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界对一代仙学大师陈撄宁的研究有失公允。近代以来,由于列强入侵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中华文化经受了剧烈的文化阵痛,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应该说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传统文化都顺时而化,站在"卫道"的立场上,开始对其传统文化进行革故鼎新的现代转型工作,出现了"新儒学"、"新佛学""新道学",作为道教界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大师,陈撄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容低估,从三教文化现代转型的视野来审察,他与一代新儒学大师冯友兰和新佛学大师太虚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于诸多方面都有着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陈撄宁仙学的内涵,探讨了其仙学独立论、仙学实证论、仙学救国救世论以及仙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出陈撄宁在道教衰微的困难条件下,弘扬了道教文化的精华——仙学,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促成了道教学术的复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陈撄宁所著文本材料出发,多方剖析了他的仙学思想的内核,并进一步阐论了他的仙学探索及其这种探索对内丹学的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太平经》的过程中,陈撄宁一方面证实了陈寅恪、汤用彤关于《太平经》的一些观点,另一方面也以新视角对陈寅恪、汤用彤之说多有推进,并开启了内在理路的《太平经》研究。他们在这些问题上各尽其妙,使学界和教界对早期道教与《太平经》的关系有了较为完整的理解。这种学术交流与互动,值得后学借鉴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民国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自觉地引入西方科学精神,改造道教内丹学而创建"仙学"这一新的学术形态。他的探索活动中彰显出鲜明的科学精神,其主要包括: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道"与"力"乃宇宙之真宰;去伪存真的实证精神;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陈氏还力图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彰显出会通中西古今的特征。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推动道教的改革与现代转型,而且超越了宗教改革的范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现代文化建设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6.
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道教是一个重要载体,应推动道教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道教是我国本土固有的传统宗教,历史源远流长,影响广泛深远。道教以《道德经》为立教之本,以道为最高信仰,主张尊道  相似文献   

7.
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老子》、《庄子》等道家(教)文化典籍中“清净无为”的人生哲理及“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观念,是古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其社会功能也就趋向劝善化俗之道,即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  相似文献   

8.
李建伟 《管子学刊》2013,(2):77-79,119
道家文化倡导人的生命“不为物役”,强调自然关怀,“天人合一”,这种生命本位的价值观和重视系统、强调和谐的整体思维模式,契合了当今社会的心理需求。今天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已经严重失衡,越来越多现代广告的价值诉求,已经以道家文化为载体或在广告中融人道家文化的元素,文化附加值的广告致效作用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继承自家文化的道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普遍的心理历程,陈撄宁创立仙学与历史上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是一种“经学忧患意识”形态之道统论的体现。在道教人才极其缺乏的近现代史上,其“提倡仙学,舍我其谁”的豪迈气魄和以道为本、仙道救国的思想体现了他作为近现代史上道家文化大师勇于担当的主体自觉之道统论色彩,代表了道家文化现代重构的宏大声音。  相似文献   

10.
施保国 《现代哲学》2015,(2):117-122
方东美指出:具有道家精神的中国文化讲究"和",道家的和谐精神通过"有""无"双回运行体现,并对儒家和佛教的和谐文化思想产生积极影响;西方文化重视"分",这种价值观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说,形成于中世纪的神人"恶性二分法",发展于近代的知、情分离价值观实践。  相似文献   

11.
199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卿希泰先生主编、詹石窗先生执行主编的《道教文化新典》(以下简称《新典》)一书。该著作是道教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她的各个篇章就像一扇通往道教文化“妙”处的门,必将推动国内道教文化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道教文化,广义指“凝结”了道教精神的一切存在;狭义上则是指道教的精神形态,诸如道教哲学、道教仙学、道教医学、道教科仪、道教音乐、道教美术、道教文学等。(详见《新典》第5页)《新典》所谓的道教文化主要是就狭义上说的。《新典》内容宏富,全书共十二编,每编三章。具体章目如…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影响。在中医前辈及同仁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在该病病情防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诞生于东汉末年瘟疫频发的时代,在其创始、发展过程中,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素有医道同源之说。而道医学亦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应澳门道教协会邀请,中国道教协会组成以任法融会长为团长、丁常云副会长、袁炳栋秘书长等7人的参访团于2007年3月16日至20日赴澳,参加了“2007道教文化周”活动。  相似文献   

14.
道教是古老的宗教,也是常新的宗教.当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向前的时候,它所需要的文化资源也不断在扩大.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经过近百年的社会巨变,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大量被破坏,有些则被埋没.  相似文献   

15.
心理疏导疗法是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其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是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疏导疗法以"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为主线的个性改造理论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理论产物,其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儒道文化对心理疏导疗法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作品,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解读,往往从藏民族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角度切入,其实如果我们把作家的文人身份和作品中弘扬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研读,就会发现在文本中有着浓郁的道家文化身影。  相似文献   

17.
11月11日,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江苏省道教协会、句容市道教协会共同主办,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宁波大学中华葛洪文化研究会协办,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承办的“葛洪与中国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句容市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道教界、学术界,江苏省宗教局,镇江市民宗局、句容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  相似文献   

18.
<正>辽是以契丹贵族为统治主体建立的封建政权,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辽太宗耶律德光取得燕云十六州之后,其版图扩大为"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①在如此广大的疆域内,辽朝各阶层、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瑰丽灿烂的文化,宗教遗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3月25日,《中国道教文化之旅》文化丛书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副巡视员赵燕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秘书长王哲一、副秘书长王炳旸,华夏出版社副社长陈振宇等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50多座宫观的负责人约1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20.
2000年8月31日至9月3日,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和江西九江道协、庐山仙人洞道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庐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在江西庐山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研究道教的专家、学者及道教界人士80余人。会议围绕“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活”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生活道教”这个话题。现将有关会议的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生活道教”的话题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生活道教”的问题,张继禹道长在这次会议上,作了“践行生活道教,德臻人间仙境”的主题发言。认为面对21世纪的来临,世界各种文化和宗教为了在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