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柯  李其维 《心理学报》2020,52(8):1017-1030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适应性和平衡化概念出发, 论证了有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进一步通过认知过程与生物学过程的“同构”, 建立了一种结构论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论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论、认知结构的建构论, 以及心理逻辑论等。皮亚杰的理论建构方法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 皮亚杰强调功能相对于结构的逻辑先在意义。功能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平衡化。因此, 皮亚杰的方法论是一种功能论。第二, 皮亚杰方法论的思想基础是辩证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一方面批判唯理论, 另一方面批判经验论, 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识论体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当今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研究中诸多“难问题”, 诸如“他心问题”、“归纳问题”等, 可能提供了元理论层面和方法层面的引领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1970年出版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的一部影响较大的关于发生认识论的著作。这部著作比较集中而系统地体现了皮亚杰和由他领导的“日内瓦学派”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这个学派把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采用发生学的方法,作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实验和统计资料,使其认识论的研究带有实证科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苏联哲学家写了不少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其学生和战友的哲学的著作。伏尔科娃这本系统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和学生——约·狄慈根哲学的著作,就是其中的一部。伏尔科娃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它是在大量实际材料和档案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这就使作者不仅有可能更全面地描绘出狄慈根的生活和活动的阶段,而且以全新的方式更准确地阐明了他在解决哲学上许多重要问题,特别是认识论问题上的作用和地位。作者广泛地运用了狄慈根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信件。这些信件由伏尔科娃和乌义波第一次整理发表在1958年3月的《哲学问  相似文献   

4.
评发生认识论的"反省抽象"范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4,27(3):514-518
论文分析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反省抽象”范畴的发展脉络、主要内涵及其与某些相关概念(如概括化、平衡化、矛盾与否定的构造、意识化与觉知等)的联系。作者认为:反省抽象不仅体现皮亚杰的独创性.而且也是发生认识沦中最为核心和最为重要的概念。它合理地解释了知识创新的源泉,使发生认识论的逻辑一数学范畴研究及认知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奠基于科学认识论之上。作者主张应准确继承皮亚杰的学术遗产,深化对认知发展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J.Piaget)和他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体系,举世闻名,在皮亚杰一生所写洋洋大观的著作之中,尽管直接有关教育的专著只占很小部分,但诚如国内外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在皮亚杰有关儿童认知发展与智慧形成的创造性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含义。皮亚杰本人也与教育似有不解之缘。从青年时代进入巴黎的比奈实验室,在西蒙的领导下参加测验工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杜燕丽同志,研究皮亚杰多年,我刊约她介绍发生认识论研究概况,并对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加以评论。承她应允,并寄来文稿。从本期起,文稿将在“发生认识论研究述评”总标题下陆续刊出。所刊文字如能有益于发生认识论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哲学认识论体系的重建,那将是给编者的最大奖赏,相信作者也是这样看的。  相似文献   

7.
刘兆吉 《心理学报》1985,18(2):3-10
刘勰(约公元465—532年)是《文心雕龙》作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本文试图论述这本古典著作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佛兰克在叙述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时指出:这个运动(他把它叫做找寻“科学世界观”的运动)在1920年左右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有三本著作是这个高峰的表现:石里克的“普通认识论”(1918年),莱辛巴哈的“相对论与先验的认识”(1920年)和维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1921年)。可见石里克这本著作在维也纳学派以及整个逻辑经验主义的思潮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我们现在就根据这本著作第二版(1925年)对石里克的学说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9.
6月1日,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邀请来华讲学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格鲁伯及其夫人在京举行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格鲁伯教授曾与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一起工作过,并且他还为皮亚杰的《生物学与知识》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物学资料。作为皮亚杰学说的研究者和积极批评者,他在英海尔德之后主持了“国际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的工作,直至退休。这次,能与格鲁伯教授见面交流对皮亚杰学说的看法和研究情况,无疑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参加座谈的还有北京部分高校的有关同志。座谈开始,格鲁伯教授首先谈了对中国介绍和研究皮亚杰的看法,他说:“中国对皮亚  相似文献   

10.
《哲学科学》杂志辟专栏讨论真理问题,引起学术界对至关重要的认识论问题的注意。已发表的几篇文章(作者为и.T.卡萨文、C.Б.克雷姆斯基和л.A.米凯希娜)无疑深化了真理的哲学概念。但与大多数著作一样,这些文章仍拘泥于对真理作认识论解释。苏联哲学一向仅就人的生命活动的认识领域分析真理。从一定程度上说,这顺应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典真理概念;从更高的层次说,则顺应了俄国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取  相似文献   

11.
皮亚杰理论近期的若干发展──差别观点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是从智力发展的认识论过渡到智力发展的心理学,差别心理学的近期实验研究为这一过渡提供了方法。后皮亚杰学派理论对差别心理的强调在教育学和临床心理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傅绍梅 《心理学报》1994,27(2):161-168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是从智力发展的认识论过渡到智力发展的心理学,差别心理学的近期实验研究为这一过渡提供了方法。后皮亚杰学派理论对差别心理的强调在教育学和临床心理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兆吉 《心理学报》1986,19(3):11-13
刘勰(约公元465—532年)是《文心雕龙》作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本文试图论述这本著作中的文艺鉴赏的心理学思想。关于刘勰论创作部分已在本学报1985年第二期《文心雕龙》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一文中发表了。  相似文献   

14.
科学进步问题牵涉到科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论问题。无疑,对科学进步的合理性作出合理的辩护是一件高难度的、极为有意义的工作。林定夷同志以实现这一任务为己任,继其著作《科学方法概论》之后,又著述《科学的进步与科学目标》(以下简称《进步与目标》)一书。现在,这本专著也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作者时勘同志的《现代技术培训心理学》这本著作是适应我国当前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的一种十分迫切的要求而写的。作者也有良好的条件来写出这本书。我认为,这本书至少可以相当好地初步满足我国目前大幅度实现工业现代化中技术培训这个特别迫切的要求。它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文章中对斯大林作了多次的攻击,说斯大林“忽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多方面的性质,贬低列宁的哲学遗产”,说斯大林“实际上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割裂开”,等等。另一方面,作者对苏共纲领则大肆吹捧。在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结构和职能问题上,作者提出一些同其他苏联哲学家不同的意见,其中主要的有:一、作者反驳Π.B.科普宁等人反对把哲学划分为若干部分的论点。二、作者反驳了《哲学词典》中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使用“本体论”一词的论点。三、作者表示既反对那些否认辩证逻辑的人,也反对那些把哲学归结为逻辑的人,也反对那些把辩证逻辑看作是一门独立学科的人。四、作者表示反对夸大或贬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职能。五、作者认为在许多苏联著作中,只是从本体论方面、而没有从认识论和逻辑方面阐述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问题,辩证法规律问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问题。六、作者不同意B.И.切尔克索夫关于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绝对同一的论点,也不同意П.B.科普宁把认识论的全部问题包括到逻辑之内的论点。七、作者不同意某些哲学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伦理学、美学、无神论等等的职能的论点。  相似文献   

17.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过程或阶段中的各种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儿童心理学对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列宁曾指出:儿童智力发展史是“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儿童心理学能为教育工作、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提供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基础科学知识。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就决定了我们探讨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道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康德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其在继承沃尔夫理性心理学与经验心理学二分的基础上,通过批评理性心理学,消解了我思的主体地位,为解决二元论问题做出了重要努力;通过批评经验心理学,指明了心理学在成长为一门科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新康德主义在继承并改造康德思想的过程中,发展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皮亚杰基于对康德思想独具特色的把握,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而当代认知科学的图式理论,则完全是建基于对康德经验图式理论框架的全面继承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关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讨论中,有不少文章对发生认识论与传统认识论的关系作了探讨,现将讨论情况概述如下。一发生认识论与康德先验论的关系第一种意见认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是康德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的翻版。持这种观点的同志的主要理由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的研究,已从一般性介绍进入较具体、较细致和较深入的探讨,兹将探讨情况,概述于后。一、关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活动”范畴“活动”(或“动作”)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范畴,有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知的本质、主体认识与客体结构的一致性等问题的思考,都是建立在对活动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