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玛豆福音28章18节记载:耶稣便上前对他们说:“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终结”。耶稣在这里将训诲万民、施行圣事和管理教会的全部权力交给了宗徒们。并许下天主将一直与教会在一起,保证达到预定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宗徒们应有继位人来继承宗徒们的职务和使命。宗徒们领受圣神后,就从耶路撒冷开始在各地建立教会,宗徒们的继位人即各地主教根据基督的旨意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负责的地方教会,以主教为首的地方教会有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之权。  相似文献   

2.
天主在磐石之上建立了他的圣教会,这块磐石,就是我们的宗徒、神长,以及许许多多的普通教友。因此,我们自己就是教会的主人,紧密团结,共同办好我们的教会是我们每一位神长、教友的责任和本分。 耶稣降生为人,也正是为了我们所有的天主的儿女,就是为了使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充满关爱、充满温馨的美好乐园。 民主办教是实践这一本分和美好愿望的最好形式 民主办教是我们圣教会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教会是从宗徒传下来的,今天,我们就应当以宗徒的精神来办好教会。而宗徒们传教的传统精神就是“民主办教”。宗徒大事录第一章记载…  相似文献   

3.
在对观福音中,我们看到圣玛窦、圣马尔谷、圣路加三位圣史都分别记载了耶稣针对宗徒们争议的“天国中谁最大”这一问题而设喻的一番教导。主的谆谆训诲启示给我们一条走向天国的道路:“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一样,你们决不能进天国,所以,谁若自谦自卑如同这一个小孩,这人就是天国中最大的。”(玛18:3—4)并说:“在你们众人中最小的,这人才是最大的。”(路9:48) 从宗徒们向耶稣的提问中可以看出,他  相似文献   

4.
五月一日圣斐理伯·雅各伯宗徒这二位宗徒瞻礼怎会在同一天庆祝呢?这倒是一种巧合。原来,约在565年5月1日,罗马十二位宗徒大殿举行开堂典礼时,二位宗徒的遗骸同时被安放在堂内,因此西方教会便开始在这一天庆祝二位宗徒。圣斐理伯像圣伯多禄、圣安德肋那样都出身于加里勒亚省伯特塞达,开始跟若翰,后接受耶稣的召选,成为耶稣最早的宗徒之一。他并把耶稣介绍给巴尔多禄茂,使后者也追随基督。从《福音》上看出斐理伯和耶稣过从很密,比如耶稣在增饼灵迹前,先试探斐理伯的意见,耶稣受难前荣进圣京后,有些希腊人想见耶稣,也来与他商量,最明显的例子是在最后晚餐中,圣人爽直地要求享见天父,说:“主,给我们一见父亲,我们便心满意足了。”耶稣答说:“斐理伯,……谁看见了我,就看见了父……”。一段很美妙  相似文献   

5.
维系、延续圣教会的动力是天主圣神;坚固、联接圣教会的核心也是天主圣神。吾主耶稣在受难前夕曾语重心长地告诉给宗徒们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与你们永远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且  相似文献   

6.
一、耶稣基督直接挑选门徒在耶稣时代,亲自召叫了十二位宗徒作为教会的奠基石(参阅前文:基督永恒———主教是宗徒的继承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宗徒们便开始四处传教,宣讲天主之国的来临。主教是由天主制定继承宗徒位者,藉赐于他们的圣神被立为教会中的牧人,使之成为教义的导师、神圣敬礼的司祭和治理的服务者。主教们一经祝圣,就同时接受圣化、训导及治理的  相似文献   

7.
耶稣在升天前对宗徒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这是耶稣交给宗徒们的使命。另一方面也说明,天主教会是一个普世性的教会,它的存在不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他的信徒不分种族、文化、语言、肤色。她是有无数大大小小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地方教会所组成。因此,可以  相似文献   

8.
耶稣复活当天晚上第一次显现给宗徒们所说的话就是:"愿你们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若20:21)在离开这个世界将要升天时对宗徒们同样说了类似的话:"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玛28:18-20)通过耶稣这两次对宗徒们的命令和嘱托,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耶稣对福传使命是如何地重视。耶稣基督知道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回到天父那里,也知道自己在世上的使命已完成,但为了使他的使命在世上传承下去,所以他派遣了宗徒们,这种派遣也就成了教会福传使命的来源。这使命不仅是针对当时的宗徒们而宣告的,也是对以后历代基督徒所宣告的。下面就福传为什么是教会的使命做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爱德是我们不能缺少的一样德行。现在首先谈谈为什么要修爱德,其次谈谈怎样修爱德,自己是否尽了爱德的本分。第一、修爱德是天主的诫命,我们的责任。 1.救世主耶稣基督十分重视爱德。若望福音十三章三十四节记载:吾主耶稣受难前夕,叮嘱宗徒们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耶稣的爱徒圣若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教会的年节里,复活节后的四十日就是耶稣升天节。事实上,耶稣的苦难死亡、复活、升天和圣神降临,这些事件都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这些事迹,在四部福音和宗徒大事录内都可找到详尽的记载。究竟这些事迹的后面隐含着什么?和我们的信仰有什么关系呢?耶稣升天耶稣复活后曾多次显现给人。凡见过他的人,都觉得他和以前有些不同。他虽然还是从前宣讲天国的耶稣,但他突然在人面前出现,又突然消失于  相似文献   

11.
独立自主自办,是承行耶稣基督创立教会的神圣旨意,也是继续宗徒们建立教会的历史传统。为什么这样说?请阅读《圣经》:很清楚,耶稣基督的神圣意愿,就是要救赎普世众人;为此,他在世时创立了教会,拣选了宗徒,培养他们,训导他们,并把自己的权力授与他们,命令他们在自己离世升天后,继续他的救世使命,到普世去往训万民,建立教会,宣传福音,使人们信而受洗得救。(玛:廿八·16—20;谷:十六· 15—18)。一、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承行耶稣基督的神圣意愿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当耶稣升天时,在场的宗徒只有十一位、(玛:廿八·16),  相似文献   

12.
大圣若瑟     
大圣若瑟的名字我们很熟悉,许多男教友领洗时选圣若瑟为主保圣名,这说明教友们对圣若瑟的热诚和爱戴。圣教会也特别重视圣若瑟,为敬礼他,礼仪中特定每年3月19日为若瑟圣母净配瞻礼,普世教会主保。为了促进对大圣瑟的敬礼,特定每年3月为若瑟月;因为若瑟临终时耶稣和圣母守护在床前,可以说他死在耶稣和圣母的怀抱之中,是典型的善终,所以教会又立若瑟为临终之主保。这一切都说明圣若瑟在圣教会内和教友心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受到崇高的爱戴。但是,圣若瑟的历史,我们却很少了解,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对他的身事很少有详细记载。为…  相似文献   

13.
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多默宗徒,圣经上虽记载的不多,但他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极为鲜明、深刻。一提到他,脑海里就会出现多默宗徒的那种倔强、固执的神态。若望福音记载了一些他与耶稣的对话,从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认识这位耶稣特选的门徒。耶稣前往伯达尼,复活拉匝禄的时...  相似文献   

14.
八月十五日,圣母升天瞻礼,是庆贺和纪念圣母玛利亚灵魂和肉身一同光荣升天的盛大节日。耶稣复活升天后,圣母玛利亚还留在世界上,是为了照顾、安慰、帮助宗徒们和新生的圣教会,替他们释疑和排忧解难、并鼓励他们为荣主救人、宣传基督福音、广场圣教会而努力工作。圣母玛利亚深知这是天主的圣意,便欣然接受。另一方面,圣母又最爱她的圣子耶稣,除  相似文献   

15.
(一)圣母玛利亚的一生平凡而神圣。她生在劳动人民的家庭里,度着勤劳、俭朴的生活;她养育了圣子耶稣,陪伴他走苦难赎人的道路,最后在十字架下,承受了人世间最大的伤痛,协助救主基督完成了救世大业。主耶稣升天后,圣母仍留在世上,陪伴新生的圣教会。她同众宗徒们...  相似文献   

16.
玛窦、马尔谷和路加,都记述了耶稣正在讲道时,他的母亲和兄弟们去找他的情景。对观细读,三位圣史所述各有侧重,但都突出了“听天主道而遵行的人”就是耶稣的亲属。圣玛窦福音12章46-50节这样记载: “耶稣还在同大众讲话时,他的母亲和他的兄弟站  相似文献   

17.
圣母玛利亚灵魂肉身一同被主荣召升天的道理,从圣教会初期教友们即普遍相信,到了第五世纪时,就开始过圣母升天瞻礼。早期的教父和圣师们也证实了:圣母身灵同升天堂的道理,与圣经的教诲是完全吻合的。传说,圣母玛利亚在耶稣升天后,没有离开圣教会的中心——耶路撒冷;仍坚守岗位,常同宗徒们朝夕相处,安慰、鼓励和教导他们,与他们一同祈祷献祭,传扬基督的福音,直到她死期的来临。由于圣母爱天主和爱救主耶稣的爱火,远远超过了她肉身的承受能力,使得圣母的灵魂离开了她的圣身。圣母终后,宗徒们,悲痛万分,依依难舍,但因当时犹太人的传统法律,在城内不准葬  相似文献   

18.
在五旬节上,圣神降临之后,宗徒们都遵照耶稣的训令,分行天下,各自去传扬福音。在他们的福传下,各地建立了很多教会,如哥林多教会,安底约基教会,厄弗所教会,耶路撒冷教会,格罗森教会,斐理伯教会等等。这些教会都因地适宜,符合当地之特点和风俗习惯。如耶路撒冷教会,依然采用犹太  相似文献   

19.
天主教发展至今已是第三个千年了,耶稣时代,宗徒们都是一批出生打鱼的渔夫。他们在耶稣三年的传教过程中,“成了渔人的渔夫”,在天主圣神的光照下建立了初期的天主教会。从小小的巴勒斯坦地区发展到今天,已经传播到了五大洲。世界各地都有了天主教会。我们中国天主教,从元朝孟高维诺来华开教,到明  相似文献   

20.
在耶稣基督复活的清晨,天神向寻找耶稣的妇女们说:“祂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了。”(谷:十六,6)“耶稣死而复活”是圣教会当信的道理,是我们信仰的中心,也是我们信仰“肉身之复活与我信常生”的基础。四部福音和历史事实都明确地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曾为救赎我们被钉十字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