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管子》一书具有很丰富的经邦治国思想。本文从以法治国、礼义治国、以道治国、明君治国、贤臣治国等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管子》中包含着丰富的公平思想,在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平均财富和平均赋役;在社会方面主要体现为布政有均。最后,《管子》提出了实现公平的具体措施,即均地分力和四民得均。  相似文献   

3.
《管子》的德育思想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道德哲学思想;(2)德育的作用与目的;(3)德育的内容与过程;(4)德育的方法与评价。作者试图全面而又系统地介绍《管子》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研究了《管子》中的绩效考核思想,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参照现代绩效考核理论框架,将《管子》的绩效考核思想归纳为绩效考核的工作基础、绩效考核的客观依据、绩效考核的运行体系、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管子》系统丰富的"以法治国"思想理论体系中,立法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诸如君主独享立法权,立法应遵从天道、顺应民心,因时因俗而变,宽严适度,公开透明等一系列关于立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管子》立法思想所呈现出的超越时代的理性光芒,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管子》女性思想内涵丰富。既有男女有别妇言不及官中之事自媒之女,丑而不信等男尊女卑、歧视女性、限制女性自由的思想,也有女性与男性共同参与社会生产、共同承担国家赋税、共同孝敬父母慈爱儿妇等男女平等思想,甚至还有肯定女性智慧、赞扬女性的思想。研究《管子》的女性思想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时期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中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宣兆琦  赵娜 《管子学刊》2009,(2):5-7,17
古代中国总体上建构的是一个重本抑末的经济文化模式,然而先秦齐国却是农工商并重。《管子》具有丰富的工商管理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设官任能,加强行政领导和管理;建章立制,使产品质量检查制度化;提高工商者的素质,贤者任以为官;抑制“文巧”;强化宏观经济调控和国家干预流通的职能等。《管子》的工商管理思想,不仅造福于当时的齐国人民,也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闪出了明亮的光环。  相似文献   

8.
赵萍 《管子学刊》2011,(3):14-17
《管子》的赏赐思想具有明显的发展性:一方面,正是植根于春秋时期齐国的赏赐活动,提出赏赐厚与薄的灵活掌握、严格控制赏赐对象、加大农业赏赐力度、重视对于卑贱、老人、小诸侯国的赏赐等观点;另一方面,在结合战国的实际情况和论功行赏的前提下,又提出依法论赏,并且特别强调赏赐的集权。  相似文献   

9.
《管子》的消费思想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的消费思想,特别是对其关于重视人民消费的思想,俭侈并重的消费思想,以及利用侈靡消费政策来刺激社会生产和扩大就业等思想及其特点,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其中精华部分,可为当代经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管子》农业经济管理思想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仲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学家。《管子》一书包含着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择要观之,《管子》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包括以农为本、农官管理、农地管理、农时管理、农税管理、农粮管理、农民管理、重农抑商等许多方面。管仲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对齐国农业的发展和齐国霸业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管子》含有丰富的修养思想,既有实践层面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修养要求,又有形上层面的修养理论构建。在其产生意义,指导思想,保障措施,修养重点上均有不同于其他修养思想的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12.
论《管子》的富民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越 《管子学刊》2007,34(1):9-12
《管子》的富民思想是齐国强盛的主要思想根源。它以对人性的认识作为哲学基础,以对民众巨大力量的认识为现实考虑,在实践层面具体演化为行之有效的富民治国方略。《管子》的富民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不仅对秦汉及后世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管子》借鉴吸收先哲思想中“廉”的智慧,并赋予它充沛的生命力。《管子》把“廉”与政治结合起来考察,使之成为立国的四大纲要之一。《管子》的“廉”思想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具体表现为:廉正为人、廉洁奉公、廉明治国。《管子》的“廉”思想在哲学、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均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4.
王成  裴植 《管子学刊》2007,(3):14-18
忠,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忠"思想发展史上,《管子》的贡献就在于对前人"忠"思想做了批判总结,并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出发点,对"忠"做了新的界定,使得原本内涵相当丰富的"忠"思想在这里开始出现围绕"君"之事进行定向思考的倾向,从而为未来"忠=忠君"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王学斌 《管子学刊》2009,(1):42-45,57
晚清以降。诸子学走向复兴。作为其中重要一支,《管子》一书也摆脱以往“德主刑辅”、“以子证经、史”的边缘地位,受到广大士人、学者的关注。大致而言,晚清的管子研究经历了“通子致用”、“援西释管”和“改塑管子”三个阶段,逐渐完成了由古典向近代的学术嬗变。  相似文献   

16.
刘铭 《管子学刊》2009,(1):32-36
《歧路灯》中所表现出的既重视农业又鼓励工商业发展以及尊重农民与工商业者的经济思想与管子的相关经济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而正是管子经济思想中这种进步的方面,促使李绿园从实际出发,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态度对熏陶自己很深的儒家思想作出了一定的反思,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它的桎梏,其精神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这说明他的确不是一位腐儒,其思想中存在着某些进步的因子。  相似文献   

17.
《管子》是我国齐文化一部重要著述。21世纪是追求“和”之精神的时代,重新审视《管子》乐论,从《地员》、《宙合》、《幼宫》三篇有关乐论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和”之精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管子》社会伦理道德思想中蕴含有以"四维"为核心的丰富的荣辱思想,其基本内涵包括热爱祖国、爱民护民、重诚尚信、团结同德、节俭去奢、遵纪守法等方面。《法禁》篇也对《管子》荣辱观基本内涵有所折射。《管子》荣辱观带有鲜明的齐文化"经世致用"的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