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恩源 《天风》2002,(4):52-52
今天,教堂音响效果越来越被教会重视,因为它是一种传福音的媒介。50年前,教堂一般都没有扩声设备,那时一个教堂的人数最多上百人。然而,现在教堂信徒人数少则有200—300人,多则超过3000人,如此多的人聚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扩声系统,聚会将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堂建立一个好的音响系统。  相似文献   

2.
黄俊丽 《天风》1995,(3):13-14
光泽县地处闽北边远山区,1984年基督教会恢复聚会时,信徒才几十人,随后,信仰基督的人数不断加增,教会也从一个聚会点发展到有一个城区教堂,七个乡镇活动点。1992——1994年间,信徒人数已经发展到1000多人。但是只有一个神学院毕业的传道人和3位经过培训的义工。当务之急是:牧养好主的羊群,提高他们的信仰素质。 《天风》  相似文献   

3.
张业成 《天风》2014,(5):6-7
<正>我觉得在信徒中间,我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侍奉者,也是我一直不断的追求。至今我还记得儿时第一次跟妈妈去教会的情形。进入教堂,我看见有那么多人在教会(当时聚会人数可能有三千多人),上下几层的教堂被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道,下面有那么多人听,牧者实在是"威风  相似文献   

4.
“所以你当筹划,看怎样行才好。”(撒25:17) 教堂的建造,会众的聚会是有形教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会人数的不断增加,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准备兴建礼拜堂。据1996年底的统计,全国已开放的礼拜堂有1.2万多座,其中5000多座是新建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教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会信徒人数超过2000万,教堂5万多所,现仍以每年数以千计的速度在增长。教堂作为弟兄姊妹们聚会敬拜神的地方,它的建设是教会发展的重要标记之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福音无声的见证。但当前中国教会的教堂建设也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朱明华 《天风》2011,(4):41-42
2011-4话题关注教会档案管理扬州市基督教萃园路教堂和扬州基督教两会都是文革以后复堂和成立的。萃园路教堂是市区唯一对外开放的基督教活动场所,在册信徒4000人,主日聚会人数达2000人,一周各种聚会有8次。随着教堂和基督教两会的建设和发展,在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件,财务、设备、房产、照片、实物等材料,为我们了解教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随着时代的变迁,基督教两会工作人员和老一辈教牧人员年事已高,因病相继离世,  相似文献   

7.
目前音响系统在教堂里,已成为传播福音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在一个数百人聚会的教堂内,一旦扩声系统效果不好,出现故障甚至停止工作,就会直接影响紧  相似文献   

8.
房赢 《天风》2007,(8):33
一月的无锡,空气中迷漫着冬的气息。走进一个引人注目的广场,自然地就看到了一座西式的教堂。红色的砖墙,独立的钟楼,立刻令人感受到了教堂的威严和神圣。虽然这个主日的清晨让人觉得一丝寒冷,但教堂门前“热闹”的景象却让人感受到春的温暖。一眼望去,教堂的门前攒动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有的是到教堂聚会的弟兄姊妹;有的是教堂进行接待侍奉的义工;有的是看到这样一座独树一帜的教堂而走过来观望的“外人”;有的则是  相似文献   

9.
孙锡培 《天风》1995,(3):9-10
浙江省从全国来说是一个比较小的省,但从基督徒人数来说却是一个大省。现在全省信徒人数120余万,教堂2400余间,另有聚会点3500余所,信徒人数还在逐年增长。在这样“庄稼多作工的人少”的情况下,我们是如何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我愿意谈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9)
正一、引言中国基督徒一般把到教堂参加聚会、敬拜上帝称为做礼拜。然而一些人却误认为敬拜只是在教堂里发生的,只和各样的礼仪程序有关,只是神职人员负责的工作,最后唱过《阿们颂》之后就可以立即散会、万事大吉了。敬拜和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本文拟从圣经中表达"敬拜"的两个希  相似文献   

11.
《天风》1995,(1):46-47
各地建堂简讯 ○吉林辽源市有一座小教堂,只能容纳200多人聚会,不能满足众多的弟兄姊妹做礼拜的需要。去年,政府部门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教会在西安区建立了聚会点。弟兄姊妹们白手起家,靠着众人的奉献,买下了一处旧厂房,又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男女老少共献工1000多工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14,(3):F0004-F0004
淮安基督教堂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里运河畔,教堂建筑面积3685平方米,一次可容纳4000余人聚会。教堂造型新颖,既具有欧式古典建筑风格,又具有现代建筑特色,集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13.
搬进新居后,因路远不便到原来住处的教堂聚会,我常常徘徊在社区公园的林荫道上,深感寂寞不安,就像迷路的羔羊,急于在社区附近找一个教会参加聚会.与我同时在园中散步的还有一个老者,长须飘胸,面目清瘦,不论晴晨雨暮搀扶着弱智儿,在生命的道路上留下匆匆的剪影.我们虽然经常照面彼此点头表示问候,但没有交谈过.  相似文献   

14.
抚顺市河北教堂,在1996年圣诞节前夕,组建一支25人参加的唱诗班。诗班的建立,对崇拜聚会和传福音事工起到奇妙的果效。他们的做法分如下4个方面,供主内分享。 河北堂有信徒1100多人,35岁以下  相似文献   

15.
张丽丽 《天风》2011,(7):39-40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教堂重新开放之初,中国教会的教堂主要是收回过去的教产都作为信徒聚会的场所;自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数增多了,教堂翻建或新建,这是极大的好事。但这种形势发展至二十世纪末到现在,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教堂建设出现了在功能上大而不当、风格上非中非西、造价上竞相攀比等现象,作为建设神的殿,出现如此倾向,值得关注,亦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16.
徐牧 《天风》1994,(7):37-38
一、带领唱诗 不论是大、小教堂以及聚会点,凡是聚会必须要唱诗。弟兄姊妹团契相聚,也要唱诗。唱诗往往要有一个来领诗,那么如何领好诗呢?除自己唱好诗外,领诗的人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首先要选出自己有感动的、又会唱的诗,如由其他人选,要先预习。  相似文献   

17.
王丽青 《天风》2010,(10):52-55
<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拔地而起的教堂,见证了神的荣耀和中国教会的蒙福。但让教堂真正能成为一个崇拜神的地方还需要各地教会的加倍努力。而今的一些教堂建筑过于注重其功能性,过多地为了各个不同的聚会活动考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主教》2006,(3):50-50
【天亚社·科伦坡讯】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市22岁的艾伦·帕特尔诺特(Alan Paternott)参与堂区救济穷人的服务,并想多学习把信仰应用于生活中;但是,上教堂令他感到厌倦。他说“:弥撒单调,没有生命、光明和希望。神父谈论生命,也只不过选取《福音》章节,却没有努力解释个中意义,也没有理会我们的感受。”科伦坡有20多个青年教友团体,每季在各自的堂区聚会,讨论正在进行的工作,以及个人关注的议题。帕特尔诺特是其中一个团体的成员。最近,天亚社访问其中约50名成员,约八成人认为教会没有充分关怀青年的需要。尽管他们要求举行青年弥撒、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07,(12)
应安庆市教会的邀请,《天风》编辑利用五一长假来到安庆市。最想说的不是花亭湖和天柱山,而是安庆市教会和教会的事工。安庆市中心区总人口约70万,基督徒人数约7000,而教堂只有一座(圣诞堂),一堂礼拜只能容纳1000多人,因此,无论是按基督教在70万总人口当中的正常发展来看,还是按目前基督徒人数来看,恢复启用原有的教堂,或者陆续建造新的教堂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知识和信仰     
周兴陆 《天风》1996,(1):38-39
感谢神,教堂里英姿勃发的青年朋友越来越多。许多城市教会都是如此情景,令人喜悦。从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教会的前途和希望。对青年信徒的灵性栽培便成为教会工作的重要部分,有许多教堂组织青年团契会等聚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