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假数天,荡在网上,忽有一悟。原本打算追的电视剧一集未追,打算追的电影也一部未看,只是漫无目的,自由来去。原来这样最快乐。  相似文献   

2.
1.两个猎人打猎时看到一只松鼠,松鼠在树上盯着他们看。他们决定围绕着它走一圈,但他们按圆周移动时,松鼠也在移动,面对着猎人们,盯着他们看,就这样一直继续到他们走回原来的地方时为止。有人问两个猎人到底围绕松鼠走了一圈没有。其中一个猎人断定已围绕松鼠走了一圈。他的根据是,他们已环绕着松鼠画了一条封闭的线——圆周。另一个猎人不同意。他认为,假如他们是围绕松鼠走了一圈的话,就应该从  相似文献   

3.
前菜     
正她与他在同一家公司实习过,谈不上谁追谁。他浮躁,有时夸夸其谈,却也能为了一个项目连续几天不眠不休。他能吃苦能拼命的劲头,他谈起未来时整个人的闪闪发光,对未谙世事的她,像旋风像朝阳,是情不自禁的吸引。 很自然地在一起。她找了一份不太忙收入也平常的工作,他创业,经常三更半夜来敲她门:"有热水和方便面吗?"同居也是不在话下的事,何必要交两份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9,(9)
原来打算对中观和唯识各介绍一次以后接着就讲禅宗。向大家介绍禅宗的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得到一些真实受用。但我发现同学们对以前讲过的唯识法相学关于开悟等方面之认识还没有彻底弄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若讲禅宗,恐怕有许多问题更不易于明白了。又虽然唯识已向大家介绍了两次,但我仍忽觉得有许多话还必须再  相似文献   

5.
只说三个字     
春秋时期,齐国大臣田婴打算在薛这个地方建一座城。知道此事的人都认为这样做不恰当, 纷纷前去劝说他放弃这个打算。田婴听不进大家的意见,而且很生气。他给门卫下了一道命令: 对任何来访者都要先问明是来干什么的。如果是来谈在薛这个地方建城的事,一律不让进门。后来又有一个齐国人想来劝  相似文献   

6.
问答之间     
本刊去年底发出一份“读者问卷”,打算按读者的口味编杂志,让读者看得欢喜。转过年,答卷便纷至沓来。看数量厚厚两摞,心头先是一喜。有这么多读者关心本刊,焉有不喜之理!细细看去,便发现口味不一,成淡各有所好。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不愁油盐柴米,惟公婆口味不同,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7.
莫向外求     
正不久前去一个地方见一位朋友,我担心堵车,早早出发了。不想竟一路顺畅,比约定的时间早了两小时。那地方是我第一次去,有几分新奇。下了车,决定逛逛。我下车的那条道很有意思,乍看上去宽宽的大道,车水马龙的,与其他大道并无二致。可是你马上就会发现,这道路明明就是一条分界线嘛。路南面高楼大厦,洋气时尚;路北面低矮房屋,古朴老旧。这市中心怎容许旧房子呢?仔细一看就明白了,原来  相似文献   

8.
56号教室让我着迷的地方很多。首先打动我的是那里没有恐惧。我经常会控制不住对教室里调皮捣蛋的学生大发脾气,然后为看着变乖的学生觉得自己在他们心中有威慑力而感到骄傲,看了雷夫老师的话我才明白原来我已经一不小心踏入了错误的陷阱。因为我的暴躁,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他们渐渐学会看我的眼色行事,渐渐学会为了讨好我去努力有好的表现,他们时刻担心我会批评他们,担心我会不喜欢他们。而我本人也在学生的“崇拜”中与教育的本质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9.
文摘     
文摘乘愿而来各有所归──未中签幼童皈依佛门●1995年11月29日在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举行的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金瓶掣签仪式,其中两名未中签的幼童阿旺南追和贡桑旺堆,如今怎么样了呢?金瓶掣签后不久,阿旺南追就被认定为西藏有名的琼波活佛的转世灵童,是...  相似文献   

10.
她祖籍河北赵县,在她小的时候,根据家乡的风俗,许多小伙伴要聚集在一起玩追风筝的游戏,即把风筝放得高高的,然后一起剪断线,让风筝任意飞,然后孩子们开始追赶,看谁能追上那只最大最美的风筝。按当地的说法,谁能追到最漂亮的风筝,长大后他肯定就有大出息。不过,她显得很另类,她既不剪断自己的风筝,也不去追别人的风筝。大家都笑她傻,而她不辩解,只是呵呵地笑。  相似文献   

11.
一辈子的客     
正六岁之前,我没有回过家。准确地说,我没有去过那个有父母在的、被称之为"家"的地方。我出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而且很不幸,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孩。所以一生下来,我就从出生的地方直接被抱到了姑妈家,甚至没有来得及看亲生父母一眼,没有在本应该属于我的家待一秒。此后,我就在姑妈家住了下来,但并没有叫姑妈为"妈妈"——父母觉得我是他们的骨肉,他们没有打算抛弃我,想等到条件合适的时候接我回去。也  相似文献   

12.
美国芝加哥的一位退休老人,在一所学校附近买了一栋简朴的住宅,打算在那儿安度他的晚年。 他住的地方最初的几个礼拜很安静,不久,就有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所有的垃圾桶。附近的邻居也深受其害,对他  相似文献   

13.
这已经是40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正上初中。一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刚走到一个胡同口,我忽然发现路边静静地躺着一个白色的长方形的东西,弯腰捡起一看,原来是一封已经封好口、贴好邮票的信。哦,还是寄到新疆乌鲁木齐去的,寄到那么远的地方啊!可是,为什么它一大早却静静地躺在这里呢?这路边也不是它睡觉的地方呀!是不是送信的人在去邮局的路上匆忙之中无意间遗失在这儿的?也可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苦恼烦闷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自寻烦恼”。有一个和尚,每次坐禅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跟他捣蛋,无论怎样也赶不走。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师父让他下次坐禅时拿一支笔,等蜘蛛来了在它身上画个记号,看它来自什么地方,和尚照办了,在蜘蛛身上画了一个圆圈,蜘蛛走后,他安然入定了。当和尚做完功,睁开眼睛一看,那个圆圈原来就在自己的肚皮上。可见,许多我们推给他人或外物的过失,毛病竟在自己身上。当然,这种来自自身的困扰我们往往不易察觉,更难以用笔“圈”定。天…  相似文献   

15.
责任     
董振国 《天风》2011,(10):55-55
一场无声的细雨打湿沉睡的梦拱破尘封思绪纷纷发芽回忆像一叶轻舟在心海漂来荡去哪里才是它停泊的地方啊 莫要回头留恋地张望那曾经拥有的辉煌也莫让忏悔的泪水淹灭崇高的理想既然  相似文献   

16.
圣灵的火     
弟兄姊妹,当我们提到一个人如何被圣灵充满,有许多人说要不断地说方言,有很多人讲要不断地有灵恩的表现,那么到底在什么地方会有圣灵持续不断地工作,什么地方会有圣灵的火持续不断地焚烧呢?原来在旧约圣经利未记里有三个地方提到一直有圣灵的火持续不断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曾听父亲讲述过一则鬼的故事:一位道长深夜遇见个黑影挡路,以为是鬼,便施展法术驱鬼,用尽各种法术,鬼依然纹丝不动。道长吓得魂飞魄散,逃到家中一病不起。第二天,人们去道长遇鬼的地方一看,原来是一堆泥在路中,道长的长剑、符等法器都在上面。 听完这则故事,我们都禁不住笑话道长无中生有,自寻烦恼。路上哪有什么鬼怪,是道长心里有鬼。 然而仔细一想。我们自己不  相似文献   

18.
中秋佳节将临,我公司为了让那些家属不在上海的职工也能欢渡佳节,打算在中秋之夜为他们举行赏月晚会。公司工会为此发了通知,要求各部门把本部门的“单身职工”人数统计好报上来。各部门的数字报来以后,工会生活委员一汇总,发现“单身职工”的人数比工会原先掌握的人数多出了两倍。仔细一查名单,发现很多家在上海的职工也名列其中。这是怎么搞的呢?工会生活委员只好一一打电话到各部门去询问,原来是好几个部门对“单身职工”的理解与工会的意图不一致,这样统计上来的数字当然就不准确了!  相似文献   

19.
青春的秘密     
搬入新房,妻帮我整理书橱,无意间发现我的一本中专毕业留言册,胡乱翻看起来。谁知她未看几页,便惊叫起来,指着一页,酸溜溜地责问我:“这页留言做何解释?”我接过一看,原来是班上一个名叫高峰的女同学的一段留  相似文献   

20.
吋下做广告,往往喜欢说上一句“质量三包”,好象非如此不能表明货真价实似的。然而这句话实在不大高明。“三包”,不知道始作俑者原来的意思是指什么,但至少经过转辗袭用,其含义是颇为模糊的。笔者有一回逛百货商场,偶见一顾客要求退货,上前一看,原来他要求退的是一只新的兰陵牌七功能电子手表。这位顾客申述说:“这块表买来才四个月,却已经修过两次,换过一回,现在又出毛病,所以不愿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