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品德心理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伟 《心理学动态》2001,9(1):52-56
章采用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20年来品德心理的实证研究,从道德认知研究、道德情感研究和道德意志行为研究三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品德心理研究的主要成果作出全面的回顾,并反思整个研究进程发展的概况、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的品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不等于就形成了良好品德.这就是说,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往往是不一致的.一个人能否坚持道德认识的定向去行动,不仅取决于其道德认识的水平,更取决于其抗诱惑、排除内外障碍,使道德动机战胜非道德动机的意志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关于儿童道德意志的研究十分薄弱.  相似文献   

3.
品德评价研究的可贵探索杜寒风品德教育、品德评价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重要方式,在道德活动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品德教育、品德评价,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德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我国学者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成果,提示了研究进展的三个阶段:起步研究阶段、拓展研究阶段、核心研究阶段。初步评定了各研究的得失,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品德心理结构的展望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建设的个体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道德建设经由私德涵养和家庭道德建设,到社会公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再到个人品德建设的历史发展和逻辑演进,以及当今中国由包括个人品德建设在内的完整道德建设体系的构建,凸显了提出个人品德建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意味着个人品德建设是对道德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同时,不论是从道德建设的主体而言,还是从个人品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都应该将个人品德作为包括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在内的一切道德建设的根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国内近年来有关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假说划分为因素构成说、多维结构说、核心结构说、层次结构说和系统分析说五种类型,并对今后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条原则性建议:一是要准确把握品德心理结构的内涵,明确区分有关概念;二是应把品德心理结构纳入个性心理结构研究;三是应正确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四是要综合各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注重实证研究和多角度多方法的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7.
加强"三理"和谐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全面发展的命题是基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任务而提出来的.开展伦理、心理、生理即"三理"和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找到了促进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切入点.道德科学本身内含着人的品德、人的心理意识和人的行为活动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人的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学科理论联系上看,"三理"和谐教育符合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三理"教育实践上看,人的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道德品质与人的心理意识、人的行为活动的交互作用的链条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这些都验证了加强"三理"和谐教育符合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一定社会制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评价自己的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即为道德情感.我国对于道德情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的研究,不论是理论方面的探讨,还是研究方法的探索,都还很薄弱.我们协作组在对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行为做了初步研究以后,又执力于道德情感的研究,为的是对中小学生的品德心理发展做一个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道德情感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在本研究中选择了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良心,荣誉感、幸福感等五个主要的范畴做为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与其道德观念影响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寇或 《心理科学》1998,21(3):268-269
本研究得到林崇格拉挂和章志光针挂的指导。1引言道德观念影响源主要指影响个体道德推理的权威。亨利认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只是探讨了个体的道德发展形式,注重的是个体如何进行道德推理。但实际上,个体的品德是对一定社会文化、规则、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反映,也就是说,个体做出道德抉择的依据决定了他的品德内容,而道德推理和抉择的依据集中反映在个体心目中的道德权威对其的影响上。不同的道德权威对个体构成不同的道德观念影响源,从而对个体品德内化过程产生通然不同的效果。所以,各种不同的道德权威影响源,而不是所谓…  相似文献   

10.
施铁如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3):3-735
传统的品德结构理论混淆了作为心理过程方面的道德认识和作为个性方面的道德观念。前者属于品德的形成过程问题,后者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问题。道德观念结构可从三个维度考察:道德观念内容,道德观念形式,道德观念操作。道德观念的建构经过三个形式类似而内化程度不同的连续阶段:建立新观念与旧观念的意义联系;建立新观念与旧观念、旧行为的一致性联系;建立观念与经验事实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德育中品德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品德能力的作用,品德能力的具体内容,以及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品德能力可分为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生活与工作能力。影响品德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经验、知识、技能、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和社会意识中,广泛流行的一种观点,就是认为道德与市场经济是相互对立的。其依据是:道德等于个人大公无私,而市场经济则是自私自利、贪财图利的舞台。我想指出这种看法的片面性并回答两个问题:(1)能否把道德的实际表现仅仅归结为个人的高尚品德?(2)能否把利己动机看成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心理支柱?传统上道德被理解为个人品德的总和,个人能够并善于在自己的行为中依照仁爱准则行事。在这种观点看来,什么叫有道德呢?所谓有道德指的就是拥有一颗纯洁而善良的心,助人为乐。从这种意义上说,人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只要…  相似文献   

13.
道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对于伦理学研究领域的新拓展。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地,道德知行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学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 ,信被看做是做人的根本 ,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是社会秩序赖以建立、维持的根本 ,是有效治理国家、维护统治的保证。诚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根本 ,是道德修养的关键 ,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当前 ,诚信道德建设应从重信、守信入手 ,进而培育人们诚的品德 ,建立对诚信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5.
个人品德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儒家的个人品德养成论思想,分析了有关个人品德构成中的知情意行,梳理了环境、教育对于个人品德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论述了修养对于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在积极引进、吸收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幼儿品德心理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大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现概要评介如下:一、幼儿品德心理研究是幼儿德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探索德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内在机制,揭示幼儿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过程与规律,为幼儿德育提供心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方针和政策,2008年12月27~ 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东北林业大学共同举办的"德性伦理与个人品德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举行.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个体品德",是指在内容上多涉及个人应具的品格而不涉及人际、群己交往的品质、人格、人品,它与"私德"概念是一种交叉重合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逐步重视"个体品德"或者私德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0月27日发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且加以规定的"个体品德",是指党和国家对个人私德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提出并养成培育个体品德的当代意义在于:注重个体品德培育符合古今中外人类道德生活的内在规律;注重培育个体品德是对现代中国道德建设偏颇的纠正;注重培育个体品德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特别是干部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前西方的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中,道德认知学派和价值观辨析学派(Valuesclarification)最为突出,在某种意义上说,价值观辨析学派更为教师和道德教育家所注意。这一学派主要是想通过赋值性(Value—Laden)的教学策略来促进情感教育。教育途径通常包括一些小组练习以学习一种作出价值决择的过程。精神分析派、行为派和认知派在品德心理学方面都有相应的学说和研究。不久以前,人本心理学的产生与兴起也引起了人的极大兴趣,它的影响也覆及了心理学以及其它学科的很多领域。价值观辨析学派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人本  相似文献   

20.
普遍道德语法是当前在西方道德心理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它将道德与语言类比,试图用类似于研究语言的概念和模式来描述道德知识的本质与起源,解答人类道德判断的心理机制问题.由于道德与语言不完全相似,普遍道德语法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但仍提供了从不同角度研究道德能力的有效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