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珏 《管子学刊》2007,(2):122-123
一《秦制研究》一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繁体字精装出版。在此,请恕率先直言,《秦制研究》堪称秦制研究领域的里程碑性著作,将在学术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这部《秦制研究》是张金光教授二十余年来含辛茹苦之作,它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良知。书中一些观点曾在《历史研究》、《汉学研究》(台湾)、《中华文史论丛》、《中国史研究》、《文哲史》、《管子学刊》等刊物发表。1983年《中国史研究》刊发的《试论秦自商鞅变法后土地制度》一文(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曾被李祖德先生(时任《中国史研究》主编)评价为创新之作,颇有价值,应予公布。后来,该文与钱穆、劳干、张光直等学术泰斗的著作同被台湾国立清华大学规定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必读参考书目。  相似文献   

2.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邀请,当代德国名伦理学家、2001年雅斯贝尔斯奖获得、原慕尼黑大学哲学教授施贝曼(Itobert Sloaemann,1927年生)于2004年11月9日访问了哲学所,并做了题为《哲学的伦理学是什么?》和《现代的终结?》的学术演讲。  相似文献   

3.
钱广荣教授的《中国道德建设通论》一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通论》),是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德国情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中国道德国情论调》的姐妹篇而撰写的。广荣教授一直着力于对中国的道德国情和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先后发表了近30篇专题论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庞卫国教授的新著《转型期农村道德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规划项目,海天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答《转型》)。感受到该书的最大特色可用一个“新”字来概括:所涉领域新,研讨视角新,探索方法新,彰显了作者理论研究的创新品格。  相似文献   

5.
近年以来,西方学者对于《易经》的研究渐渐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对东方、乃至对中国本土研究界产生主动积极的反向影响。香港浸会大学的庞思奋(Stephen R.Palmquist)教授将康德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应用于中国《易经》六十四卦的研究,将《易经》六十四卦重新构建成为一个四层模型系统,并称之为“复合《易经》”卦序模型。以庞思奋为例的西方学者对于《易经》的研究,既有助于我国易学研究的进展,还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1984年8月召开的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备组第一次会议上,经讨论决定学会筹备组下设立两个机构,一个是办公室,设在山西太原,由张光鉴主管;一个是学术活动中心,设在北京,由田运主持。还决定创办思维科学公开学术刊物《思维科学》,张光鉴任主编;编发内部学术刊物《思维科学通讯》,田运为主编。还推举林学谛为学术活动中心秘书长兼《思维科学通讯》副主编。1998年5月林学谛同志逝世后,由郭俊义研究员接任中心秘书长工作,最近又增补陶伯华研究员为秘书长,由一位主持人、两位秘书长组成“中心”的常务工作核心。经常参与学术活动中心工作的核心成员,还有杨春鼎教授、朱长超研究员、黄浩森教授、王维镛教授(已逝世)、余华东博士等。  相似文献   

7.
王德敏教授德敏,品学兼优,为人厚道,乐于助人,是改革开放以来稷下学与齐文化研究的发起人之一,也是《管子学刊》的创始人之一。多年来致力于《管子》与齐文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并培养了一批青年研究人才,以致积劳成疾。  相似文献   

8.
樊丽霞 《管子学刊》2016,(4):98-101
作为代表性的先秦著作之一,《管子》在西方国家的研究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能全面、系统、终其一生来研究、翻译《管子》的,恐怕只有美国汉学家李克一人。李克教授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专注于《管子》的研究、翻译,通过对这一历程的梳理,可以按其不同的研究成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介绍每一阶段取得的成就及其影响,旨在对李克教授表示敬意,同时唤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管子》的英译及海外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9.
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士菊教授所的《科学无神论研究》一书,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是一部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为主、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作的比较全面研究的作。  相似文献   

10.
本书由秦泗河教授主编;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王澍寰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教授,《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杜治政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刘永雄教授等,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探新》2009,(2):F0003-F0003
2009年4月11日-12日,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刊物联席会议在深圳举行。本次会议由《心理学报》编辑部主办,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承办。《心理学报》主编杨玉芳研究员,《心理科学》主编杨治良教授、副主编李其维教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铅汞甲庚至宝集成》中涉及的本草文献入手,详论其纂著年代。研究认为此书卷1之《神仙养道术》,卷4之《丹房镜源》、《金二十种论》、《造丹法》等均是从《证类本草》中撮抄有关炼丹术文字汇编而成。卷1之《涌泉匮法丹序》虽有唐宝应年号,但其内容仍系据《证类》伪托,其年代仍在《证类》成书之后。综合所有证据,认为《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的纂集者为赵耐庵,纂著年代为元延祜三年(公元1316年),或明洪武九年(公元1366年)。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刊物研讨会于2005年11月4日~8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国内多家专业心理学学术刊物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心理与行为研究》编辑部主办,宁波大学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沈德立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心理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永明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正陈国符教授是中国道教学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他的《道藏源流考》,是学术界第一部研究《道藏》的名著。他被日本学者称为全世界研究《道藏》的"第一人者",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先师陈国符教授和先师王明研究员都是中国道教学研究领域的拓荒者,特别是陈国符教授的《道藏源流考》,是学术界第一部研究《道藏》的名著。他被日本学者称为全世界研究《道藏》的"第一人者",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1979年9月3日至9日,第三次国际道教学研究会议在瑞士苏黎世举行,首次邀请中国大陆学者参加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明研究员和天津大学的陈国符教授代表中国大陆出席了会议。自20世纪40  相似文献   

15.
析《孙子兵法》的博弈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兵法》中含有丰富而深刻的博弈论思想,现代博弈论的很多思想、方法可以在《孙子兵法》里找到其影子,探讨和挖掘《孙子兵法》中的博弈论思想,无论是对《孙子兵法》的研究,还是对博弈论的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报》2006,38(1):144-144
第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刊物研讨会于2005年11月4日~8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国内多家专业心理学学术刊物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心理与行为研究》编辑部主办,宁波大学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沈德立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心理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永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师范大学叶浩生教授主编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最近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以下简称《进展》)。这本书既是一本西方心理学新进展的研究成果,也是一本具有集“大成”特点的理论心理学著作。《进展》的文本本身留待读者自己阅读和欣赏,这里只是谈谈我们几点体会和感想。  相似文献   

18.
书讯     
看到郭照江教授主编的《医学伦理学新编》一书,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几年前的一些往事:1997年1月,受有关部门委托,我和几位在京工作的教育界同行专程赴第四军医大学,对该校一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鉴定。其间,长期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的郭照江教授曾登门造访,同我谈了许多关于本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的想法,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1998年,他又将《简明医学伦理学》的部分书稿送我审阅,并请我为之作序。在阅读所送书稿的基础上,我为该书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序言,不仅仅是对那本书做出自己的评价,同时也阐发了自己对医学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些认识。时隔6年,郭照江教授又在人民军医出版社推出了《医学伦理学新编》,我由衷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9.
一、《庄子内篇注》是德清晚年的一部佳作 明代四大名僧之一、学者德清认真研究过老子,著有《道德经解》,也认真研究过庄子,著有《庄子内篇注》。《道德经解》,据其序言始作于万历二十年,万历三十四年“卒业”,此书在其《观老庄影响论》之后(参见拙作《释德清〈道德经解〉评述》,载《五台山研究》1988年第三期)。《庄子内篇注》无序言,有简要题记,未记写作年代,但说“其学问源头,‘影响论’发明已透,请细参之”。“影响论”即《观老庄影响论》无疑。那么,《庄子内篇注》必定作于《观老庄影响论》之后。该书署名为“明匡庐逸叟憨山释德清注”  相似文献   

20.
葛文峰 《孔子研究》2023,(5):134-144+160
1822年至1922年的一百年,是欧洲不断对《论语》进行典藏与研究的时期。英、法、德以及梵蒂冈等欧洲国家的至少18种早期汉籍书目对《论语》进行了著录。这些汉籍藏书书目与研究书目对《论语》著录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著录作者、版本及解题、内容提要,后者侧重著录成书过程、译本版本、思想内容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为《论语》在欧洲的早期传播提供了文献检索与研读指南,也标志着西方儒学研究逐步步入正轨,为《论语》世界意义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