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永远都不够完美的话题.然而这个舞台确是教师一生最美丽的梦想所在地.一直以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在探寻有效的教学方式、生动的课堂.只有教法得当了,孩子才喜欢这样的课堂,只有孩子喜欢了,乐于学习了,那课堂才能达到真正的实效.如果教师能运用灵活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得当的方法能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对此,笔者有几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人生是美好、多彩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它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所有的时光前行。几何教学是形体的教学,也担负着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生理想的重大使命。如何在几何课堂教学中既让学生学好基本的知识,又让学生学习中体悟几何知识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让学生的思想、心灵在课堂的学习中闪出更多的光芒,是几何课堂应有的价值追求,也是几何教师应有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3.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几个会做题的高分学生,而应给学生一双会发现生活独特之美的眼睛,这是语文教师最崇高的使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与途径。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认识的渴望,让学生能动地完成学习的过程。所以,只有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激发学生对疑难问题探究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学习。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陈瑜  何达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135-135
新教育学理念告诉我们,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猜测,再经过自己的验证,使学生不断产生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激情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5.
罗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03-103
国家特级老师永正说过,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可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一贯被认为是沉闷枯燥的语文课堂更给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求:语文教师如何改变学生烦语文、讨厌语文的想法呢?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经验告诉我,兴趣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我们更应该让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寓语文教学于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四十分钟。  相似文献   

6.
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角色扮演法即用演出的形式来开展教学,需要教师先选定一个主题,进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角色的扮演。它能弥补讲授法、演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让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设计舞台》和《兵马俑雄风》的案例具体展现了角色扮演法与美术课堂的融合。由此,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脚步来去匆匆,生活的舞台旋转变幻,身处喧闹的红尘,学会静处不啻为一份潇洒、一种享受。 在恬静的氛围中,您可以张开思绪的翅膀,飞向自由的空间,使自己在浮躁彷徨中得到心灵“圣水”的洗礼,在近乎超脱的意境中,您会不由地产生披襟纵月之感,仿佛草木  相似文献   

8.
汪永奇 《美与时代》2013,(11):75-7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英语情景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对于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培养“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问题是缺乏语言环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而营造这个环境的有效教学手段就是情景教学。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呢?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启发者,是学校教育的一线执教者。在教肓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全方位入手培养学生,要注重课堂设计艺术,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见解,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敢于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以实现教育目标。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走向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及早成才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人生中情绪体验格外丰富、十分敏感而又易变化的时期.情绪活动在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必须学会对自己所遇到的事物和情境表现出适当的情绪,让它激发起自己的力量,恰当地应付所面临的问题,取得学习上和工作中的成就.同时,还必须学会避免不当情绪的困扰,不使它妨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张公平的考卷,每个人都凭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谱写着自己的人生。纵观历史,一些无名小卒,掌握了历史潮流,应运而起,建功立业,在人生的舞台上一展才华;可也有一些空怀满腹经纶的路学之士,报国无门,或寄情山水,或郁郁寡欢,发出怀才不遇的哀叹。这种命运的差距缘何?原因当然很多,其中是否会推销自己,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何吸引领导的注意力?人才在未被发现之前,就如同森林中的一株草木一样很不起眼,如何在美美众生中脱颖而出,赢得领导的瞩目?这要求人才具有新颖的见解,与众不同的行为,在常人眼里或许它被视…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能激发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而且在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认真上课,在音乐课堂心不在焉,试想,这样的音乐课堂何来有效?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引下,追寻快乐教学,追寻实效课堂,试着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上感受学习之乐,体验音乐之美。在此,笔者结合音乐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生活,有人希望热烈,有人渴望平淡。热烈人生如火,精彩;平淡人生如土,归真。热烈让人生跌宕起伏,平淡让人生静水流深;热烈让人生充满惊喜,平淡让人生满溢平和……生活的选择从来没有谁对谁错。选择做秦始皇是一种生活,选择做陶渊明也是一种生活,谁又能说谁错了呢?生活于我,像陶渊明一样就满足了。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推理证明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绎、推理往往是让学生“程序输入”式的呆板接受,其效果是如何呢?不言而喻,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时往往受到阻碍,解决不了困难,因为教师只是“授之以鱼”而并未“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它独具魅力的作用,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展现它所独具魅力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更高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粗浅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既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活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教师应尊重并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巧用动态生成,激发学生的独特见解;善用动态生成,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借助于动态生成,适时引导、点化,引领学生探究、拓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逐渐成为当今体育教学的主流。但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用,乃至形成终身体育呢?笔者认为: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把“生活体育”引入课堂,把体育揉进生活,让学生预演生活中的情景,或设计可能遇到的意外,用体育课中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事情做得更好,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物件和经常遇见的事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才能在课改中更加完善。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这就要求我们在如下三个方面要做得更务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