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繁星满天     
她生在中国最北端的城市——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出生的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所以她还有一个乳名“迎灯”。父亲迟泽凤是小镇上的小学校长,因为非常喜欢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而曹植又名曹子建,因此给她取名“迟子建”。  相似文献   

2.
外婆有部《金刚经》,是一种石版繁体的经书。这经书如同她的命,谁也不敢去摸一摸,碰一碰。其实全家压根就没有谁想去动一动它,只是外婆将书看得如此重罢了。全家跟随父亲的调动,从湖南到贵州,一路上外婆把《金刚经》捂在心口上,颠颠簸簸又是汽车又是火车,从不曾掉以轻心。外婆的珍宝唯独我可以随意动一动,例如她那几块光洋,就唯独我见过,还有她的一些金银首饰及玛瑙之类,也只有我开过眼界。即使是那本在她看来比命还贵重的《金刚经》,我也可以翻翻。外婆若看见我翻经书,脸上即刻露出少有的笑容:“翻一翻也好,那是要长功德的。”倘若家里其他人动。  相似文献   

3.
刘凌维 《天风》2022,(10):37-38
福音种子 在信仰上对我影响最早的是我的外婆,我从小跟外婆生活在一起,她虽然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家庭主妇,但对信仰却非常虔诚,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她也不肯放弃信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教会渐渐开始恢复后,外婆更是不辞辛苦地服侍弟兄姐妹:探访生病的人,扶持软弱的人,安慰伤心的人……外婆平时也很关爱亲友、邻里,热心向他们传讲上帝的福音.  相似文献   

4.
外婆的庵堂     
<正> 一恍外婆已经去世二十五年了,她走之前身体一直很健康,饮食起居都是自理,因为她一直是素食,都习惯于自己动手,尽管那时她已是81岁高龄。她走的时候也很安然,如同睡觉一般,实为无疾而逝。外婆是个出家人,三十多岁就出家的。她为什么出家,或者说她出家因缘是什么,我至今也不十分明白。外婆独自住在一座庵堂里,这庵堂座落在一座山上的山凹处,离最近的村子也有二三里地。庵堂是一座观世音的庵,庵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佛缘     
缘于母亲的信佛 ,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出生在五十年代 ,生长在六七十年代 ,当时农村极度贫困 ,温饱尚难解决 ,更无文化生活可言 ,因此 ,母亲所有的佛事活动 ,便成为家庭一道热闹的景观 ,也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兴奋点。母亲与佛的结缘 ,最初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外婆的影响 ,二是生活的艰辛。外婆是最初的老师。母亲是长女 ,善良的外婆除了对他进行“三从四德”儒家思想教育外 ,更处处用佛教行因报果的观念影响她。外婆也是佛教徒 ,小时候母亲常常向我们谈起外婆。有时她也谈起我那早逝的祖母 ,但在母亲的心里 ,外婆…  相似文献   

6.
何正中 《天风》2016,(9):44-46
1914年10月11日,母亲李美钦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一个贫穷的家庭。外公是一位忠厚老实的建筑木工,三十来岁时,在三楼作业中不幸失足坠亡:外婆在教会服侍,她日夜干手工针线活供子女读书。母亲天资十分聪颖,她未上小学时己认识几百个字,还常常与外婆一起读圣经,  相似文献   

7.
外婆又来了,迈着细碎的步子,背着蓝格子的小包袱,银白色的头发,照例梳得一丝不乱.时隔一年,外婆又住到了母亲给她准备好的卧室里,一张小床,干净的被褥,新鲜的水果。午饭是韭菜馅的水饺,外婆吃了一碗后,拿出那些花花绿绿的药瓶,喝药。然后,她闲坐在胡同里,邻居们打招呼说:“来啦?多住些日子!”外婆就笑:“来了,多住些日子。”  相似文献   

8.
正一、信主上世纪90年代初,外婆千里迢迢从山东老家来到东北,在我家住了几个月。那时,外婆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她整天唱着、笑着,乐观与通达使她容光焕发,又大又圆的眼睛仍然清澈明亮,布满皱纹的脸上白里透红。她每天唱着我听不太懂却很动听的圣歌,唱一会,就为她的儿孙祈祷、祝福一会。一个大字  相似文献   

9.
伤逝     
前不久在长途电话里,得知九十八高龄的外婆故世的消息。由于外婆视力不佳,加上长久不良于行,已卧床数年。每次我回故居访探外婆,意识越来越趋模糊不清的她,仍一次次地向我重申长期卧床、动弹不得,自己为什么活这么久的无奈与苦痛。  相似文献   

10.
外婆的家在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大二那年暑假,我陪同母亲去看望外婆。见到我,外婆便问长问短,说及城里与乡下的两重世界,她那苍老的脸上流露出对外界的陌生和无可企及的神色。末了,凄婉地说姨婆头戴金耳环,身穿新衣服,过着神仙样的日子,沟  相似文献   

11.
一、在中国了解伊斯兰教我是一个汉族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慢慢接触到了一些伊斯兰教的文化。首先是在家庭中,我外公三弟的妻子,我的三外婆是穆斯林。她是一个静默而自信的回族女人,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女性。她一生勤奋刻苦,贤惠慈祥,深得同事和亲友的爱戴。在我1995年读大学后,三外婆推荐我看了一本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这本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缠绵悱恻的情感让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2.
风吹麦浪     
房园 《天风》2014,(5):52-53
又一次骑单车路过这片麦田,闻着熟悉的泥土馨香,暖暖的风如绸缎般俏皮地拂过耳根,远处夕阳温暖的余晖透过绿油油的麦浪层层叠叠扑面而来,一如我的回忆。记忆里外婆总是在周日的早上,用她的红色小三轮车载着我去教会。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更年长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蹒跚而行。外婆总是很热心,把老姊妹扶到她的小车上,而我就跳下来在后边帮她推着。尽管那时的我力气很小,  相似文献   

13.
感恩存折     
那时候她家里很穷,但在对待金钱这个问题上,父母显得特别开明和大度。全家四口人,她、哥哥,还有父母,一家人只有一张写着母亲名字的存折,自然,也只有一个密码,全家人都知道的密码。  相似文献   

14.
也许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也许在今天你不太相信还有这样的事,但这却是真的。“我的父母伤害了我,我不会伤心流泪;但是,如果同学或朋友伤害了我,我想我会很难过的”。在一次“实话实说我自己”口语交流课上,一位女同学这样说道。当她说完时,全班一片哗然,在这群稚气而又单纯的初一孩子当中,她的自我介绍显得伤感而又有点老成。多年的教育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问题”孩子。之后,我对她多了一份留心与关爱,心灵的关怀让我走近了她,一个伤痕累累的女孩:她出生在城市郊区的一个比较富裕的个体户家庭之中,父母为了要一个弟弟把她送给外婆抚养,并且…  相似文献   

15.
山路弯弯     
外婆今年已82岁了,她老人家一直住在我的故乡——江南的茶园乡五岭村。数日前,舅舅突然发来电报,告诉我们外婆去世的消息。悉此噩耗,我顿时泪如泉涌,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记忆如同潮水冲破了闸门,一下子又把我带回了那天真童稚的幼年时代。 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外婆家,和舅舅们生活在一起,在那里我度过了自己浪漫的童年和梦幻般的少年时期。我是外婆带着一步一步长大的,也是外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第一粒福音的种子。 故乡有一条绵延10里的山路,孩提时代,  相似文献   

16.
外婆的礼物     
正外婆今年91岁了,她有个习惯,每年春节前都要精心给孙辈们准备礼物。算起来,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了30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小山村,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改善了,外婆也乐呵呵地说,时代不一样了。那时候,我们都还是小孩子,外婆会在入年假之后,带着我们到圩上买新衣、坐马车、  相似文献   

17.
正曹植七岁那年中秋节,曹操带着妻儿们在后花园饮酒赏月,曹操见皓月当空,就一时兴起问孩子们说:"你们说月亮与外国比,谁近谁远?"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月亮远了。曹操点了点头又问一直未作声的曹植:"你说呢?"只见曹植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月亮近,外国远。"大家都呆住了,曹植解释道:"因为月亮看得见,外国看不见。"大家听了觉得曹植的答案很新奇,曹操也很高兴,连夸曹植是可造之才。第二年中秋,有外国使节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佛教传播和发展史上,有关曹植是否创制了"鱼山梵呗"至今仍是学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根据曹植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地域,曹植生活时代佛教主要传播的地域,二者存在着较高的重合度和一致性。这种重合度和一致性不仅存在于曹植生活的早期,而且存在于其生活的中期和晚期。二者重合度和一致性比较集中的地域主要体现在许昌、洛阳和鄄城、东阿等地。这不仅为曹植接受佛教的影响提供了地域上的可能性,而且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曹植"鱼山梵呗"提供了地域上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曹植是否创制了"鱼山梵呗",考之正史并无明文记载,然佛家典籍却对其传说记载不绝。对此学界主要有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尤其是近年来否定之论不断。笔者认为在无确凿证据发现之前,还不应否定曹植创制"鱼山梵呗"这一传说的真实性。因为结合曹植所处时代佛教与道教关系背景下佛教的方术化、曹植对待方术的态度、曹植交往的文人与作品等诸种情势,佛家典籍所载"梵呗之起,亦兆自陈思"并不全是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20.
1那么急匆匆,走过很多人。只有她是慢的,走得姗姗。在急切的奔忙中,她突然显得那么醒目,另有一种美,惹人心动。慢有了馈赠:她发现了一朵美丽的小花,躺在地上。她疼惜地弯腰拾起,小心地嗅,让人认为她在试探小花的气息。这个美的动作,还有美的人,美的花,美的心思,怎不令人感动?一切都似曾相识,仿佛看过的一张画,一尊雕塑,遥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