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士比亚曾经充满深情地对一个失去了父母的少年说,你是多么幸运的一个孩子,你拥有了不幸。当时这个刚刚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正处在孤苦无依的悲惨境地,孩子充满疑惑地看着这个被人们尊敬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摸着孩子的头说,因为不幸是人生最好的历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历程、教育,因为你知道失去了父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伦教育的着眼点—感知与分析湖北中医学院思想教育教研室(武汉430061)郑文清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高晓莲医学伦理学教学中教学与实际的脱节,是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虽早已涉及安乐死、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现代生物技术带来的医伦问题,可实...  相似文献   

3.
<正>当下,亲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等电视剧,更是将“原生家庭”“鸡娃”“隔代教育”等关键词引爆。如何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不仅是我们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父母的共同焦虑。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我在咨询室里见过了太多亲子冲突,也看到过许多家长因为亲子教育长吁短叹、束手无策。根据工作观察与实践经验,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做到“无条件”但“有边界”地爱孩子,就能有效规避许多雷区。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少年时就十分聪明,他上学时虽然功课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却常常遭到学官(教书先生)的白眼。原来,这个学官是个势利小人。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见到他这个老师,可以免礼;而穷人家的孩子见到他,却必须打躬作揖、恭敬备至。否则,不是找茬打板子,就是无中生有地罚站。郑板桥非常讨厌这  相似文献   

5.
孩子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缝全状态。”小学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整个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对儿童身体健康、身体发育、精神文明和学习影响极大,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也极大。所以,重视和增进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儿童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全发展、毕业心理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件大事,务必引起广大家长、教师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为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PVP)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共治疗患者45例。PVP25例,PKP20例。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PVP组与PKP组两组相比,术后的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及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能够更好的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柱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临床效果较PVP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初中历史课是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阵地,但是边远地区的历史课由于师资力量少,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理念落后等原因,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体现,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不能很好的体现,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边远地区历史历史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果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克服缺陷。如果你要从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的行家里手,甚至教育大师,不断地反思是你的必经之路,别无他求。下面就小学科学教师如何进行反思做一点不完全的论述,以向刚人道的同行提供一点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是为了鉴别智力超常儿童和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非智力个性心理因素而编制的;也可用来测查、鉴别和诊断常态儿童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情况。适用对象的年龄为12~15岁中国男女少年。问卷由抱负、独立性、好胜心、意志坚持性、求知欲、自我意识等六个分测验组成。这个测验具有我国的特色,信度和效度也很好.  相似文献   

10.
杜睿 《美与时代》2005,(3):91-92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很多家庭拥有了一架钢琴,为的是陶冶孩子的性情,培养孩子基本的艺术修养,使其具有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情操,这也是天下父母们共同的、热切的期望.为了使孩子的艺术天分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成才,家长每周要接送孩子上老师家学琴,回家后提醒孩子练琴.但如果父母没有参与到音乐教育中,那音乐教学不可能完成,更不可能成功.因为学生一周不过上一次课,其余时间都在家长的指导下练习,所以家长应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他们也应做"家庭教师",这是孩子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仅就家长在孩子上课、练琴中的作用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11.
依照教育心理学观点,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感受到的最重要一种作用,就是去适应学校的生活。这种适应能力,不仅是功课学识方面的认知,也包括人际关系的交往。笔者长年从事超常儿童教学工作,可以看出,成人若领会学生的学校适应作用,既有利于教师安排合理的教学,也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知识。为此,本文参照有关文献,谈一谈有关儿童学校适应方面的理论细节。  相似文献   

12.
一、要做什么 1、如果需要和可能的话,大量躯体接触:对孩子,此阶段,在这种情境下(仅限休克、急性反应期——在重大事件中,在几秒钟后或几小时内数月内),毫不犹豫地躯体接触。但如果孩子有拒绝,不要勉强。  相似文献   

13.
图画书,作为儿童成长中最早接触和最常接触的视觉文化产品,对于儿童的成长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图画书中的儿童插画部分,可以说就是对于儿童的视觉成长最早和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是对儿童进行早期审美教育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因此如想使儿童插画具备适应儿童视觉感知能力的审美特性,就必须从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要使画面的版式活泼,绘画视角要丰富;(二)插画的角色,背景要夸张变形,突出事物特征,产生亲切感;(三)画面色彩要富于变化,强烈、鲜明;(四)画面内容丰富,善于隐藏细节、富于暗示,让孩子有可以好奇地探索并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张福娟  江琴娣 《心理科学》2003,26(6):1119-1120
1 游戏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早期诊断、治疗和教育中的作用  游戏在普通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也充分体现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教育中 ,而且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游戏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教育中还有其独特的作用 ,尤其在学龄前特殊儿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教育中更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1.1 为学龄前特殊儿童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目前 ,在普通幼儿园就读的学龄前特殊儿童中不少为中、重度残疾孩子 ,由于受先天或后天某些因素的影响 ,使其在身体、智力、情绪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缺陷 ,特别是语言发展的障碍使他们很难与教师及其他儿童进行沟通 ,教…  相似文献   

15.
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480名农村和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孤独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为研究工具,考察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状况。结果表明:(1)小学高年级儿童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农村儿童的孤独感普遍高于城市儿童。(2)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孤独感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相关。(3)农村儿童倾向内向,其内外倾向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农村儿童的内倾性人格特征是影响他们孤独感体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成员的现状是六个大人一个孩子,小孩子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说一不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为他人着想,集体荣誉感弱,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就是自信心高度膨胀,要不就很自卑。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学就其学科的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今有关儿童智力、创造力或创造性的生理心理基础的研究,并不比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迟或差,为什么他们能使儿童的内心世界得到解放,有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和创造性,而我们恰恰相反呢?原因在于:美国教育懂得个性、创造力和社会性对孩子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采取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各种手段,使孩子的左右脑功能得到很好的互补和协调,遗憾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几十年,却仍然没有摆脱‘唯考试分数论’的束缚。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走上轨道,道美育至今没有深入人心,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国人的原创力从何而来?国人的自由境界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8.
智障儿童,在大的社会环境下,似乎是很小的一个弱视群体。可当初为人母的我第一次走进一所普通的培智学校,看到满校园的智障的孩子时,我所受到的冲击却是前所未有的。音乐教学在智障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要在听赏教学、唱歌教学、直接接解、独立能力培养四个环节中努力,最终达到提高智障儿童今后生活质量的目的。当你看着这些孩子时,他们的可爱和热情是你无法拒绝的。看着他们的哭和笑、想到他们身后的一个个家庭,初为人母的我一度无法释怀。逐渐地我体会到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就是运用提前干预的手段,弱化他们成年后的特殊性;就是要让这些有所不同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尽可能走进身边的社区,担当起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社会角色,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最大程度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  相似文献   

19.
高中体育的选项教学对策能够转变传统模式体育教学的教学观念,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非常大的重要意义,实行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对策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形成完善体系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在一个人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当代教师如果能够把赏识教育很好地运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那么对于现在日益增多的“问题学生”的转化,又可以多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