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强化教育的深入而又具体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它的提出和实施是迎来未来知识经济挑战,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精神的人才战略需要,是中国现代化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并且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需要。那么,初中化学教学应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体会,谈一谈不成熟的拙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今年7月1日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教师这一事业单位人员正式告别“铁饭碗”,教育体制和学校人事体制革也随之发生改革。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它的管理和发展不容忽视,而教师评价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实力的重要标杆,也需要得到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窗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要创新,因此,学校教学管理也要创新。教学管理工作要想创新,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施教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只有教师教学上的创新才能带动教育创新,才能推动学校教学工作不断前进。教师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育任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使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这就要求学校建设一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巧妙灵活地应用微课,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微课可提供更安全、效果更显著的实验素材,可适度弥补学校实验器材的不足。对于抽象的微观世界,微课具有更直观、生动的表现,易于突破教学难点。微课使化学复习课效率更高,让学生复习有所依。微课视频的制作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高。微课虽然在化学教学中作用显著,但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它只能是化学课堂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在通过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发现,要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高一化学教学至关重要。而要做好高一化学的教学,首先要注意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  相似文献   

6.
熟能生巧     
俗话说:“熟能生巧”,意思是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找到窍门。教学的“熟能生巧”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些规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技巧不断升华,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充满教育机智,显得游刃有余,达到艺术化的境界。可是也有一部分教师总觉得教师每天就是备课、上课,工作形式单调、重复,生活方式枯燥乏味,教学时间越长,越觉得厌倦。常常听到有这样的抱怨:“书教了这麽多年了,一本书教了几十遍,真觉得没意思。”那麽为什麽这一部分教师在“熟”的基础上没能生“巧”倒生了“厌倦”、“厌烦”之心呢?怎样才能熟能生巧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给初中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不仅直接关系着学生中考成绩,还影响着学生实际生活中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计算包括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对物质组成进行简单计算,通过正确的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从而有效的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教学质量以及初学计算能力。本文就初中化学计算教学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高出化学计算复习的有效策略,从而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4,自引:0,他引:154  
俞国良  辛涛  申继亮 《心理学报》1995,28(2):159-166
为研究区分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教学效能感,采用教师教学效能量表对382名中学教师及其相应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教师数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这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Ashton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模型相一致.通过对可能影响教师数学效能感因素的考察发现,教龄因素对教师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不同的影响,随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呈下降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表现出上升的倾向.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与已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教学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别和学历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要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将课堂教学、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实施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赵福菓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2,25(4):472-473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Asmor和Berman(1976,1977)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起,国外学者对教师效能感做了不少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种信念。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信念。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其实就是教师的一种自信心,即能否教好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属于自我概念的范畴。教师自我概念的不同可能会对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至今未见有报导,本研究目的是以中学教师为对象,在对教学效能感一般特点的了解基础上,探讨其与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情趣化教学的直接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是我们选择实施策略的根本依据。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实施语文情趣化教学,要求教师更讲究艺术性和灵活性,它没有固定的板式方法,只能靠教者自己的意会和探索,本文将着力于寻求语文情趣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提出优化语文情趣化教学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找准教育科研的定位 科研促教、科研兴校,要求我们成为研究者,成为研究的主体。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我们担负着大量的教育教学任务,对教育科研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其结果没有达到促教兴校的目的。针对这种现象,人们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小学教育科研不仅十分必要,关键要给教育科研一个准确的定位。小学教育科研立足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重要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科研的过程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提升专业能力和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小学的教育科研是以校为本的学校教育科研,也就是要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既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首先从下面几个大的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罗华 《四川心理科学》2014,(15):151-151
中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对中学生进行宪法和主要法律的教育,培养高中生学会利用法律保护合法权利,明确作为社会成员必备的社会责任,了解公民应尽的义务,增强守法意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然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渗透法制内容。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好地渗透法制教育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传授体育科学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等任务。体育课不仅以技术教学为主,而且兼有传授理论知识的任务。这是由于体育课既包括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具有向学生传授体育科学知识的教学任务。因此,体育课的教学有自己的专业特点,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本学科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一、教改春风育新人,千树万树梨花开 走进新课堂,树立新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都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教师拥有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理念,也期待教师拥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底蕴,灵活的教学机智和精湛的教学教育艺术。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填鸭式的“倒水人”,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援助者。这犹如一股春风吹进了课堂,给一潭死水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师布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着学生、学校乃至教育的发展。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总课题组的安排和指导下,我校从学校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和校本研修等方丽进行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界,众所周知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事无巨细地对学生们千叮万嘱、耳提面命、呵护有加、关怀备至,很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的过分溺爱和放纵,同时也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反感。但从另一角度看,这恰恰是对学生不放心、不信任的表现。长此以往,势必会抑制学生们活跃的思维、张扬的个性、创造力的发挥、实践能力的增强,使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出现偏差,教师对学生的爱最终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伤害,所以需要教学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教师的心理健康涵义、标准及重要意义淡了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研课题必须立足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只有立足于教学,服务于教学的教育科研,才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应为的。教育改革已赋予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责任,并要求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