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自从实践范畴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范畴后,在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哲学界对它们之间接关系的研究更多偏向的是他们之间的联系,而很少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虽然,对于每个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说,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3.
1.通过课题准备阶段的研究,了解学生对科技创新发明活动的主观兴趣度。掌握学情,为科技创新发明活动(以下简称“科创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初步确定“科创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要形式。2.通过课题实施阶段第一环节的研究,探索“科技创新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索各种类型“科创活动”的具体方法、策略;在总结学校大型“科创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的活动模式。3.通过本阶段研究,初步探索科技创新发明活动课程在学科教学中开发与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创新需要社会的广阔天地,社会实践是创新主、客体之间最关键的连接点,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实现创新教育、人及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国策.所以制定合理的政府采购政策,可以在企业科技创新的市场构造、缓解经营风险以及引导投资方向等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在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方面,美国的政府采购政策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我国需要尽快从政策组织、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等方面构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做到:一、表现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鼓励求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抓好课外阅读,为学生创新思维奠基;四、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展现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7.
从电力科技创新主体来看,其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电力科技创新的社会政治认同、公众认同和市场认同问题.从电力科技创新客体来看,其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电力科技创新成果本身或应用过程带来的社会、生态或人文伦理难题.电力科技创新伦理困境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电力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的偏离.基于“科林格里奇困境”,电力科技创新导致出现一系列伦理问题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可以从电力科技创新制度的重建、文化的形塑和公关政策的调整等方面解构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并实现电力技术创新伦理观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有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国际教育界近年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听来的就会忘掉,看到的可能记住,做了的就能学会.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在“做”中求发展,在“做”中求创新.这给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冲击,也给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们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如何搞好实践活动课,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科技金融这一新生事物应运而生,已成为国家、省(市)政府和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江苏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科技金融是"以政府引导、银行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为导向",由于江苏省是以银行主导的科技金融融资模式,探索银行针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就是当前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新课题新任务。因此,本文基于银行视角,在对江苏8家银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江苏各样本银行科技金融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银行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伦理观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科技创新在人类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功用日益凸现。正确的科技创新伦理观不仅对于实现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发展必不可少,而且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深远。本文探索并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伦理观的相关问题和对策,期望使之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发挥科技创新伦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竞争的前沿推移到创新领域。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创新的系统整合与集成,竞争的实质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科技创新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多年前曾经说过:“10年的时间,2.7万多课时,用来学国语,却大多数不过关.”拿到今天来说,我觉得这句话仍然没有过时.学生学语文耗时多、学得累,然而收获不大;教师教语文用功最多,教得最辛苦,然而事倍功半.由此看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开展“高效课堂”创新实践活动,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仍然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联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来谈一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以必修课程为主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因此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布的.该方案的实施,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整优化了课程结构,增加了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开展科技活动既是新时期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培养技能突出、身心健康的技能型人才,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在诸多学科中美术学科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对职校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推广实施,语文课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基于以上教学理念,笔者以为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发动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等为原则,开展各类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正是“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现实体现,是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缺陷的必要手段,也是现阶段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此,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把新的学习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力图创新、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实现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具有顺序性、连续性、节律性等特点,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有序的、丰富多样的一日生活,将使幼儿感受到安全、欢乐、愉快,并不断积累起广泛的经验。发展对周围物质世界的积极态度、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服装设计不仅是人类穿着的具体实践,同时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它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审美、技术与艺术的再创造过程。设计构思是具体实施设计方案的开始和第一步,把握世界现代服装设计的创新,将民族文化中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融合到国际化之中。只有这样,中国的服装设计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自己服饰文化特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什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强课内外联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呢?首先,这是由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创造性地安排实践活动,加强课内外联系,使用这一种极为复杂而又要求高度精确的工具,才能使文本语言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语文这一工具越练越纯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必须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社会处处皆语文,生活时时用语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打破课内外壁垒,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语文实践能力。雏鹰飞翔,要展开双翅,学习语文,同样要放飞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一、设计思路
本设计旨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构思的方法。通过创新构思的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几种创新构思的方法。在写作实践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构思,写出富有特色的文章。训练重点是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创新构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