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向东 《哲学研究》2013,(1):116-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也是社会主义的精神自我,表达着社会主义特有的精神气质。社会主义通过核心价值观对自身进行自我认同,即自我确认和肯定,回答"我是谁",并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显现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和自身的同一性。因  相似文献   

2.
人类个体终其一生都在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因而,"自我"就成为个体必须面对的问题。个体在找寻"自我"时会遭遇两类不同的问题:什么使得自我在不同的时刻保持同一?哪些行为、经历、信念、价值、欲望和品格特征等归属于自我而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前者是本体认同,它关切个体在时间流变中如何保持同一;后者是规范认同,它关切个体在不同语境下确认相关特征、获得归属感并相应地行动、生活。两者相互区分却又彼此关联,它们共同勾画出一个独特的"自我"概念,将自己识别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进而构建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意义,与之相应的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的探讨和实践也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3.
刘伟 《孔子研究》2019,(2):75-82
在《论语》里,祭祀具有群体身份巩固与个体身份认同的双重作用。祭祀活动在具体实践路径上实现了宗教情感与人文理性的双重融合:理性中融入情感,使外在的仪式充满神圣性,规范个体对族群的正确认知,区分"自我"与"他者",强化了个体对族群的内在皈依感;同时,情感中保持理性,强化个体身份在现实世界的认同,规范塑造情感、欲望、意志以现实世界为主,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此世中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4.
身份与使命     
《天风》2015,(7)
<正>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保罗之榜样,在于他对自己身份与使命的认定与坚守。我们可以将许多的身份赋予保罗,诸如宣教家、神学家、布道家、牧者,等等。但他对自己的认定却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参罗1:1)。不过,这仆人的身份不是低贱的,而是尊贵的。因为与这身份相随的是他从上帝所受的使命"特派传上帝的福音"(参罗1:1)。"特派",希腊文是"(?)",它的意思有"分别"、"离开"、"拿走"、"任命"等。这里保罗用的是这个动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语境下,我们需要不断地认识与发现"孔学",以便揭开遮蔽,让"孔学"显现于当下的世界,即孔子哲学之研究仍需时人之努力。孔子关注人及人类社会,并不断地进行追问,试图寻找出自己的答案,整部《论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现在大抵可以简单地勾勒出孔子围绕"人"展开的"追问—回答"结构图:首先,追问"我是谁",即在"知人"层面回答人的"类"特性;其次,追问"我应该向何处去",然后回答人应该作为君子向人性的高处———"仁"走去;再次,追问"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生存",然后回答人应该在一个现实化的理想图景中获得理想化的现实境遇。这种"追问"与"回答"就自然构成了孔子的人生哲学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创新的三重权力价值认同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全球化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共生和不同文化间的双赢,同时在文化共生的力量博弈中获得尽可能多的集体认同,其核心是文化中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即解决自我的身份以及身份正当性的问题,通过自我文化发展的活力和扩散,把我变成我们,确认我们的共同身份;同时,又通过自我的文化价值体系,把我们同他们相区别。因此,  相似文献   

7.
正"别跟我分析什么对错,老子在家就是天。""如果不是你那么蠢,我在外面能这么累吗?"这是昨晚打车回家时,听到一位中年司机师傅说的话。对话中,他不断痛斥着电话那头的人,言辞激烈。而我虽无法确认与他通话的是谁,却能确定对方一定是他最亲近的人。有时候,你总是可以通过一些人,看到自己的影子……想起之前自己的种种行为,和眼前这位司机师傅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8.
《学海》2021,(1):189-195
以赛亚·伯林坚信文化对人具有特殊意义。他通过对维柯和赫尔德为主的反潮流思想家的解读,在价值多元主义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一种文化多元论(cultural pluralism)——即文化并非是普遍单一,而是多元并立的。文化的差异性仅仅是人类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呈现,并不能形成一种囊括所有文化模式的人类共同体文化体系。从这种文化多元论出发,与个人自由相对的族群归属必须在肯定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阐释。社群与历史文化之归属感是人类的根本需要,个体必须归属于群体并形成严格意义上的认同——亦即身份认同和肯定,否则将会在强制性同化中导致身份的丧失。伯林强调族群归属和身份认同的意义,强调文化不应该是单调的、统一的规则和格式,坚持在共同价值前提下尊重文化多元性和差异性,这是对西方自由主义普世主义梦想的一种反省、批评与自我纠偏。透过自由主义阵营中以伯林为代表的文化多元论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可辨识出一条穿透西方普世价值话语之迷雾、阐释族群归属和身份认同之意义的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9.
鲍瑾 《美与时代》2013,(3):47-49
美国当代人类学者路易莎·沙因的"内部东方主义(internal orientalism)"这一说法提出之后,便引发了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广泛讨论,而正如路易莎所言,这一话题本是可以,更是值得争论的。通过对历史上汉族典籍对苗族文化形象的描述和思考,可以发现,汉族通过对"异族"形象进行想象与建构,以确认自己身份,取得自我认同的做法是自古就有的。而在当代社会,由于社会经济以及科技  相似文献   

10.
对医生身份认同的研究是帮助分析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矛盾的有效视角。本文运用话语分析中的叙事分析法和批判话语分析法对一名整形科医生的叙事话语进行了剖析与阐释,试图揭示该医生对自己身份及其社会意义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叙事话语中,个案医生通过各种话语策略构建了患者的"拯救者"、同事的"领导者"和"竞争者"、朋友的"互助者"以及家人的"保护者"等四种有机相连的社会身份,这四种身份共同释放出了强烈的男性气概。  相似文献   

11.
《原道》2015,(2)
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在不同人群中,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动态变化的差序格局。具体到身份符号的选择上,一些人可能倾向选择已经将自己低层次认同完整"囊缩"在内的高层次认同符号来完成自己复合型民族身份的综合表述。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更偏向选择已经紧密"嵌入"到高层次认同中的低层次认同符号来实现自己多层次认同体系的精细表达。构建一个符合中国现实的实体化的不断向高层次发展的"中华民族"认同的方式和途径,需要一种既能与国族认同的差序格局完整对应,又能动态反映民族不断交往融合进程的,包含了"囊缩式"与"嵌入式"两种国族身份符号的标识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2.
物我内外贯通是北宋理学的核心命题.在该命题中如何打破物、我,内、外之间阻碍从而实现它们的"一"乃是关键,而"贯通"只是结果和表现.这个"如何"的问题关涉到周敦颐、张载对天人关系的处理.分析发现,感通者自身的观念和情感结构共同参与了物我之间的感通交互,因此,如若不呈现感通者的这双重结构则无法推进对物我感通交互活动之内涵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国家认同再次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全球化到底是削弱国家认同还是增强国家认同, 不仅与国家认同的具体内容有关, 还受国家的全球化水平影响。同时, 个体对外群体的态度, 不仅受到群体规模的影响, 国家认同内容也起着调节作用。人们越是基于语言、宗教、文化等族群特质来界定国家身份, 对外群体的态度越消极; 越是基于公民特质来界定国家身份, 对外群体的态度越积极。今后应该整合国家认同的内容、厘清国家认同的发展轨迹、拓展国家认同的研究方法以及开展中国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这"三大认同"是我国宗教实现"中国化"过程的基本标志,故而是关键。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有三种精神是值得倡导的,这就是自觉精神、包容精神、服务精神。2016年4月22日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几个月来,全国各地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大家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的一个重要主张,即"支持我国  相似文献   

15.
论文致力于从三种不同的焦虑出发分析中国的国家认同.本体论上(对命运、死亡)的焦虑、精神上(对空虚、无意义)的焦虑、道德(对罪过和谴责)的焦虑,构成三种基本的焦虑.焦虑Ⅱ在西方发达社会更普遍,造成政治冷淡;而当下的中国对焦虑Ⅰ更为关注.焦虑主体在中国更多不是自立个体,却更多是国家.国家的哲学根基与其说是自立个体,不如说是履行发展功能、富强功能的“天道”.国家高于、优先于个我,国家的富强成为近代以来深感屈辱的中国人首要的希冀.相比于西方式的民主、平等理念,富强、统一、发展、繁荣,更成为国家认同的基础与标准.国家认同不单具有狭义的政治性,更与经济发展、文化、语言、历史的认同密切相关.中国国家认同的特殊性不能仅仅依据西方的国家观予以求解,也须同时充分考虑传统的天下观的作用.创建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式现代化,这个困扰过德国、俄国的问题,客观上成为中国的关键问题.中国不以特殊性对抗现代化的普遍性,而是在普遍性与中国特色的融合中谋求这一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16.
贵人     
年近耳顺,阅世渐广,积多年人生经验,我很认同这句话:要想成功,自己得行,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自己得行。这个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贵人。好莱坞流行一句话:成功与否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认识谁。那个人就是贵人,咱就先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下,现代国家大都面临着多元宗教共存的社会现实,这就形成了以宗教为载体的次级共同体与以公民身份为载体的统一国家共同体之间相互融合,不断调适的互动.直接表现为,公民群体在具有多重身份、多重认同取向的时候进行身份选择的情形,其要点在于“宗教多元的公民社会与国家统一的平衡关系问题”.而在此身份选择的进程中,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形成了“一体双元”互动模式,即以利益-制度关系为基础赞同与否互动和以文化-心理关系为基础的归属与否互动.  相似文献   

18.
公民意识的"他者"化,是公民借助于"自我—世界的相互关联"的意向性比较,用"他者"符号,在交往对话中寻求关注、表达自我。这种"他者"化意识尽管有着追求自我价值的合理性,但不可避免地触发了国家认同危机,使得公民个体在意识层面对国家的现代性谋划与公民资格缺乏足够情感体悟与价值认同,从而存在意识者被污名化的风险。破除公民意识"他者"化的负面性影响及风险,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训练公民理性思维,用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着力培养公民情感认知,用规范性法治和正当性程序推进和完善社会协商对话。  相似文献   

19.
马西恒  童星 《学海》2008,114(2):15-22
本文是一项对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的探索性研究.作者在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调查发现,新移民与城市社区的"二元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即从相互隔离、排斥和对立转向一种理性、兼容、合作的"新二元关系",本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称之为"敦睦他者".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经历三个阶段的构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和"同质认同"."敦睦他者"是新移民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需要政府、社区和新移民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谁是海外华人?海外华人是谁?海外华人如何自我理解?我们如何理解海外华人?本文旨在运用社会心理分析对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要素构成、表现方式及生成机制进行一个架构式的检讨。文章首先指出,文化认同主要由文化范畴认知、文化自我确认、文化价值承诺和文化价值卷入四个互为关联且相对独立的要素构成;进而文章提出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在社会行为上主要表现为:乐意公开声称自己的华人身份,偏好中华文化的部分相关范畴,积极参与华人社会的公共事务,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为人处世,以及关注祖籍地及当代中国的发展;最后文章对影响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建构的若干社会情境因素进行了检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