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方思想里有两个传统,一个是西方古典哲学传统,即"4世纪教父→奥古斯丁→阿奎那→笛卡尔和世俗化唯心主义",另一个是东方正教传统,即"4世纪教父→认信者马克西姆→帕拉马→20世纪东正教唯能论"。索洛维约夫为其奠定基础的俄罗斯哲学是西方古典传统里的一个学派。这个地位导致俄罗斯哲学先天地包含一些局限。弗洛罗夫斯基创立的新教父综合是俄罗斯思想的一次向根源的转折,在此之后,俄罗斯思想回归到东方正教传统。只有在这个传统里,未来的俄罗斯哲学才能克服过去的局限,完成自己的精神使命。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东正教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峰 《世界宗教研究》2004,1(3):103-113
东正教从拜占廷帝国传入俄罗斯后,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在其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适应俄罗斯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这些新特点表现为俄东正教与多神教的混合;俄东正教重视对圣徒、干尸和圣像的崇拜;俄东正教的排他性和不宽容;俄东正教的依附性;俄东正教的传教术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圣像画发源于拜占庭,10世纪随东正教传入罗斯大地。随着东正教的传播,圣像画崇拜也渐渐根植于俄罗斯民族的思想意识及风俗传统之中。除了教堂的装饰物、各种礼拜仪式的必备之物,圣像更成为俄罗斯每个普通家庭"红角"的永远圣物。本文以普通信徒的家庭"红角"为研究视角,介绍俄罗斯民族传统生活中有关圣像的风俗文化:圣像的分类、摆放位置、习俗禁忌,以及"年老"圣像的处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哲学属于广义的西方哲学或欧洲哲学范畴,但又有其独特性。近现代俄罗斯哲学的思想宗旨和根本特点是,在重新解释的基督教-东正教精神基础上,以俄罗斯式的思维方式来回应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所遇到的现代问题,力图“把这两种真理结合为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或“完整知识”。俄罗斯哲学既有不同风格的哲学家和思想流派,又呈现出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某些共同倾向。俄罗斯哲学史家对俄罗斯哲学的特点和主题做过许多概括和总结,比如宗教性、人本主义、道德色彩、有机论世界观、本体主义等。我们认为,如果从一般哲学的视角来看,这些特点中最具有代表…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世界哲学》2001,(1):1-1
新纪元伊始 ,本刊谨以“百年哲学话题”供奉于读者的思想祭坛。它体现在本期的三个版块中 :纪念索洛维约夫逝世 1 0 0周年 ,纪念尼采逝世 1 0 0周年 ,回顾 2 0世纪中国哲学翻译。我们向读者推荐索洛维约夫哲学 ,是本着“匮乏即需求”的原则。 1 90 0年去世的索洛维约夫日益被视为俄罗斯现代哲学的奠基者 ,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 ,在 2 0世纪的漫长时期中 ,他的思想、声名似乎连同其肉体一道化为无形。今日重新发现索洛维约夫 ,不单为了增广哲学知识 ,也为重新检讨俄罗斯哲学传统———它在 2 0世纪基本上被苏联哲学的巨大影响所覆盖。在这…  相似文献   

6.
东正教信仰与俄罗斯命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俄罗斯命运是俄罗斯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探讨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苏联解体后人们极为关注的现实问题。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从俄罗斯民族心理特征、俄罗斯性格特点、俄罗斯理念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极为深入的探讨,其中先哲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遗憾和迷茫。依笔者看来,俄罗斯的命运显然并非某种神秘的天意支配下的历史演变,而是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俄罗斯各民族在历史创造活动中由自身内在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历史轨迹。在众多因素中,东正教信仰是决定俄罗斯历史命运的最根本因素,而透过对东正教信仰的多方位分析,是解开俄罗斯历史之谜的钥匙。本文试就东正教信仰与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觉醒、民族的性格形成、社会结构确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法律制度制定等方面内在关系的分析,揭示出东正教信仰对俄罗斯历史命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东正教传入中国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俄国边防军的随军传教士从中国黑龙江流域传入的。17世纪中叶,沙俄帝国侵占了中国黑龙江的雅克萨城。俄国边防军的随军传教士在此先后建立了东正教堂和修道院,这是东正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接着,中国边防军于1685年前后抓获了一批  相似文献   

8.
德国唯心主义,尤其是谢林和黑格尔的学说,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俄罗斯哲学家产生了强烈影响。这些哲学家中包括弗拉基米尔·S.索洛维约夫,19世纪的一位杰出思想家。毫无疑问,谢林哲学,特别是其晚期所谓的实定哲学学说,对索洛维约夫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其纲领性论文《抽象原理批判》中,  相似文献   

9.
车玉玲 《哲学动态》2006,(11):48-51
随着意识形态的谈化,追忆“白银时代”,已经成为当代俄罗斯思想界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仅如此,白银时期的宗教哲学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在于这场精神文化的复兴运动虽然传承了俄罗斯东正教的文化传统,但它所思考与试图解决的问题域限却是整个西方文化语境所面临的困境:即近代科学理性发展带来的危机,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宗教与哲学中基本价值的混乱与瓦解,“虚无主义”已经无可避免到来。另一个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之后,原有共产主义信念的丧失导致当代的俄罗斯人处于空前的信仰缺失状态。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10.
“圣徒”与“圣贤”分别是基督教与儒教传统中的重要概念,尽管两者隶属于不同的宗教文化系统,但两者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着颇多的契合之处.本文拟从成圣的准则、受封的对象及类型、祭拜的形态、与统治者之关系、20世纪“同”亦“不同”的历史命运等几个方面考察俄罗斯的东正教封圣制与我国的孔庙从祀制之异同,在二者显明的迥异之处,挖掘其相通之点,在二者相似的表象之下,探求其本质性的差异,以期凸显俄罗斯的东正教封圣制的变通性、生命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