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乐强 《哲学动态》2008,(2):100-101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于2007年10月22日在南京大学主办了"后现代语境中的鲍德里亚及其在中国的效应"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及全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余位的中外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美国著名学者D.凯尔纳应邀到会.  相似文献   

2.
楚惊鸿 《现代哲学》2002,(2):135-136,134
2002年5月29日,由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省哲学学会和南京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日本当代已故著名哲学家广松涉教授的弟子、来自东京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山形大学等日本著名高校的知名学者10余人出  相似文献   

3.
首届中韩“儒家伦理与当代社会”研讨会综述伍玲玲(南京大学哲学系该会于1995年11月6日~8日在中国南京江宁召开。这是根据中韩两国伦理学会达成的交流协议,由中国伦理学会、东方道德与社会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创作160周年和当代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逝世十周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于2005年4月23日至24日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暨第二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国内学者60余人,与来自名古屋大学、大东文化大学、早稻田大学、情况出…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1日,江苏省伦理学会2010-2011年年会暨‘环境伦理与低碳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美国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131名专家学者受邀出席会议,共提交论文96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世界宗教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政法系、山东省哲学学会等发起、由山东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全国西方宗教哲学研讨会于1999年7月27—31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著名学者如刘放桐教授、朱德生教授、贾泽林研究员、涂纪亮研究员等在会上做了发言。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8篇,译著和著作7本,主要涉及犹太哲学和基督教哲学这两大领域,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犹…  相似文献   

7.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以其惨绝人寰的程度和罕见的巨大规模,为举世所瞩目。我国学者(本文所述范围以大陆为限,台湾学者的研究情况,将另文叙述)对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60年代初,那时由南京大学历史系的部分师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编写出一本供内部交流用的小册子《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1979年,该项成果经过修订,付诸刊印,在更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赵华 《哲学动态》2007,(12):69-70
2007年9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南京大学、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主办,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的“跨学科伦理:经济伦理、科学伦理、技术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城南京召开。会上来自中国和德国的50余名专家学者就经济伦理、科学伦理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22日-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企业伦理与和谐社会"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全国伦理学界、经济学界、企业界以及政界等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34篇,围绕"企业伦理与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展开了极富成效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又是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78周年。为铭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中央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9月3日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3日为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南京伦陷,侵华日军在长达6周时间内在南京屠杀了30万同胞,手段极其野蛮残忍,并伴随着奸淫、掠夺、焚烧和破坏,日军的屠城暴行震惊世界。侵华日军侵占南京期间,不仅对无辜的  相似文献   

11.
人道·责任·正义——"5·12"地震伦理学高层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7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举办的人道·责任·正义--"5·12"地震伦理学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河北、江苏等地的20多名从事伦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地震给当代中国在道德建设上带来的复杂机遇、道德基本理论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教师职业道德、企业伦理、行政伦理、生态伦理、媒体伦理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而又富有成效的对话、讨论.  相似文献   

12.
艾仁贵 《学海》2014,(3):188-194
纳粹大屠杀作为犹太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民族浩劫,以色列建国后对其进行政治化的控制、管理与运用,在时间上的突出表现就是将其设定为国家纪念节日。当然,它的确立过程漫长,在日期与名称问题上各个阵营有不同提议乃至分歧,中间又几经更迭,直到1959年才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最终将尼散月27日确定为纳粹大屠杀与英雄主义纪念日。本文以这一历史事件为例,剖析以色列建国初期国家建构与社会化进程中,通过对大屠杀创伤记忆赋予英雄主义的价值内涵,把新到的流散犹太人整合进现代国家的政治认同之中。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1)
<正>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讲话中提到:"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对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来自欧美的国际人士向南京难民伸出了援手,他们面对日军的疯狂屠杀,挺身而出阻止暴行,给予南京难民以力所能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伦理学会、江苏省社科联、江苏行政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13次中韩伦理学研讨会”,于2005年4月18日至19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国内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伦理学学者共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道德建设与现代化”这一主题,以大会发言和分论坛讨论的形式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进程中的和谐社会建设是与会代表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与会学者从和谐社会的内涵、伦理基础、建设路径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见解。1.和谐社会的内涵。学…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1月20—21日,全国第五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古城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近90位专家  相似文献   

16.
张晓  张义修 《现代哲学》2012,(6):127-128
2012年10月12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和韩国仁荷大学主办,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江苏南京成功召开。来自十几所中韩一流高校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马克思主义在中韩的不同发展路  相似文献   

17.
"阿多诺诞辰10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哲学动态》2004,(2):41-43
2003年10月29~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联合主办的"阿多诺诞辰10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国内外学者近20人出席了会议,并就阿多诺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与进程、阿多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阿多诺与现象学的关系、阿多诺的美学理论、阿多诺的音乐社会学思想、阿多诺的当代中国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17日-19日,首届中国密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办,法门寺博物馆协办,得到了台湾华严学会的大力支持.来自国外的学者有日本的著名密教研究学者静慈圆、生井智绍、田中公明、福田亮成先生,韩国的卞麟锡先生,国内学者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先生以及全国各地密教学者齐聚一堂,切磋交流,以中国密教为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仲明 《现代哲学》2007,(4):23-124
2007年4月3日至4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日本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日本社会思想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骏河台纪念馆成功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中国学者二十余人,与来自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名古屋大学、中央大学、大东文化大学、经济专修大学等单位的日本学者二十余人,以及来自日本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好者四十余人出席…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5月中旬,为期两天的"回顾与展望:政治伦理学40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委党校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委党校、首都师范大学、江苏省委党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三十位学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治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作阶段性的梳理和回顾,以期开辟中国政治伦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