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06,(3):49-49
(天亚社讯)印度东部的印度教徒辛格(Anuradha Singh)在今年四旬期禁食,每天只进餐一次。这位35岁的农村妇女亦参与天主教的苦路礼仪。辛格与6000多人4月7日到北方邦“母亲居所”灵修中心拜苦路,以纪念耶稣基督的苦难与死亡。她说,四旬期以来,每周五她都参与拜苦路。四旬期是天主教徒以守斋克己默想救主苦难的时期,今年由3月1日开始。灵修中心在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外约10公里,位于印度教神圣的恒河岸边。很多印度教徒认为若死于圣城,就能上天堂。恒河在首都新德里东南约750公里。在该中心服务12年的卢克雷蒂娅(Lucratia)修女说,来拜苦路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主教》2006,(4):49-49
印度联邦宗教少数社群委员会进行的调查证实,在多个印度教国家主义政党管治的邦里,基督徒是袭击对象。6月20日,由两人组成的调查组组长哈尔查兰·辛格·乔希(Harcharan Singh Josh)对天亚社说,他们将在几天内把调查结果呈交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  相似文献   

3.
[天亚社·印度科奇讯]有调查指示,印度南部基督信仰要地喀拉拉邦的天主教价值观逐渐低落,为此当地一主教呼吁人们内省。 该项对公教青年所做的调查显示,青年日渐不热衷于主日弥撒及其他灵修传统,而教友发生婚前及婚外性行为则愈来愈普遍。 进行该调查的公教周刊《真理之光》的编辑保禄·特拉卡特( Paul Thelakat)神父说:“我们不能再安坐一旁,以为喀拉拉或印度的教友和教会事事完美。”他形容调查结果发人深省。 喀拉拉教会源自圣多默宗徒,现有约五百万教友,占全国教友人口三分之一。 埃尔讷古勒姆暨安加马里总教区…  相似文献   

4.
天主教神哲学院被人们惯称为修道院,修道院的学生称修生。中国天主教会目前有几十所修道院,较大的就有12所,有近1千名修生在校攻读神哲学,他们将成为中国教会未来的司铎。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外人似乎很关心但又无从了解。因为提起修道院,浮现在人们脑海里的多是高高墙院里默默低头祷告的修士。事实上,那只是修生生活的一部分。今日修道院清静中显现开放、规律中赋予活泼,充分凸显了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时代脉动。本文以全国修院的修生为例,将修生们一天的生活与灵修做简单介绍,希望通过对他们的介绍,让更多关心天主教的读者朋…  相似文献   

5.
古印度佛教医学教育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印度古代医学体系的主流是源起于吠陀(Veda)文献的生命吠陀(Ayurveda)体系[1]。与此主流体系相联系的,还有印度佛教医学体系、南印度泰米尔人的“悉达”(Siddha)医学体系等”。《妙闻本集》(Susruta-Samhita)记载了具有神话色彩的印度古代医学的传承过程:印度医学的始祖是梵天(Brahma),梵天将医术传给了生主(Prajapati),生主再传给双马童(Two Asvins),双马重又传给大神因陀罗(Indra),因陀罗再传给Dhanvantari,Dhanvan-ta…  相似文献   

6.
1999年4月29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刘柏年副主席在四川省宗教局余孝恒副局长的陪同下,来到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查看了教学设施,了解了教学情况,询问了修生的学习、灵修、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当刘柏年副主席、余孝恒副局长等领导走上教学室讲台时,全场响起了一片...  相似文献   

7.
应全印比丘僧伽会的邀请,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五人,于1月22日至2月5日对印度进行了为期15天的友好访问。中国佛教代表团由圣辉法师任团长,游壤先生任秘书长,加木扬·图布丹喇嘛、宏度法师、张开勤先生为团员。代表团的出访,引起了印度各界的关注。印度《觉悟报》、印度广播电台、印度新闻社、《公共论坛报》、《宗教日报人《贝纳勒斯日报人《勒克脑报》的记者,分别对代表团进行了采访,并作了报导。在印方诸长老和文化官员的陪同下,代表团朝拜了莱奇(佛陀两大弟子舍利弗、目控连的舍利供奉处)、那烂陀寺遗址(相传为舍利弗出生地,…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15日,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2005级毕业典礼在修院会议厅举行。24位修生在经过6年的神哲学学习及灵修陶成后,喜悦地领到了毕业证书。本届修生是该院自2005年喜迁新址以来首届毕业生。他们来自西南三省一市。四川省委统战部王增建副部长、省宗教局于迎社副巡视员、学院董事长雷世银神父、副院长王怀茂等  相似文献   

9.
禅与印度宗教●乙涓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历史上曾经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宗教。例如,最早的宗教有达罗毗荼土著人的原始宗教崇拜,以后又有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印度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先后出现了佛教、耆那教、顺世派、生活派等宗教哲学派...  相似文献   

10.
瑞斯·戴维思(Rhys Davids在论述佛陀在古代印度宗教及哲学主要流派中的地位时曾作如下论述:  乔答摩佛陀土生土长在印度,一生过着一个典型的印度人的生活。在他那个时代印度教还没有出现,他与当时存在的并占主要地位的宗教也没有诤议。他的目的是要把这种宗教建立起来,并使它发展,而不是要它毁灭。诚然,对当时人们所信奉的那种理论——即在人身当中存在着一微妙(微细)的叫灵魂的东西——他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这种理论对宗教而言是不究竟的教义。他用来取代这种“灵魂”实体理论的教义是多种精神因素之组合的理论,在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是个宗教国家不假,但其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3年的《印度年鉴》,印度99.57%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11.67%,基督教徒2.32%,锡克教徒1.99%,佛教徒0.77%,耆那教徒0.41%,另有少部分人信仰祅教、犹太教等。由于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与印度教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渊源关系,不少人把它们看作印度教大家庭中的成员,与印度教一起构成印度文化的基石和主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印度哲学研究孙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与印度的交往渊源久远,公元1世纪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引起我国古代士大夫文人们的兴趣,开始了对印度的研究。在这一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主要是佛教僧人们对印度佛教的译经注疏,忙于探究义理、寻求真谛;甚至还有不少高...  相似文献   

13.
<正>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都是南亚最大国家。印度既是一个由10大民族和若干小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由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和佛教等构成的多宗教国家。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12%,仅次于印度教,逾亿之多。  相似文献   

14.
印度掠影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 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1年的《印度年鉴》,印度99.57%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占11.67%,基督教徒占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另有少部分人信仰祆教、犹太教等。这表明,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由于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与印度教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渊源关系,不少人把他们看作印度教大家庭中的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主教于2007年8月31日至9月3日巡视了四川教务,看望了四川修院师生,听取了修院工作汇报,对修院工作和修生灵修作了训导。8月31日下午,马英林主教在王道禹神父陪同下乘机来到成都,四川省"两  相似文献   

16.
禅,是一门高深的思维科学;在印度既有禅的理论,也有禅的实践。禅,随着印度佛教的传播而传入中国,受到中国佛教徒特别的钟爱,并被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成为具有浓厚中国佛教特色的禅学,即所谓如来禅、祖师禅。然而,无论是印度本土的禅,或从印度传到其周边国家的禅,都可以在奥义书中找到它们的根源。本文正是就此进行探讨,阐述禅那在奥义书的原始模式。论证禅那、瑜伽(yoga)和圣字(Om)是以奥义书的“禅法六则”作为实践的理论基础,可以,急称之为“定”(Samadhi)或定的异名。由是得出结论,奥义书禅法是印度本土和从印度传到别国禅法的原始形态。  相似文献   

17.
印度教向欧美的传播,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1896年著名的印度哲学家辨喜访问美国时,曾在美国讲授印度教哲学,并在纽约市创建了第一个“吠檀多学会”,以弘扬印度教的信仰和人生哲理。此后,在美国和欧洲陆续建立起一些宣传和研究印度教文化的组织,如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的分会、奥罗宾多学会等等。到了20  相似文献   

18.
[天亚社·印度海德拉巴讯]印度南部安得拉邦一天主教总主教要求政府采取行动,防止再有纺织工人因生活所逼自杀。 在过去十五个月,安得拉邦锡尔基拉镇发生三十六宗自杀事件,相信与收购纺织品的合作社负债和收不到政府的资助有关。 海德拉巴总教区马拉姆普迪·约伊(Marampudi Joji)总主教形容自杀是悲剧,并指政府应该有系统地协助纺织工人。 锡尔基拉机动织布工人协会的阿·亚达吉里(A.Yadagiri)说,织布行业由于生产成本高、市场推广欠佳、机器陈旧、产品质素不高,以致利润低,使纺织工人生活困难。 (节…  相似文献   

19.
孤鹤 《逻辑学研究》2013,(3):88-101
这篇文章处理了递归的模式在印度艺术(印度寺庙建筑与梵文诗律)与印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莱布尼兹序列(Leibniz series)的玛达瓦(Mādhava)推导做一个具体的形式化的重构,并为大卫·芒福德(David Mumford)的发现提供了证据,即在印度数学中递归是一个重要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代印度教     
当代印度教江亦丽印度教是产生于印度次大陆的古老宗教,其前身婆罗门教是远古时代雅利安人定居印度河流域后形成的宗教信仰。它以吠陀为根本经典,崇拜多神,注重祭祀。公元8世纪,商羯罗(约788一820)对印度教进行改革,促进了印度教的发展和繁荣。伊斯兰教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