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同得福音     
“爱”是上帝最大属性。 主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 作为命令,是重要的、严肃的和一定要执行的。我们都是基督徒,换句话说,我们都是主的精兵,没有理由不听从统帅的命令。但问题是我们是否听了?也许听了,有否服从呢?我们也许会不愧色地说,我是在爱我的弟兄姊妹和我比较喜欢的人,那  相似文献   

2.
在基督教中,爱是至上的,爱是教会的灵魂。上帝对人类的爱,人类对上帝的爱,基督徒对其他所有人的爱,构成了基督教的主题。整本《圣经》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概括,即神爱世人和我们当怎样爱神爱人。因此,基督教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基督徒虽然不靠行善得救,但一个得救的人必须用爱心的外在行动或标志,来衡量他(她)属灵生命,这是我们蒙神赐福的一个前提条件。耶稣在世时,曾对门徒们讲:义人要往永生里去,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准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做客旅,你们给我住;我赤身裸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  相似文献   

3.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我们是按照主的意旨,兴办老人安乐之家的!”这是温州市基督教老人安乐之家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姜丽 《天风》2005,(12):23-23
在圣经约翰福音13章34-35节中。耶稣对他门徒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这是耶稣教导他的门徒,也同样是教导今天每一个属他的儿女——  相似文献   

5.
彼此相爱     
高欣 《天风》2002,(4):43-43
圣经在约翰福音第13章34节中告诫我们:“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这一条经训是要求我们无论是在社会上、教会里,或者家庭中都应遵循的做人处事的守则,也是我们跟随基督的人所特有的记号。保罗对这种爱又作了相当精确的描述,并作了正反两  相似文献   

6.
    
孙进冬 《天风》2006,(1):43-43
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爱是基督徒所独有的启示,爱是圣灵所结的果子,爱不能被任何超然的恩赐所取代,但没有爱的恩赐是毫无价值的。爱是无私的,为他人着想的爱是出于顺服神的命令。“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可12:30-31)。这是上帝的旨意,你们爱神,也要爱人如己。“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这是耶稣的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爱人如己最简明的方法。你们如何爱自己,也用同样的心和方法去爱别人。立志去爱,就是要立下志向去爱别人,正如基督在十字架上显明的爱一样,用宝血赎回了我们这些干犯上帝的罪人,使我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天风》2003,(3):1-1
当美国攻打伊拉克倒萨行动一触即发时,欧洲教会领袖与普世基督徒正积极努力呼唤和祈祷世界和平。在本期首篇己故的孙彦理主教的“和平,上帝的旨意“一文中他说,上帝的恩赐,是要我们过美好的生活,如同,耶稣降生时天使的歌唱:“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以呼唤和平到人类的安居乐业,中国基督徒与普世基督徒始终关注着自身生存的空间,正如丁主教所说:“中国基督徒敬拜一位爱我们,同情我们,与我们一道遭受苦难,循循善诱的上帝,这个转变是一种真正的释放”。的确“中国基督教必须根植于中国土壤中”,因为“基督徒的  相似文献   

8.
将身体献上     
罗江涛 《天风》2003,(12):46-46
论到奉献,我们可能很自然地会想到钱财的奉献,似乎那就是奉献的全部内容。但那样去理解奉献,实在是太片面了。奉献可以说,是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具备的行为,也是我们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基督徒该如何去理解奉献的内涵,如何过一个奉献的生活呢? 保罗说:“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他这话是对“弟兄们”而言的,意即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有奉献的资格。保罗以上帝的慈悲劝我们献上,所以我们今天的奉献,并不是被强迫或慑于权势而被命令去奉献,乃是因着上帝的慈悲,也不是因为被惧怕所驱使,而是为着爱和慈悲。那我们当怎样奉献呢?  相似文献   

9.
梅康钧 《天风》2007,(21):16-17
如果特奥精神促使我们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使人民生活更为美好的话,那么,作为基督徒,我们在磨炼与考验中得着爱与体恤,也必然帮助基督徒理解"包容",使之更具爱上帝及爱人之心。  相似文献   

10.
    
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爱是基督徒所独有的启示,爱是圣灵所结的果子,爱不能被任何超然的恩赐所取代,但没有爱的恩赐是毫无价值的。爱是无私的,为他人着想的爱是出于顺服神的命令。“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可 12:30-31)。这是上帝的旨意,你们爱神,也要爱人如己。“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  相似文献   

11.
“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彼此相爱。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以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34—35)。父爱子,子爱我们,我们也被召彼此相亲相爱。爱,这就是基督信仰内涵,它是如此的简单有力,如此的扎根于天主内。那么,什么是爱?爱是从人内心里诞生的愿意他  相似文献   

12.
微仆 《天风》2004,(1):16-17
·圣经中不单强调“信”,更注重彰显“爱”。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 ·“信”是基督徒对上帝的关系,“爱”则是上帝赋予基督徒的生命属性,“爱”是基督徒生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3.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人在世上免不了有纠纷,往往是各执其理,各不相让。若是基督徒,他会委屈地说:“上帝知道我有理,虽然没有人判断我有理。等到上帝面前去评理吧!” 到了时候,上帝怎么评理呢?上帝公理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和儒家之“爱”略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和基督教都提倡“爱”,但“爱”在二者中性质是有差别的。儒家主张“仁爱”,力求君民互爱,这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追求充满“仁爱”的社会秩序。这种仁爱和爱神的关系不大。基督教要求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具有“圣爱”性质。因上帝爱我,我也要像上帝爱我那样去爱邻人,人们彼此相爱是为了爱神。儒家的“仁爱”要运用一定的善恶标准进行选择,是将“小人”排斥在外的;基督教的爱具有极大的超越性,主张爱一切人。  相似文献   

15.
文摘     
教会需要与人民共同分享喜乐与盼望梅康钧在《天风》2005年第1期撰写文章,提出宗教与社会和谐,从教会而言,则必须本着信、望、爱的原则,积极走进人民,走入社会,真实地体验上帝在社会生活中的旨意。今天的中国,中国基督徒自主地与人民团结,渐渐超越狭隘的自我意识,而教会致力于宣讲上帝就是爱的讯息,真正与人民共同分享喜乐和盼望。近年来,中国教会倡导和推进的神学思想建设,十分强调神学应成为与人民相和谐的理论支持。教会所传递的信息一直是鼓励中国基督徒在与人民共同创设的和谐社会中,进行极有社会价值的工作。中国基督徒有着这样的省觉…  相似文献   

16.
单渭祥 《天风》2022,(5):33-36
三、圣经提供了面对冲突的原则 有关圣经论到如何解决教内冲突的问题,除了主耶稣亲自教训外,无论旧约和新约,主的仆人都留下了方方面面的教导,给今天教会许多启发,对于肢体如何走向合一、和谐提供了方向和原则.当教会遇到冲突,无论如何,让我们记得以下几条圣经最基本的原则: 1.彼此相爱原则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相似文献   

17.
经文:约翰一书4章7—11节 这段经文一开始就呼召:“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约壹4:7)结尾再次重申回应:“亲爱的弟兄啊,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4:11)约翰指出,凡有上帝儿子生命的,且有权利承受天上基业的人应当彼此相爱。圣经告诉我们爱的三方面:1、爱的源头爱是从上帝来的。2、爱的本质:上帝就是爱。3、爱的彰显:上帝差他儿子为罪人死。我们要彼此相爱,  相似文献   

18.
耶稣曾多次对宗徒们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24—25)从耶稣的这段教训中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彼此  相似文献   

19.
陈企瑞 《天风》2013,2(2):13-15
圣父、圣子、圣灵三一的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约翰一书》4章8节告诉我们:“上帝就是爱。”说明圣父、圣子、圣灵本身就是爱,并且在爱中合而为一,相爱相契。奥古斯丁(Augustin)把圣父、圣子、圣灵分别类比为爱者、被爱者、爱的关系,因为爱,三个位格紧紧联系在一起。人类与自然都是上帝所创造,因着爱,得蒙三一上帝的眷顾,也因着爱,所有被造物在三一上帝的创造、救赎、护佑中得以更新而变化。三一上帝爱人也爱自然,因此,基督徒不仅要爱上帝和爱人,也要爱上帝所造的自然。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大气与水圈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居住安全。前不久有新闻报道,我国某县部分餐饮部门为谋取暴利,不惜残杀国家珍稀动物——猕猴。人们时常听闻与生态环保有关的负面新闻,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炎炎夏日,却让我“心静自然凉”,在有幸读了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编写的《爱的人生》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绪写)之后,更令人享受到一份不可多得的“清凉剂”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述,该书“使身为基督徒的主内弟兄姊妹,能够因此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活出本于圣经,立足今日中国社会现实之基督徒当有的‘爱的人生’”。“……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