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帖子的主题是:“10件人生奢侈品,你拥有多少?”这里的奢侈品,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豪宅香车、珠宝名表,而是心灵的奢侈。  相似文献   

2.
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问题是“10年前,你在做什么?”跟帖的人很多:有人说10年前刚参加工作,有人说10年前遭遇下岗,有人说10年前在读高中,有人说10年前刚离开家乡去南方漂泊,有人说10年前自己还是毛头小子,总之大家都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3.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发胖是女人的天敌。你想想:置身于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时装店,试了一件又一件漂亮的衣服,却硬是没有一件适合自己。这不能怪衣服的号码太小,只能怪自己的身材太肥。 衣服就算有大号的,能穿上又能怎样呢?反正就是没有苗条人穿上好看、够味。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得赶紧着手办一件对我来说是最最重要  相似文献   

4.
敬畏天主     
上主,没有谁相似你;你是伟大的,你的名有大德能。万民的君王!谁能不敬畏你?这是你应得的,因为万民中所有的智者和他们所有的王国中,没有谁与你相似。(耶10:6-7)  相似文献   

5.
正前几天,网上有个帖子,说一个年轻人在工作时一时疏忽,将11万的应收款写成了1万。发现这个错误后,他第一时间汇报给老板。老板听说差了10万块之后,骂了这个年轻人一句。年轻人感觉受了侮辱,发帖求安慰。网友的回复多数是:你做错  相似文献   

6.
谢炳国 《天风》2022,(6):60-60
5月7日,"人民网"微博发了一个帖子:"母亲节到了,记得告诉她:妈妈我爱你.母爱如河,日夜奔流,为你的喜悦夜不能寐,为你的忧虑辗转反侧……妈妈的美是无条件的美.母亲节之际,'人民网'联合微博发起'晒出妈妈年轻时的照片'话题活动,邀你带话题发微博,分享你心中'最美'的妈妈."  相似文献   

7.
宋本友 《天风》2008,(24):24-25
经文:可10:17—22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相似文献   

8.
1983年第5期的《中国语文》上刊登了李芳杰同志《“畸零人”?》一文,文章认为“‘畸零人’一词的新造值得商榷。”共实,“畸零人”一词并非新造。《红楼梦》第63回中,妙玉给宝玉下了个帖子,因她下着“槛外人”三字,宝玉竟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于是,邢岫崓给宝玉出主意,说道:“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人扰扰之人,他便喜了……”  相似文献   

9.
三角形无论在哪里,看见你总给人以稳固的感觉。人们常以《铁三角》《金三角》赞誉你,在埃及金字塔上有你的身影,你能默默地顶住外来的压力,忍辱负重。但在爱情的位置上有了你,反倒失去了平衡。正方体方方正正,有角有棱,刚直不阿是你的品性。那是因为构成你的材料是特殊的——直线加方块。在你的外形上看不到随波逐流的曲  相似文献   

10.
正好朋友蓉在美甲店里做指甲,中间进来一个电话,因为不方便接听,蓉按了免提,电话那端传来一段低沉的男中音。男:喂,你在哪呢?蓉:我在做指甲。男:哦,那一会儿有什么安排吗?蓉;没有啊,做完回家了。男:那麻烦你帮我把衣架上的两件呢子大衣送去干洗吧,下周出差我应该会用到。蓉:是一件深蓝色和一件咖色的吗?嗯。我知道了。男:那辛苦你啦,没事先挂了。店里的小妹好奇,忍不住问蓉:"这是谁啊?你男朋  相似文献   

11.
感受生命     
西方有句名言,住过一辈子的地方,也许没有一件令你终身难忘的事,可住过一天的地方,倒有一件令你终身难忘的事.的确如此!我曾经租住过一间在半山腰上的房子,每次下班都要经过一个大台阶,在台阶拐弯处住着一位高位截肢的老人.每次我经过此地的时候,他总是笑眯眯的.他不能行走,唯一能帮助他行走的是手上拿着的两块砖头,身子下面垫着几块改装过的木板,木板下面装有两个轮子,就这样一位残疾老人,一位能在不幸中笑对人生的残疾人,使我对人生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思维与智慧》2006,(12):63-63
甲:只有蠢材才会肯定一件事,聪明人是万事疑惑的。乙:你能肯定吗?甲:当然!对话女:当我老时,你还会爱我吗?男:我为什么要等这么久?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总有一些神圣的事物让人敬畏。存有敬畏之心的人,必有一些做人的根本,以及永不动摇的信念。敬畏神圣不逾矩,有人归纳为三怕:怕受惩罚人格受辱,怕头上三尺神明遭谴责,怕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敬畏上主是智慧的开始,认识至圣者就是睿智。"借着我,你的岁月才可增多,你的寿命才可延长。你若有智慧,你必蒙受其惠,你若是轻狂也只有自食其果。"(箴9:10—12)遗憾的是,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伯利横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向效益专家艾维·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的方法。艾维·利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就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公司的业绩提高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请你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舒瓦普用了5分钟写完。艾维·利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对于你和你公司的重要性的次序。”这又花了5分钟。艾维·利说:“好了,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只是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  相似文献   

15.
人生旅途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坎坷曲折和大大小小的不顺心的事,情绪容易低落(或者说精神抑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你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摆脱方法: 1.顿悟猛醒。当你为一件烦恼的事情痛苦得难以自拔时,你不妨对自己大喝一声,这样痛苦下去就能解决问题了吗?生命太短促了,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还有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豁然猛醒,穿透人生,也许能控制住低沉的情绪。 2.发奋工作。向前看,确立奋斗目标,立志求索。一旦潜心事业,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便能使人忘记忧伤和愁苦。 3.淡忘往事。有些人总爱用过去做过的错事或  相似文献   

16.
正史书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汉景帝刘启前往上林苑,命中郎将卫绾作为护卫共乘一车与他一同前去。回宫之后,景帝问卫绾:"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和我同乘一辆车吗?"卫绾回答说:"我是代郡的戏车之人,侥幸因功升为中郎将。我不知道为什么能同陛下同乘一辆车。"  相似文献   

17.
关于算命,到底灵验不灵验呢?我爱人陈俊英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她年轻时,她大伯是个算命先生,曾给她算命。因为是叔侄关系,一定很用心的。这位算命先生说我爱人只有49岁的寿命。可是事实呢,老伴已活到60多岁了。老伴对我说:“算命先生的话,不听也罢”。我老伴曾好奇地把这件事告诉另外的算命先生,让其解答“为什么那个算命先生算得不准”?回答是:“因为你心善,上天又给你增加了寿命。”表面上看,此种解释似有道理,然而你认真想一想,就发现破绽:人的寿命能以善恶为依据吗?显然是一种迷信之说,骗人的把戏。据说,算命者不仅能“算”出人的寿命,还…  相似文献   

18.
国人拉长时间看问题的方式很有辩证的眼光,比如在争与让的问题上,就认为不争是最巧的争。为什么不争是最巧的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跟人做生意能挣10块钱,砍砍价最后能挣到l5块钱,结果人家觉得你这个人矫情,以后不来找你。如果你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丁主教: 谨在耶稣基督的平安和喜乐里向你致以问候。 我是怀着谦卑的心情,及对和解的强烈愿望,向你和你的教会寄上日本圣公会第49届总议会的决议,一份为日文文件,一份为英文文件。我希望你能使这份决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叫兹格尼克的美国心理学家从一项心理实验中得出结论:人们对于一些已经完成的事情比较健忘。因为“完成欲”已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中萦绕不止。于是,心理学家把“人倾向于把一件事情做完”的心理称之为“兹格尼克效应”,又称“自圆心理”。自圆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你不妨试一下用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识地留一段小空白,那么,当你回过头来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总觉得有点别扭,脑子里就会闪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未完成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自圆心理”。正因为人有自圆心理的欲望,人们总是千方百计想把事情办好,办得有始有终。每当干好一件事,或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