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7月11日,马博忠先生邀请各界友好在北京常营寓所举行其父马金鹏(1913-2001)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马博忠先生简单回顾了父亲早年在成达师范学校求学、埃及留学、回国后在成达师范任教、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上海担任教长以及1953年调往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的经历,介绍了父亲一生翻译的著作及影响。  相似文献   

2.
法镜轩与唐柯三、马松亭、穆华庭同为成达师范学校主要创始人,为回族的教育事业贡献了大半生的精力,但以前对法镜轩先生的生平事迹几乎没有文字记载。笔者在《中国穆斯林》编辑部的支持下,得到济南金锡增阿訇、唐树铭先生(唐柯三之孙)和淄博乡老胡凤祥、查锡嘉的帮助,找到了现居淄博市的法镜轩先生的小女儿法玉贞女士(已退休的医务工作者),她热情地为笔者讲述了法镜轩先生生前的一些事迹。笔者结合家父马金鹏先生生前讲述的法老的往事,并参考周仲仁先生宏文《记忆中的成达师范学校》形成了这篇稿子的基本内容,在此向关心成达师范史料的读者做一个基本介绍。  相似文献   

3.
马金鹏先生(1915-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问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王德才 《中国穆斯林》2012,(2):55-56,61
马金鹏先生(1913-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间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  相似文献   

5.
马金鹏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成达师范学校首批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留学生,是一位声名卓著的阿訇与伊斯兰教学者。今年是中国首批穆斯林留学生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80周年,又是马金鹏先生归真10周年。笔者谨以此文怀念中国穆斯林的前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9月27日,中国伊协离休干部林裕森因病在北京归真,享年84岁。1926年,林裕森生于四川阆中,1946年考入迁址重庆的成达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北京成达师范附小任教,并曾在北京市朝阳区委教  相似文献   

7.
成达师生在桂林的抗日救亡活动常启明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成达师范学校师生曾于战火纷飞、人民遭难的年代,在广西桂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为使后人不忘他们在桂林的功德,也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现根据有关资...  相似文献   

8.
马希桂先生是回族知名的博物馆专家、研究员,曾任首都博物馆馆长,现任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委、市政协委员、市伊协常委、民革北京市委祖国统一委员会委员。他的先父亲马明道先生(1908-1991),是中国现代穆斯林宗教学者,原籍北京牛街,毕业于成达师范学校,1935年留学土耳其,在安卡拉大学法学院伊斯兰教法学系肆业,后转入土耳其军校,1949年去台湾,在军界任职,先后赴土耳其、埃及、伊拉克、约旦等国家任职,后任回教协会理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台北政治大学东方语言…  相似文献   

9.
一位青年哈吉的光和热丁志胜,马龙甘肃临潭的丁目迪哈吉是当地一位知名人物。他为发展本地民族经济、振兴民族教育,用自己一颗赤诚之心奉献了一位青年哈吉的光和热。35岁的丁目迪哈吉,从小生长在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家庭。父亲丁世明先生于五十年代出国侨居在沙特阿拉...  相似文献   

10.
提起穆华亭,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成达师范学校创始人之一。但对穆老的生平事迹却少有文字记载。笔者在收集和研究成达师范学校校史过程中,听长辈们讲述了一些穆老事迹。又从历史文献中把那些少有的记载整理出来,献给热心了解穆老生平事迹的人们。尽管其中有些是民  相似文献   

11.
白寿彝先生生于1909年3月,河南开封人,回族,经名哲玛伦丁,少年随母学习《古兰经》,青年时期到上海文治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学习。1939年至2000年3月先后执教于桂林成达师范学校、云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终生从事史学研究和史学教学,是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我国回族史、伊斯兰教史研究的开拓者、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我国著名的穆斯林学者、阿拉伯语专家张秉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7月1日复命归真。享年90岁。张秉铎先生归真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振贵,副会长马云福、马忠杰等前往张秉铎先生的寓所,向张老夫人及其子女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慰问。张秉铎先生,河南洛宁人,1915年出生于一个回族穆斯林世家。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立志献身伊斯兰教事业。1932年,受北平成达师范学校派遣,赴埃及留学,并于1938年毕业于爱资哈尔大学。回国后,在抗战时期的中央广播电台任职,成为我国对阿拉伯世界广播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  相似文献   

13.
仝道章哈吉归真本刊讯旅居美国亚历桑那州凤皇城的我国穆斯林学者闪目氏·仝道章哈吉于1995年8月23日在其寓所归真,享年75岁。道章先生是安徽省和县人,在南京长大,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后长期在东南亚最大的华文报纸──《南洋商报》任总编辑。...  相似文献   

14.
仝道章哈吉归真本刊讯旅居美国亚历桑那州凤皇城的我国穆斯林学者闪目氏·仝道章哈吉于1995年8月23日在其寓所归真,享年75岁。道章先生是安徽省和县人,在南京长大,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后长期在东南亚最大的华文报纸──《南洋商报》任总编辑。...  相似文献   

15.
马金鹏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成达师范学校首批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的留学生,是一位声名卓著的阿訇与伊斯兰教学者。今年是中国首批穆斯林留学生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80周年,又是马金鹏先生归真10周年。笔者谨以此文怀念中国穆斯林的前辈,讴歌他们为中国伊斯兰教事业的发展,为中阿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往来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虔诚的善举     
本刊讯2002年2月4日,河北伊家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在中国伊协向前往麦加朝觐的哈吉们每人馈赠一份该公司精制的食品,总价值约2万余元,并在伊协一楼大厅举行了捐赠仪式(图1),马云福副会长在捐赠上讲话,他代表中国伊协和哈吉们向伊家公司表示感谢,并祝哈吉们圆满完成朝觐功课。(图2)据了解该公司董事长杨树光先生对伊斯兰教公益事业极为热心,曾捐资100万元支持当地修建清真寺,受到穆斯林群众的称赞。虔诚的善举@马卫伟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成达师范学校,以“三长教育思想”为育人指导思想。马松亭大阿訇1930年,在《月华》二卷二十期著文:《宗教师范教育与理想的阿訇》,对这一教育思想做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指出“三长教育就是教长、会长、校长。同时,我们理想中的阿訇也就是这样‘三长’兼备的阿訇。”在这一教育思想指导下,成达师范学校为国家、民族、宗教培养造就了很多有用人才。但要想在众多的毕业生中寻找几位集教长、会长、校长于一身的人却不是那么容易。马人斌阿訇生前,正是一位集教长,(小桃园清真寺教长)、会长、(中国伊协副会长、上海伊协会长),校长(兼普陀区…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伊协顾问哲玛鲁丁·白寿彝先生因病于 3月 2 1日在北京归真 ,享年 91岁。白寿彝先生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回族家庭。早年就读于上海文治大学和中州大学 (今河南大学 ) ,193 2年在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他曾与马坚、纳忠等回族学者出版《晨星》、《伊斯兰》、《云南清真铎报》等刊物 ,并执教于广西桂林成达师范学校、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全国解放前夕 ,他与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新中国成立后 ,他参与创办《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和《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考入成师“七·七”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北平沦陷敌手。北平成达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成师”)师生不当亡国奴,在白崇禧支持下,在马松亭阿訇率领下,于1938年初南迁至桂林西外清真古寺设校复课。该年秋季开学前,成师发出招生通知。我的家庭虽不富裕,但世家都热心和讲究教门。我的家族中任阿訇者多人。我的奶奶和父亲听说成达师范学校是培养德才兼备、经(阿)汉文兼通的阿訇,而且伙食、住宿、书籍都是公费,由学校供给,还发给学生制服,很高兴的决定送我到成师报考阿訇专修班。我当时12岁,在白龙镇小学,以排前三名的成绩高小毕业,当时虽未达到成…  相似文献   

20.
正我和安士伟大阿訇渊源颇深。20世纪50年代,安士伟已经是名满京城的知名阿訇,1953年他应聘到东四清真寺做伊玛目。该寺是成达师范学校和《月华》杂志社旧址,寺后院还是福德图书馆的所在地。踌躇满志的安阿訇沿着先辈的足迹,因陋就简地创办了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