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绪智力是以情绪或情感为操作对象所表现出的一种智力。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情境问卷》对全国范围内的3类地区14个大城市51所高校的10056名研究生首次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发现:(1)我国当代研究生情绪智力水平尚可,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不足。(2)研究生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低于本专科生,博士生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要低于硕士生。(3)对情绪智力中理解他人情绪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有: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学校校风;对情绪智力中表达自己情绪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舆论关注;对情绪智力中调控自己/他人情绪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上网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青少年情感素质的理论框架下,进行青少年情感能力的研究。青少年情感能力是指青少年以情感为操作对象所表现出的一种智力。本研究编制了《青少年情感能力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调查。结果发现: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我国青少年情感能力正向积极,但低于总体情感素质平均水平,其中情绪体验因子最高,而情绪感染和情绪调控两个因子则最低;情感能力与师生关系和教师有情施教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情绪智力是以情绪或情感为操作对象所表现出的一种智力。本研究编制了《大学生情绪智力情境问卷》,并以此对全国范围内的3类地区14个大城市100所高校的11982名大学生首次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水平尚可,但情绪表达能力欠缺。(2)在表达自己情绪能力上,男生要远高于女生;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善于表达自己情绪和调控他人情绪,这种差异存在于本、专科每个相应的年级上;但专科三年级情绪智力水平较一年级时不升反降。(3)对情绪智力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人际关系、上网时间、教养方式、舆论关注等。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情感素质及其下属情感的相互关系,本文在已有全国大学生情感素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决策树算法对大学生的情感素质及其下属情感(道德情感、生活情感、情绪智力)进行预测分类。结果表明:(1)决策树可以有效地对大学生情感素质下属各情感进行预测分类;(2)按属性重要性提取规则,道德情感对情感素质影响最大,生活情感次之;责任感对道德情感影响较大;自强感对生活情感有较强影响;理解他人情绪能力对情绪智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270名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情绪智力在工作家庭冲突对情感耗竭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情感耗竭处于中等倦怠水平。教师情感耗竭在性别、婚姻状态、所带班级、教龄方面差异显著。男教师情感耗竭水平显著高于女教师;已婚教师情感耗竭水平显著高于未婚教师;带小班的教师情感耗竭水平显著高于带大班的教师;6~10年教龄的教师情感耗竭水平显著高于5年以下及1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2)幼儿教师工作干扰家庭(WIF)和家庭干扰工作(FIW)与情绪智力呈负相关,而与情感耗竭呈正相关;情绪智力与情感耗竭呈负相关。(3)幼儿教师情绪智力在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性、情感体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为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性、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情感量表、情绪表达性量表对85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及情感体验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情绪表达性在家庭功能与负性情感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63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教师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家庭促进和主动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教师情绪智力、工作促进家庭、家庭促进工作和主动行为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还通过家庭促进工作和主动行为的多重中介作用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3)高低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不同,低情绪智力通过家庭促进工作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教师工作绩效,高情绪智力通过家庭促进工作和主动行为的完全多重中介作用影响教师工作绩效;(4)工作家庭促进中工作促进家庭维度在教师情绪智力影响工作绩效中没有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文海  卢家楣  张庆 《心理科学》2011,34(4):834-838
青少年情绪调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但环境变量是如何通过个体内变量对情绪调节施加影响还不清楚,我们现在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索教师情感能力在青少年学生气质影响其情绪调节中的作用。研究选取7-12年级1385名男女学生,和对应的36名班主任,分别施测学生问卷--情绪调节问卷、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和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结果表明:在学生水平,认知重评与气质维度的努力控制和亲和性正相关,与激情负相关;抑制只和负性情感正相关。在教师水平,教师的情感管理减弱了激情和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而教师的情感沟通增加了亲和性对认知重评的影响;教师的情感管理增强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反而教师情感理解降低了负性情感对抑制的作用。因此,气质的不同维度对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不同,教师情感能力的不同方面对这种影响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提示在开展情感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气质学生选择不同的情感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修订的情绪觉察水平量表(LEAS)对315名职前教师进行调查,并从中筛选出高、低情绪觉察能力组被试各60人,分别完成情绪面孔Stroop任务(研究1)和情绪词Stroop任务(研究2)。(1)研究1的正确率上,中性面孔最高,愉快面孔次之,悲伤面孔最差;反应时上,悲伤面孔最长,愉快面孔次之,中性面孔最短;高分组仅在愉快和中性面孔上的反应时长于低分组;消极面孔的干扰效应高于积极面孔的干扰效应。(2)研究2的反应时上,消极词的反应时最长,显著长于中性和积极词;高分组仅在积极词和中性词上的反应时长于低分组,且高分组在积极词上的干扰效应高于低分组。研究结果表明与中性刺激相比,高低情绪觉察能力组均对情绪刺激产生了注意偏向,尤其是负性情绪刺激;与低情绪觉察能力组相比,高情绪觉察能力职前教师不仅对消极情绪信息产生注意偏向,还对积极情绪信息产生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情绪的发展性问题考虑,利用ERP技术对个体具体情绪状态到元情绪状态这一发展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采用情绪的图片感知范式,2(情绪状态:情绪体验和情绪自我觉察)×4(情绪类别:愉快、悲伤、厌恶和恐惧)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个体报告元情绪状态比报告基本情绪状态所用反应时更长;约在图片呈现后250ms,个体报告具体情绪体验与元情绪觉察出现ERPs的分离,且对自身情绪进行觉察的过程中的ERPs波幅更负。结论:具体情绪体验与元情绪自我觉察存在不同的神经机制。个体元情绪自我觉察对情绪感受具有抑制作用,元情绪自我觉察会降低个体情绪感受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经验抽样法对154名大学生的日常情绪体验、生活事件进行为期14天的追踪调查,通过多层线性模型(HLM)探讨日常生活事件与情绪体验的关系及情绪调节策略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多于消极情绪体验。在个体内和个体间水平,消极事件都对积极情绪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消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积极事件对积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积极事件对消极情绪的负向预测作用只在个体间水平显著。表达抑制这种情绪调节策略能够增强消极生活事件与消极情绪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情绪智力: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绪智力是人格结构中认知与情绪相互渗透的心理结构,表达个体准确、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情绪智力影响着情感的建构与调节,在社会动机行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使它成为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本文旨在论述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父母情绪智力对青少年情绪智力的代际传递效应,同时探讨情感温暖的中介作用以及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对644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由父母报告自身情绪智力水平,青少年报告父母情感温暖、同伴关系以及自身情绪智力水平。结果发现:(1)父母情绪智力显著正向影响子女情绪智力。(2)父母情感温暖在父母情绪智力与子女情绪智力之间中介效应显著。(3)同伴关系在父母情感温暖影响子女情绪智力的路径中起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谈情绪智力与人工智能中的感情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情绪智力是加工、处理情绪及情绪信息的能力,而人工智能中的感情计算是要赋予计算机与人互动过程中情感信息的加工能力,人脑处理情绪信息的能力与电脑处理情绪信息的能力可以进行类比。近几年来,人工智能专家已经认识到情绪智力在感情计算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把人类识别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赋予计算机,开发了具有部分感情能力的计算机。新一代感情计算机的研发和应用依赖于人工智能专家与心理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两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相互借鉴和互补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智商只有 20%的决定作用,其余的 80%来自“情感智慧”。所谓情感智慧,就是指一个人自我觉察、驾驭心情、自我激发、控制冲动、人际交往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   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情感智慧的主要成份。对自己的情绪了解得比较清楚,比较善于驾驭自己的人生。要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有时我们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懊恼了很长时间,自己也许不知道自己急躁不安,直至有人提醒,才惊然发觉。要是能觉察到自己的反应,就能尽早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上自我觉察的能力是培养情感智慧的另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16.
张文娟  程玉洁  邹泓  杨颖 《心理科学》2012,35(3):624-630
为了考察中学生师生关系现状,并探讨中学生的情绪智力、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与师生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采用《中学生情绪智力量表》、《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技能量表》和《中学生师生关系量表》对217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师生关系的总体状况良好,且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一、高一年级的师生关系好于初二、高二年级。在亲密性和支持性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冲突性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满意感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2)情绪智力的不同维度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预测作用各不一样。情绪感知对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师生关系的冲突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运用、理解和管理都能够显著预测师生关系,其中情绪运用对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最为突出,情绪管理对师生冲突的负向预测作用最强。(3)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师生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访谈、家庭情绪表露问卷和幼儿社会行为评估问卷调查,考察了112名3~6岁幼儿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发展及其与家庭情绪表露、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的表情调节知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具有更高的表情调节知识、更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2)幼儿的表情调节知识与情绪表达的人际支持、工具支持的结果期望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幼儿掩饰消极情绪是因为预期情绪表达不会得到他人理解和帮助;(3)幼儿报告面对父母同伴教师不同在场者时具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且幼儿的人际支持结果预期存在年龄和在场者的交互作用;(4)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的人际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工具支持的结果预期存在显著负相关;(5)倾向于掩饰消极情绪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认为表达消极情绪会带来不良结果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害羞退缩行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羞怯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对Henderson的大学生羞怯量表进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校大学生自尊水平、孤独程度和人际情境觉察能力与大学生羞怯的关系.研究发现,修订后的大学生羞怯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大学生羞怯的结构包括:寻求赞成、自责、对拒绝的恐惧和表达的自我限制4个维度;大学生羞怯与自尊及五种人际情境觉察能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孤独呈显著正相关;羞怯、孤独与自尊对人际情境觉察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个体的情绪伪装能力是其情绪社会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方面,选取某幼儿园12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通过“区分外表-真实情绪”任务和“错误信念”任务考察3~6岁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而探讨情绪伪装认知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结果表明:(1)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5岁为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期;(2)儿童在消极情境下区分内外情绪的能力显著高于在积极情境中的表现;同时,对两种情绪伪装动机(社会适应、自我保护)的认知能力无显著差异;(3)儿童情绪伪装认知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显著相关,两种错误信念(意外内容、意外地点)理解都能很好地预测情绪伪装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及情绪觉察能力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情绪调查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对南京市五所高校的277名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大学生总体幸福感高于全国常模;(2)女生的情绪觉察能力显著高于男生;(3)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外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4)人格五因子中的开放性与觉察他人及觉察总分存在正相关;(5)神经质、宜人性、严谨性、年级、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效果。因此,我们要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以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