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松亭大阿訇在白崇禧将军支持下,以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气概毅然率领成达师范学校师生,离开北平,历经艰辛,于1938年初到达广西桂林,在桂林清真古寺设校复课。校长唐柯三因要务在身常在重庆,在校时间较少,由马松亭阿訇任代理校长,后为校长。马松亭大阿訇来到抗日大后方桂林后,肩负重任,既办好教育,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真正体现了一位回族大阿訇“兴教救国”的伟大民族精神。现根据有关资料和原成达学生回忆以及笔者所闻,整理撰写成此文,借以缅怀马松亭大阿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应邀参加第三方面人士抗日会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4月22日是“主麻”聚礼日,是日济南清真北大寺举行圣纪活动。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北大寺的教亲们,凭借真主赐予的恩典,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和准备举行了中国伊斯兰文化教育史上一件有特殊意义的活动——纪念成达师范学校创建80周年暨成师纪念碑揭幕式。下“主麻”后,在阿訇的引领下大家聚集在高大的纪念碑前,神情肃穆,面对挺立的丰碑,聆听李阿訇恭颂《古兰经》开端章,勉怀中国伊斯兰教新式学校教育的老前辈唐柯三、马松亭、穆华庭、法镜轩、刘柏石及继任校长谢松涛、薛文波等,纪念他们为成师创建和发展所作的贡献,祈求安拉提升他们在天园…  相似文献   

3.
正我和安士伟大阿訇渊源颇深。20世纪50年代,安士伟已经是名满京城的知名阿訇,1953年他应聘到东四清真寺做伊玛目。该寺是成达师范学校和《月华》杂志社旧址,寺后院还是福德图书馆的所在地。踌躇满志的安阿訇沿着先辈的足迹,因陋就简地创办了新  相似文献   

4.
北平成达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成师)是中国现代伊斯兰教新型学校,抗战初期南迁桂林。从1938年夏至1944年夏的六年里,我一直学习、生活、成长在她的怀抱中。这六年,也正是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之时。当时桂林是抗日的大后方,母校的全体师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中,为抗日作出了积极贡献。六年严格的宗教师范教育和抗日救亡的锻炼,给我后来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我已年逾古稀,漫长的60年前的情景,虽然浩如烟云,然而六年的学生生活和抗日活动仍然值得追忆。1925年,回族有识之士马松亭,唐柯三、穆华亭、法静轩等在山东省济南市…  相似文献   

5.
哈吉金茂荃先生归真哈吉金茂荃先生,回族,副教授,山东泰安县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翌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1946年回国,长期从事阿拉伯语教学工作,曾先后在成达师范学校、国立回民学院、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和解放军外语学院任教,1994...  相似文献   

6.
1932年9月19日,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在东四牌楼清真寺举行隆重集会,庆祝阿拉伯文铅字印刷试印成功。并且把这一天定为“九·一九回文(阿文)活字节。”阿拉伯文做为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文字,从唐朝开始就随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文书籍也流传到了中国。在漫长的一千多年时间里,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由中国伊协主办、山东省伊协和济南市伊协承办的“纪念成达师范学校创建8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7日至9日在济南舜耕山庄召开。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大阿訇,副会长刘书祥、余振贵、李鸿宾、丁文方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常务副院长宛耀宾等出席了研讨会;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金宝珍、国家宗教局三司副司长郭承真、山东省宗教局局长于洪文、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刘子栋和有关部门领导莅临研讨会开幕式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中国伊协副会长余振贵在闭幕式上做了总结发言。济南是成达师范的诞生地,历史上曾涌现出不少穆斯林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庞士谦老师逝世卅周年,光阴过得真快,转瞬间卅年就这样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教书外,无所作为,愧对庞老师对我的培养。我在庞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阿拉伯语,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才十三、四岁,是在马松亭老师创办的北京成达师范学校里。那时庞老师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开明阿訇,他教我们阿拉伯语语法和古兰经。当时教我们阿语的还有马自成阿訇及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的两位教师伊卜拉欣和西迪达里,还有艾宜栽、马秀斋两位老师。  相似文献   

9.
松亭阿訇是我中学时代的老师。从1938年至1946年的八年中,我一直在他主办的成达师范阿支专修班和重庆伊斯兰经学研究班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成达师范学校,以“三长教育思想”为育人指导思想。马松亭大阿訇1930年,在《月华》二卷二十期著文:《宗教师范教育与理想的阿訇》,对这一教育思想做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指出“三长教育就是教长、会长、校长。同时,我们理想中的阿訇也就是这样‘三长’兼备的阿訇。”在这一教育思想指导下,成达师范学校为国家、民族、宗教培养造就了很多有用人才。但要想在众多的毕业生中寻找几位集教长、会长、校长于一身的人却不是那么容易。马人斌阿訇生前,正是一位集教长,(小桃园清真寺教长)、会长、(中国伊协副会长、上海伊协会长),校长(兼普陀区…  相似文献   

11.
提起穆华亭,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成达师范学校创始人之一。但对穆老的生平事迹却少有文字记载。笔者在收集和研究成达师范学校校史过程中,听长辈们讲述了一些穆老事迹。又从历史文献中把那些少有的记载整理出来,献给热心了解穆老生平事迹的人们。尽管其中有些是民  相似文献   

12.
马金鹏先生(1915-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问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马松亭阿訇是伊斯兰教著名学者、教育家,他的一生精力贡献于伊斯兰教事业,德高望重,深得全国各地和桂林穆斯林的爱戴和崇敬。回忆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芦沟桥事变,北平危在旦夕,当时的成达师范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校长马松亭阿訇的爱国爱教思想指导下,决定向南疏散。准备先到达武汉复课。不久,武汉吃紧,师生们继续南下,经长沙到衡阳,并准备沿湘桂线到大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18,(6):88-88
福德图书馆始建于1936年,位于北京东四清真寺内,其前身为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图书馆。福德图书馆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具盛名的图书馆。2014年10月,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经过两年的整理、挖掘工作,福德图书馆于2017年6月正式复馆。福德图书馆名为图书馆,实则有博物馆之义。其馆藏文物门类丰富,藏有14147册福德书籍,此外还保存有众多明清以来的文物珍品。福德图书馆文物与馆藏图书,一同见证了东四清真寺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王德才 《中国穆斯林》2012,(2):55-56,61
马金鹏先生(1913-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间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7月11日,马博忠先生邀请各界友好在北京常营寓所举行其父马金鹏(1913-2001)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马博忠先生简单回顾了父亲早年在成达师范学校求学、埃及留学、回国后在成达师范任教、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上海担任教长以及1953年调往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的经历,介绍了父亲一生翻译的著作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品一大阿訇归真一周年之际,我县清真寺管委会于1991年11月1日主持召开了“纪念刘品一大阿訇逝世一周年座谈会”,50多位阿訇、乡老以深切怀念的心情参加了座谈会,县民委、县政协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座谈会。会前,全体阿訇在大殿上诵读了《古兰经》,并同与会人员一起为品一大阿訇作了“都阿”,祈求真主慈悯升高他的品级。下殿后,全体与会者以敬慕的心情座谈、追忆刘大阿訇生前(1921—1941)先后四次在平泉东寺、西寺任开学阿訇的事  相似文献   

18.
法镜轩与唐柯三、马松亭、穆华庭同为成达师范学校主要创始人,为回族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大半生的精力,但以前对法镜轩先生的生平事迹几乎没有文字记载。笔者在《中国穆斯林》编辑部的支持下,得到济南金锡增阿訇、唐树铭先生(唐柯三之孙)和淄博乡老胡凤祥、查锡嘉的帮助,找到了现居淄博市的法镜轩先生的小女儿法玉贞女士(已退休的医务工作者),她热情地为笔者讲述了法镜轩先生生前的一些事迹。笔者结合家父马金鹏先生生前讲述的法老的往事,并参考周仲仁先生宏文《记忆中的成达师范学校》形成了这篇稿子的基本内容,在此向关心成达师范史料的读者做一个基本介绍。  相似文献   

19.
新阿訇,刚上任,我请阿訇去“游坟”。在通往坟地的道路上,阿訇与我,边走边谈论。他先把“游坟”的来历讲个清楚,又把“游坟”的意义说个明白—“既是为亡人作祈祷,更是让活人受教育。坚定信仰,戒恶行善,做一个两世吉庆的人!”阿訇的一番言语,象一缕晨曦,照进我的心坎里。新阿訇,刚上任,我请阿訇去“游坟”。墓草青青,坟地肃静,耳畔,回响着古兰美妙的声音。阿訇推辞了我送上的“经礼”,又谢绝到我家用餐吃席—“伊斯兰崇尚勤俭廉洁,穆斯林倡导施舍济贫。把钱财送给最穷苦的人吧,别忘了,举意把回赏归于亡人!”阿訇的一番言语,象一股春风,吹进…  相似文献   

20.
成达师生在桂林的抗日救亡活动常启明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成达师范学校师生曾于战火纷飞、人民遭难的年代,在广西桂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为使后人不忘他们在桂林的功德,也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现根据有关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