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构思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运用心理模拟法创立了写作构思活动模式,并根据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对构思技能进行了分阶段培养。结果表明:①写作构思活动的实践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构思技能水平,并能进而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②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写作构思水平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可以同等程度地接受构思技能的培训;③学生原有的写作技能水平和智力水平对于当前的写作活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提纲策略对写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写作构思阶段的自我调控策略之一的提纲之运用对写作成绩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一发现,书面提纲和心理提纲这两种常见的提纲形式对不同长度文章的写作质量有同等的积极影响;实验二发现,“半书面提纲”形式对写作质量的影响要显著好于书面提纲。研究表明,提纲策略效应的发挥,主要在于它帮助作者提高了构思阶段的认知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4.
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明确阅读理解实质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模拟法创立了阅读理解活动模式,这一模式包括相继联系的解析题目、通读感悟、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文意、全面检查六个基本的心智动作,并根据心智技能按模式定向、模式操作、模式内化三阶段形成的规律对阅读理解技能进行了分阶段培养。结果表明:①运用心理模拟法确立阅读理解活动的实践模式,并根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对阅读理解技能进行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②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水平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可以同等程度地接受阅读理解技能的培训;③学生原有智力水平和阅读技能水平对于当前的阅读活动有一定影响,教师在教学前应设法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5.
西方关于写作构思心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0引言所谓写作构思,就是作者根据所给定的题目要求,在头脑中确定所要表达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这些信息,把它们组合成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的过程。相对于阅读理解,西方对于写作构思的研究起步较晚,科学的研究直到80年代才出现。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内,西方心理学家围绕写作构思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可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1有关写作过程和构思过程的研究国外心理学界对写作进行研究起始于对写作成品的分析,真正意识到写作过程的重要性是在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一般认为,最早… 相似文献
6.
7.
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引言写作策略性知识即关于如何写作的知识 ,其实质是一套如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等方法或规则支配作者构思和修改文章的活动。它渗透或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之中 ,对写作活动和作品质量影响很大。一些研究写作的认知心理学家 (Rootl,1985 ;Beriter,C .,&Scardamalia ,M .1987 )通过对写作的专家和新手的对比研究 ,发现两者在写作能力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他们所掌握和运用的写作策略性知识的不同。可见 ,写作策略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作者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实际中 ,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写的作文普遍… 相似文献
8.
9.
探讨在小学三年级句群教学条件下,样例的不同呈现方式与练习方法对形成有关图式及其技能的影响。同时,考察陈述性知识、认知技能(一般程序性知识)和策略相互间的关系及对被试任务操作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实验班中,同时呈现两个以上样例并加以归纳,再循序渐进地进行变式练习,有利于图式与技能形成以及类比迁移,且中差生获益较大;(2)在被试的任务操作中,陈述性知识主效应非常显著,其次为认知技能,再次为策略,陈述性知识和认知技能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六年级儿童的估算水平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Lemaire与Siegler提出的儿童认知策略的一般概念框架,运用自编的估算题目对210名小学六年级儿童的估算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学六年级儿童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只是所给估算答案明显受到数字类型和运算规则的交互影响;他们会运用多种估算策略,但各种策略的使用频率、执行速度和准确性都存在明显差异。文章还对儿童估算策略的评估做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
比较研究-影响中美儿童计算能力差异的认知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要确定中美儿童基本计算技能的差异是否与他们使用的解题策略和基本加工过程的速度有关。为此,对中美两国的一年级儿童进行了书面计算能力测验,以及一组计算机呈现的加法作业。中国儿童在计算能力测验上表现出3:1的操作优势。中美儿童使用的解题策略种类一样,但是,中国儿童在策略综合运用的发展程度上超过美国儿童,检索策略的加工速度也超过美国儿童。显然,策略运用和加工速度的差异促成了中国儿童在计算能力测验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13.
写作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写作心理研究的重点已从写作作品的研究转向写作过程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表达观点,社会观点和认知观点.Hayes和Flower建构的写作模型(1980,1996)是最有影响的写作模型,为写作心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写作心理研究随着研究方法的提高,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智慧技能的一般教学模型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给出了智慧技能的一般教学模型 ,将智慧技能的教学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陈述性编码阶段、程序性编码阶段。为验证此模型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进行了模拟实验。选取同一所学校初二年级的四个班学生共 2 2 2人 ,随机安排四个班分别接受“欧姆定律”四种教案的教学 :发现式新教案、发现式旧教案、接受式新教案、接受式旧教案 ,随后进行迁移能力测验 ,结果表明采用新教案组织教学 ,即按上述模型控制好影响智慧技能的一些关键因素 ,将更利于学生获取智慧技能。 相似文献
15.
Skilled speechreading: A single-case stud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JÖRN LYXELL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4,35(3):212-219
In a case study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 skilled visual speechreader (SJ) was examined and compared to a control group. SJ is a 56 year old woman, skilled in visual speechreading. She differs from most of the 119 individuals in the control group, as she uses a particular speechreading strategy in which she attempts to repeat overtly each spoken word as soon as it has been uttered, and to summarize and fill in missing pieces of information whenever it is possible (e.g., during pauses) during the conversation.
SJ outperformed the control group on three types of tasks; a reading span task, performance in the asymptote level in the serial position curve, and verbal inference-making. SJ's results we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a) how they relate to the general case (i.e., models based on group-data) and to (b) her speechreading strategy. From a clinical perspective it was suggested that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practice the strategy as such, but any possible improvement is dependent on the individual's capability to process information in this way. 相似文献
SJ outperformed the control group on three types of tasks; a reading span task, performance in the asymptote level in the serial position curve, and verbal inference-making. SJ's results we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a) how they relate to the general case (i.e., models based on group-data) and to (b) her speechreading strategy. From a clinical perspective it was suggested that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practice the strategy as such, but any possible improvement is dependent on the individual's capability to process information in this way. 相似文献
16.
数字记忆广度对策略应用模式的影响──中美儿童计算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美儿童在策略运用模式上的差异是否与数字记忆广度有关。为此,分别测验了中美幼儿园儿童的加法技能,数字记忆广度,并通过一组计算机呈现的加法作业评估儿童使用的解题策略。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基本算术技能和数学记忆广度均超过同龄的美国儿童。在解题时,中国儿童多使用效率较高的言语计算策略,美国儿童则多采用计数手指策略,在言语计数策略和检索策略的加工速度上中国儿童也超过美国儿童。相关分析表明.策略应用模式的文化差异与数字记忆广度有关。比较大的工作记忆容量增加了数字线索可利用的资源,为儿童早期言语计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策略选择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研究者相继构建出几种策略选择的理论模型,以说明儿童策略选择的过程及其机制.文章根据策略模型发展的历程,对元认知模型、联结分布模型、适应性策略选择模型和策略选择与发现模型进行了概述与比较,以摸清策略模型发展的轨迹与特点,由此进一步明确策略模型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