通的穴位而已,内丹学认为丹田对内丹修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体中产药结丹之处所。  相似文献   

4.
混元气思想是道教在道论、元气论、精气神论基础上,在道教内丹修炼盛行的宋元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重要修道理论.在指导生命修炼上,混元气论比元气论和精气神论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文从混元气的思想内涵、混元气是内丹修炼的根本和它的理论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其在道教生命修炼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伍守阳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内丹家.伍氏三关修炼论是其丹法的核心内容.伍氏对三关修炼功法次第以及化暴化神之理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发前人未发之秘.伍氏三关修炼论反映了那个时代道教内丹学的特色;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先天一气”是道教内丹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是本体概念在内丹学修炼的直观意义上的呈现,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本体意义上的“道”或“虚”,也不是后天意义上的“精、气、神”之一的“气”,而是内丹学返本还原修炼体系中从后天回归先天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状态,是内丹学修炼成仙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综览内丹学文献的基础上,对内丹学关于“先天一气”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与诠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陈致虚道教易学的内丹学思想的理论特色。陈致虚以《周易》之理来建构其内丹学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易只阴阳两件物事”、“易之道道数也”、“易之道统乎天心”等三条道教内丹学的原则。认为道教内丹修炼是法天地阴阳造化生生之理而进行的,天地造化就是太极或道的展开过程,修道即是要回复到道本身。而天地造化之功不离阴阳两件物事,所以,内丹修炼不离阴阳。“阴阳”为道之纲纪,向道复归的路径为“逆”,“天心”即天地造化生生的节度和有序性,内丹修炼通过调和“阴阳”,以“逆”的方式法“天心”而施功,便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以论还丹。陈致虚通过“援易入道”,在对本体之道的理解、修持的原理、证道的方法等内丹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上作出了具有特色的阐述,为宋元时期成熟的道教内丹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清末道教学者黄裳的内丹学理论颇具特色,在内丹学史上自成一家。本文认为,黄裳内丹学的理论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内丹学的“药物”问题上,提出“盗天地之元气以为丹本”的主张;(2)对作为整个内丹学的逻辑起点的“玄关一窍”从身体结构和身心状态两方面作了明白的阐述。(3)把“阳生”之道区分为“外动之阳生”与“内动之阳生”,而“内动之阳生”又分为“性阳生”和“命阳生”。(4)主张性命双修,而又侧重心性,提出“静处炼命,动处炼性”的修炼原则。  相似文献   

9.
道家内丹功是气功界流行的颇具吸引力的上乘功法,运用于多家气功中,道家内丹流派随历史的发展,有所继承和发扬,虽然道教在近代急剧衰落,但道教内丹修炼精华有所发展,它是随着气功的发展而发展,道教南宗、北宗、中派、西派、东派八万四千道法。现本文重点阐述内丹南、北、东、西、中,以及三丰丹派、老华山派等,使大家对内丹流派及发展史有所了解,这对当今气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一、道家内丹流派派别1、南派以张伯端为宗祖的全真道中的南派内丹流派。主要流行于南宋,以修炼内丹为宗旨,下分清修与阴阳双修两派。清修派以石泰、…  相似文献   

10.
紫阳真人张伯端以<周易>阐述的宇宙观为本,结合自己的修炼实践,以易学象数学理论为依据,说明内丹之周天火候和成丹过程的阴阳变易之理,从而形成了深具易学渊源、崇尚性命双修的道教内丹理论.  相似文献   

11.
道教内丹学揭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道教内丹学的发展历史和流派;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剖析了内丹学基本理论的秘密。同时,对男子单独静坐的清修丹法、女子独自修炼的女丹程序,乃至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丹法都作了剖析,初步揭示了这种在道教中师徒口诀秘传的内丹学的真相。  相似文献   

12.
权泰勋是韩国现代著名的道教养生家、内丹理论家。他很早就学习儒家与道家的经典文献,19岁师承金一松先生修炼仙道。后来,他潜心研究内丹学,长期进行修炼,积累了丰富经验。他留下的《凤宇修丹记》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丹道著作。他的内丹理论,续《周易》与《参同契》之传统,得金丹派南宗之旨要。他理顺丹道与胎息之关系,强调"守规中"的基本原则,提出"以眼为旗帜"的闭炁技术进路,揭示了"正炁留则风邪自走"的丹道养生法理,强调了"诚"的态度对于内丹修炼的特别重要性,提供了内丹修炼的可操作模式与实践参照,为丹道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储华谷<周易参同契>注运用<周易>的卦爻象和"河洛之说"来解释道教内丹修炼的原理,提出了"药之与物,二八河图.五贼运火,皇极洛书.法象羲<易>,按爻摘符"的道教易学思想;认为<易>的"河洛之说"及"卦爻之象"揭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这对于道教内丹修炼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注用<周易>"河图"、"洛书"等理论,对道教内丹学中最重要的药物、鼎炉、火候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强调内丹术要循天地自然之道而行,法天地人三才之道才可以论还丹,并以<易>理来统摄天、地、人三才之道,从而增强了道教内丹术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为将道教内丹术转为道教内丹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魏尧与赵避尘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内丹家。面对西方文化强势挑战,魏尧坚持以道融摄儒佛的传统,融合道儒佛三教性命思想来诠释内丹性命论,提出"先后天五行"性命论。而赵避尘除了坚持以道融摄儒佛的传统外,着重援引西方生理学、解剖学等来诠释内丹性命论,主张道教内丹学之精气神论是精气神生理学。但魏赵二人的内丹性命论实质上背离内丹学之性命思想。这对今日道教文化的现代阐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阴阳问题在内丹学中非常重要,阴阳概念在内丹学中有多重意义,在内丹学本体论、生命观和工夫论等各层面都有相应的意义体现,而“阴阳交(?)”又是内丹学修炼中的核心问题,值得做专门的研究。本文研究阴阳交(?)在内丹学中的重要意义,对内丹学中的阴阳交(?)问题作一系统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俞琰(1253——1314)字玉吾,江苏吴郡人。自号“古吴石洞道人”、“林屋山人”、“洞天紫庭真逸”等,道号“全阳子”。乃宋末元初的著名易学家与道教内丹修炼家。其易学与道教内丹修炼相关的著作主要有:《周易参同契发挥》、《周易参同契释疑》、《易外别传》、《水中金诗》、《玄牝之门赋》等。其经学易方面的著作还有《周易集说》、《读易举要》等。对于易学与道教修炼的关系,早在东汉时期,便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对此作了专门的探讨。但此书所谈,一般认为讲的是炼外丹。自唐、五代以后,道教内丹修持渐趋兴盛,有不少…  相似文献   

17.
道,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本义是人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等意思。 易道即《周易》原理,“……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①。 丹道,是指道家、道教修炼外丹、内丹的方法、程序及其规律,“万物皆生死,元辰死复生,以神归气内,丹道自然成”。② 内丹是相对于矿物所炼之外丹而言,指在“人体炼丹”的过程中,由所谓精、气、神凝结而成的融合物,南北朝慧恩《南岳慧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借外丹力修内丹”,首次提及。 道教援《易》立说,始于东汉…  相似文献   

18.
霍克功 《宗教学研究》2006,6(4):167-175
本文通过对李西月著作的分析,论证了他对内丹双修理论的贡献。认为李西月对先天、后天与结丹、还丹理论进行了细致的阐释,且重视后天功夫,提出炼功五关论和完整的内丹双修理论体系。李西月独特的功法,如从无中生有和虚空处下手,开关展窍筑基炼己,两孔穴法修炼,玄关一窍死活论,九层炼心法等丰富了内丹双修理论。  相似文献   

19.
道教内丹学的解脱观念有别于传统道教的“肉体飞升”之说 ,而以神气合一的阳神解脱为内丹修炼的目标。本文考察了佛道二教关于“神形”问题的争论对内丹学解脱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 ,并阐述了内丹学解脱观念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炼精化炁,是内丹修炼中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在筑基基础上进一步炼养精、气、神,是以神为用,合炼精、气,使之化为精气相结合的“?”。进而炼?化神,炼神还虚,最后由有入无,重返先天虚空。①作为明清丹家伍柳派的大师柳华阳,他精通全真清静丹法,尤对炼精化?阶段颇多独到的精彩论述。这里就此而论,探讨柳华阳内丹修持之“炼精化?”的思想。众所周知,药物、鼎炉、火候是内丹修为的三大因素,缺一即不能成丹。关于药物,不同内炼门派所指多有不同。在《金仙证论》中,柳华阳则将元精喻为药物。他指出:“欲望成其道者,先当保其精,精满然后气生,以此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