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的高糖、高脂状态可使活性氧化物产生增多,造成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联合补充抗氧化微量营养素VitE、VitC、Zn及Se,以及多选用含抗氧化物食品,可有效地降低氧化应激,从而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氧化应激学说被广泛地接受,可是大量的证据表明,服用抗氧化剂并不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相反,体育锻炼能够增加氧化应激,却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方案。分子机制的研究也表明,细胞内氧化应激不足时,会导致内质网无法合成二硫键,导致胰岛素生成不足。由此沃森推测,糖尿病是由于氧化应激不足所致。同理,氧化应激不足可能也是阿尔茨海默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沃森的呼声让现在普遍认为氧化应激有害理论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氧化应激在机体中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联合补充抗氧化微量营养素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和肾功能的作用.以STZ诱导大鼠糖尿病,不同方法补充抗氧化微量营养素6周后,检测血清丙二醛、总抗氧化水平、尿酸、肌酐、尿素氮和24h尿蛋白的含量.结果联合补充VE+VC+Se+Zn可显著逆转糖尿病大鼠的上述生化指标,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之氧化应激,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预防糖尿病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现况等均提示推广普及糖尿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糖尿病教育可以全面改善患者临床控制指标、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水平,且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显示其投入相对较小的成本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和效用,因而在糖尿病防控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预防糖尿病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现况等均提示推广普及糖尿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糖尿病教育可以全面改善患者临床控制指标、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水平,且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显示其投入相对较小的成本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和效用,因而在糖尿病防控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我国的糖尿病教育实践中尚需解决好媒体宣传、教育配需体系、机制和投入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多。我国糖尿病诊断率及治疗达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进展快,治疗现状令人担忧。减轻体重干预糖耐量受损,是决定疾病转归的关键环节、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均可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只有重视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专业队伍素质,针对高危人群重点筛查及干预,早期发现糖尿病及综合治疗,才有可能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及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糖尿病治疗采取控制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来控制病情。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如多食、善饥、体重下降与控制饮食、控制体重的矛盾;降血糖治疗与低血糖反应之间的矛盾;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治疗的冲突等,这些矛盾不妥善解决将影响诊疗计划的贯彻。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性治疗中的一个基础治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认识到它在解决糖尿病治疗中存在的矛盾上有着药物治疗不可比拟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控制饮食———…  相似文献   

8.
应激对中国地鼠糖尿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实验性应激、情绪性、笼架水平在中国地鼠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强度及其交互作用,以确定中国地鼠糖尿病发生危险因素。结果表明实验性应激(震动、旋转合并限制)能促使中国地鼠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发病年龄提前;高情绪性中国地鼠,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其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并稳定在一定水平;析因方差分析提示,实验性应激与动物情绪性的交互作用对实验后中国地鼠的血糖变化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多.我国糖尿病诊断率及治疗达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进展快,治疗现状令人担忧.减轻体重干预糖耐量受损,是决定疾病转归的关键环节、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均可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只有重视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专业队伍素质,针对高危人群重点筛查及干预,早期发现糖尿病及综合治疗,才有可能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及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机理和糖尿病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两者的根本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导致糖耐量下降,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和高凝状态等.从系统论的观点阐述了代谢综合征的相互关系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理,并进一步从该观点阐明2型糖尿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社会心理问题分析大连市友谊医院(116001)张帆,李洁糖尿病是老年人的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大量调查表明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约3倍于总人口中的患病率,常不能及时诊治,预后严重。研究发现糖尿病社会心理因素作用的证据有:人格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与睡眠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的人糖尿病患病率大大增加。糖尿病本身的病理、生理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又可以反过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最佳睡眠时间为8小时。同时糖尿病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病率高,0SA...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2型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提示:糖尿病及HBV-DNA阳性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50、23.982,P值均0.05),且糖尿病病程越长,发生原发性肝癌危险性越高(糖尿病病程于5年~10年者,其OR值为9.232;大于10年者,OR值为12.925);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糖尿病治疗方案无关(P0.05);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4.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的人糖尿病患病率大大增加.糖尿病本身的病理、生理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又可以反过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最佳睡眠时间为8小时.同时糖尿病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病率高,OSAS患者又常合并糖尿病.本文将从睡眠时间长短和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因为、睡眠障碍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对于失眠的治疗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银杏叶提取物(GBE)、银杏内酯B(GB)以及阿托伐他汀(AT)分别对糖尿病患者血清(DS)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进行干预,干预30min、3h以及3d后,测定细胞存活率,上清液中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以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三种药物均能增加细胞存活率;MDA和LDH水平,组别与干预时间有交互作用(P<0.05);药物干预组NO水平较DS组显著升高(P<0.05),以GBE为著.可见,DS可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内皮细胞;三种药物均能减轻这种损伤,GBE的效果优于GB和AT.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39例、单纯冠心病组35例和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非糖尿病组)27例进行研究,比较三组间AngⅡ水平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AngⅡ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确定独立性。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ngⅡ(82.5±22.0)水平较单纯冠心病组(72.7±20.0)及对照组(70.1±14.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ngⅡ(r=0.398,P=0.012)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且具有独立性。因此,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ngⅡ可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医学糖尿病的分型分期对治疗学的指导作用,探讨中西医结合更好地防治糖尿病的可行性.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针对个体的辩证论治,而西医强调群体化治疗并能迅速改善代谢紊乱,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进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现状,探讨二者关系,本研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对锦州市某三甲医院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62.07±12.61)分,生存质量总分为(56.02±12.57)分;心理弹性高分组其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心理弹性低分组(P<0.01),且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总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能够影响其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应重视提高患者心理弹性,以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应用《未来10年内心肌梗死、中风发病和死亡危险的科学预测量表》,对某社区335例35岁~64岁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35岁~64岁糖尿病人群未来10年内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甚高,对可逆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调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本文通过比较中西医学糖尿病的分型分期对治疗学的指导作用,探讨中西医结合更好地防治糖尿病的可行性。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针对个体的辩证论治。而西医强调群体化治疗并能迅速改善代谢紊乱,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进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