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秘诀     
武侠小说中,往往有一个手找武林秘笈的故事情节。许多高手,打打杀杀,都为了争夺某个秘笈或秘诀,从此独步天下,称雄武林。事实上,不单是武侠小说,现实生活中一样有人希望能掌握秘诀,一蹴而就,获得成功。愈是年轻,愈容易有这样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李可染拜师     
1946年,经徐悲鸿引荐,李可染见到了仰慕已久的8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表达了自己想拜师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他带了20张画第二次拜见齐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动人的故事。当时,齐白石正在躺椅上养神,画送到手边,他便顺手接过。起初他还是半躺着看,待看了两张画以后,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来。再继续看,齐老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随着站了起来,边看边说:这才是大写意呢!齐白石晚年有个习惯,认画不认人,看完画以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李可染身上,问: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应。齐老高兴了,赞许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迹,没想到30年后看到你这个年轻人的画。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鸟、山水画家,其画以用笔豪放恣纵,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后世亦有极大影响。齐白石生平十  相似文献   

3.
李可染拜师     
1946年,经徐悲鸿引荐,李可染见到了仰慕已久的8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表达了自己想拜师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他带了20张画第二次拜见齐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寇绍恩 《天风》2013,(1):51-51
首先。让我祝福单身的你们-享受“恋爱”,期待“婚姻”。其次.我要提供几样你们交友、恋爱、婚姻的“武林秘笈”:  相似文献   

5.
《中国穆斯林》2018,(4):I0003-I0003
回族 北京市文物公司退休工会干部.父亲是解放初期“中国画研究会”会员,1953年与齐白石、李苦禅、于非闇、王雪涛、陈半丁、李可染等166位著名画家联袂为祝贺毛主席60大寿作画,被毛主席珍爱.  相似文献   

6.
<龙门心法>,这本书名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笈的书,其实是王常月祖师于清康熙二年十月在金陵碧苑传戒时给戒子讲经说法的开示,由其弟子邵守善、詹守椿记录下来,共有21个专题,又名<碧苑坛经>.  相似文献   

7.
宋代建隆年间,许多武林高手得到一种武林秘笈。很多人按字义去练,都未练成。其中有一人,不识字,也听不懂别人的译文,便仔细观察、熟记着那些字。后来字迹全部印入脑海,竞如蝌蚪般游来游去。这人真是高手,突发奇想,竞按脑中闪现的蝌蚪影像练、练、练。渐渐地,他那闪转腾挪的身体出神入化,酷似字形变幻,他成功了。  相似文献   

8.
武林怪杰古龙的成功绝非偶然。刚刚开始的时候,古龙是跟着卧龙生等人打工混饭吃,给人家整理材料,当“枪手“写作武侠小说。但是无论怎么写,他都发现没有出路。因为梁羽生、金庸都是具有大学问的人,他们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样样都写绝了。  相似文献   

9.
广西山清水秀、田园似锦,吸引了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到此游历作画。20世纪以来,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关山月、李可染、陆俨少、白雪石等等都到此采风写生,在中国美术史上产生很大的影响,也给广西山水画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广西本土画家也不懈努力与实践,逐步形成以地域审美特征和文化精神为表现的创作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金庸是蜚声中外的武侠小说大师,他生于1924年,今年是其90华诞。金庸一身江湖侠义之气,可谓江湖群龙之首。虽已年过九旬,可他仍然精神矍铄,身板硬朗,到处讲学游历,这与他坚持独到的养生秘笈密切相关。金庸保持了一份顺应自然的心态。他说:“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去帮助别人,心平气和的,讲究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1.
《思维与智慧》2014,(8):I0001-I0002
孙晓,1959年生,辽宁人,画家。自幼学画,青年时代师从中央美术学院章民生、焦可群、高冠华、许继庄等中国著名画家,后又得到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亲传。深得齐白石之子齐良迟、国画大师李可染、梁树年、许麟庐、董辰生、周思聪、冯大中、姚有多、马海方等著名国画家的首肯与赞誉。曾先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人民艺术家”银质勋章;“中国当代艺术家”和“国际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齐白石与毕加索的绘画艺术之间的比较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首先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自他的艺术风格成形诞生以来,就成为人们研究和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的读本,在国外齐白石的绘画也享有高的地位,他的绘画里简朴的画风投射出的深奥,一直令人思索,人们热爱齐白石、渴求达到齐白石的境界。论文的宗旨是了解齐白石绘画思想对中国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在近代的中国画家的理念里,我们能找到齐白石的影子,就齐白石的绘画而言,一个外国人——毕加索,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影响。齐白石出生于寒门,经历了北漂生活,面临时代政局的变迁,承受生命危机时刻内心的痛苦抑郁,而同时代的毕加索的境遇也如此。毕加索是高产的画家,他的绘画寓意深远,大巧若拙的风格从毕加索的艺术中流露,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从诞生之日就影响着西方人们的思想,虽然齐白石本人未必认同毕加索的绘画思想,毕加索也不一定完全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但他们之间却有某种共同点。齐白石是一位大气晚成的画家,长期练习、创新到晚年的领悟,齐白石的作品淡泊、宁静、童趣,和毕加索的绘画精髓契合。毕加索参加过革命,后来云游四方学习艺术,而齐白石从木匠转型到画家,晚年开始"我行我道",他们有可比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的主要结论是借中西方的思想来分析齐白石和毕加索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3.
王会丽 《美与时代》2016,(10):46-47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绘画美术大师,其中以他的山水画最具特色。可以说,齐白石的山水画开创了近代绘画的新时代。除了山水画颇具特色,齐白石对绘画的审美境界也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探究齐白石的山水画语言和审美境界对于进一步了解齐白石绘画内容和风格有着重要意义。从齐白石大师的绘画成长历程进行探究,总结其独特的山水画语言特点,进一步了解齐白石绘画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互联网上炒得最热的事之一,就是河南嵩山少林寺公开千年秘方.各个网站采用了极醒目的标题,如"公开千年秘方惹风波少林寺陷入两难尴尬地"、"‘少林寺公开千年秘方'风波始末"、"‘少林'成商家宠儿"、"少林秘方上网风波"、"少林秘方网上公布日点击数突破十万"、"记者调查:少林寺公布秘笈药方只为申遗?"、"少林寺采纳建议保护知识产权医宗秘笈暂停公开"、"三秘方现身少林寺网站武侠小说奇药重现凡间"、"少林寺公布致命‘点穴法'禅师称练成绝非易事"、"少林寺公布致命‘点穴法'网友修炼10年可成功"、"少林寺公布少林医宗秘方我们该如何抓药?"、"少林寺公开大量武功秘笈<易筋经>等上网"、"新闻会客厅:少林方丈谈为何公开千年秘笈"、"少林品牌被恶意抢注少林寺打响商标保卫战"、"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称保护‘少林功夫'刻不容缓"等等,正如某网站所说:"一时间,这成为网络上的大热,网友纷纷热传少林寺网址,少林寺网站上一片热火朝天.……不少地方出现了患者照方去药店配药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齐白石是我国闻名的绘画美术大师,其中以他的山水画最具特色,可以说,齐白石的山水画开创了近代绘画的新时代。除了山水画颇具特色,齐白石对绘画的审美境界也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探究齐白石的山水画语言和审美境界对于进一步了解齐白石绘画内容和风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与时间过招     
齐白石早年是湖 南湘潭一个小木匠, 后来他改学国画,并 且卓有成就,但他到 了七十岁的时候决定 变法,他对自己以前 的画风简直无法忍 受,尽管在别人看来, 齐白石七十岁以前的 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 品位。通过多年的努力,齐白石变法成功了,他以后的画越画越好,终于使他成为创一派门户的国画大师。 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荷兰农民有一次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为镇政府看门的工作,由于工作太轻闲,他又太年轻,他想找一个消磨时间的事情,于是选择了打磨镜片。他磨呀磨,一磨就是六十年。也许是熟能生巧吧,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  相似文献   

17.
谈起孩子的早期教育,英语绝对是个热门话题。在孩子未来的求学、工作道路上,英语是个标配。我们在国际化都市大上海,也要培养世界公民啊!各大公众号上都有推荐各种形式的英语学习,可以从小学到老!充斥着各种学习方法,各种江湖秘笈!1.5-3岁之间的托班竞争,3-6岁的幼儿园竞争,比的就是谁家有外教,谁家有英语课。  相似文献   

18.
齐白石,世界文化名人,20世纪最富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白石有四绝,"诗,书,画,印"。其中,诗,清新,朴实,真挚,亦情亦感,不拘一格;画,下笔多遗貌取神,不求形似,只求神韵。白石曾说:"吾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白石的诗,成就他的画。齐白石一生诗作约3000多首,那么,我接下来将摘取齐白石的画梅诗进行研究。齐白石的画梅诗与其绘画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将分别从齐白石生平、齐白石的画梅诗、齐白石的绘画、其画梅诗与绘画的关系四个大方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剑客     
一名剑客去拜访一位武林泰斗,向他请教如何练就非凡武艺。武林泰斗拿出一把只有一尺长的剑,说:“多亏了它,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新派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在青年读者中影响甚大,书中描述的魔教即是宋元时代的“明教”,更早在唐代则是摩尼教。小说作者金庸先生不仅是武侠小说名家,而且对宗教史也有研究。他说,摩尼教的本山是在西域大漠之中,昆仑山光明顶上,离东土十万八千里,当年只有唐僧西天取经才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