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传统养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心理、生理和社会三方面构建健康模式,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传统养生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十分明显.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和人文精神对人类现代生活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对“现代保健体育”的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和现实意义.因此,把传统养生与现代保健体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古为今用,促进“现代保健体育”的完善和发展,构建全民健身运动的科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徐一帆 《美与时代》2014,(11):120-121
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也逐渐将目光从吃饱穿暖转向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健康和生命已经成为人类自身的基本关怀。在这种前提下,传统养生方式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并出现了产业化其趋势。试图通过对传统养生著作《遵生八笺》的分析,来对传统养生文化的产业化进行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管子》的健身养生思想是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健身养生的终极目的是健康长寿。在新世纪人类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一个因生活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的各种疑难病症,即“现代文明病”正日益侵害着人们的机体,制约着人类的寿命。为寻求解决途径,众多西方学者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养生。这其中《管子》天人合一、形性相葆、节食慎居、充摄和成的健康观、生命观既与当今世界的整体健康观不谋而合,又对“现代文明病”的保健医疗发挥着惊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保证了人们物质需求的日益满足,人们愈加注重对健康养生的追求,SPA的传入与普及为人们提供了身心俱养的养生空间。传统养生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本国特有的养生观和休闲观。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把传统养生理念主题文化与现代SPA室内空间有机结合,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传统养生理念文化内涵加以解读,从主题阐述、符号提炼、情景演绎、影像传达四个途径结合传统养生理念融合于SPA室内空间的设计之中,旨在为中国文化特色下的SPA室内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体育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武术、养生术、智力游戏和民俗民间体育等方面。同属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家思想。对这些传统体育实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在其形成过程中汲取了道家老庄学派思想的许多智慧,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和文化特征的形成上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中国古代传统养生体育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金符 《管子学刊》2005,(3):85-88,119
中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是建立在其关于生命的认识基础上.传统文化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高度观照人的生命现象,认为人的生命是天地自然运化的产物,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运化具有相同的节律,与此相应,传统养生观要求顺应自然大化,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运化节律调养身心;传统哲学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形体与精神相结合的整体,因此,在养生观上主张养神与养形相结合,提出了静以养神,动以养形的养生法则.  相似文献   

7.
传统玩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表现的是民众的习俗和戏曲、传说、信仰、民间文学等内容。它的材料、造型、色彩和结构的随意、主观,使之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并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传统玩具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应当吸取其传统审美特点,把它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并且把它传承下去。但民间玩具的再创造不能以丧失文化内涵为代价,民间玩具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引起购买者共鸣的卖点,丧失了文化内涵,也就丧失了卖点。许多民间玩具诞生于民俗事像之中,与民间习俗、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婚丧礼俗、寿日贺喜、岁时习俗、祈福供品等上面,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有着复杂的互补性。传统玩具有的给人精神上的启迪,促进了物质生活的再创造,美化和充实了生活,同时也给人以慰藉和温馨;有的给人精神上的寄托、拜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8.
传统养生萌芽于商周时期 ,在发展过程中受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充实和完善 ,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征。养生之义在于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 ,通过祛病防疾、修身养生 ,以达健康长寿之目的。在诸多的养生内容中 ,传统运动养生亦形成了以动静观为核心的理论、方法和运动形式。1 形神兼养为传统运动养生的理论基础1.1 神为形之主 ,养生首重养神包括生命机能和精神意识在内的神是人形体的产物 ,在人体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调控生理活动的信息指令 ,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接受外来刺激 ,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影响了现在的人口结构,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健康问题是人们对生活的最基本诉求。在高楼林立、生活节奏快的城市生活久了的人们难免想换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放松身心,所以自然风光优美的生态庄园自然成为了人们度假养生、养老休憩的首选。文章以设计心理学、消费行为学、旅游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将康养文化的理念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从细微之中体现出健康与养生的人文关怀,以解决现阶段全民养生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穆斯林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长寿率均优于汉族同胞,这与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健理念有关。我国穆斯林的养生文化虽有宗教禁忌色彩,但它所倡导的养生方式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保健医学相一致。应当正确认识并发扬我国穆斯林的传统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1.
《管子》养生思想是以其哲学世界观及其主导下形成的生命观和人体观为基础的,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管子》的养生思想以“天精地形合为人”的生命观与“气者身之充”的身体观为基础,以“顺天之道”为养生原则,以“时动静”的养形论和“抟气”的精气修炼论与“修心静意”的养神论为核心内容,以“为身”、“长寿”及“为国”、“为天下”的体育目的论为旨归的完整体系。这样的养生体育形式强调精气神的修炼为强身健体之本,重视精神意识和内在生命力的精气在身心锻炼中的中心价值,更符合人作为形神合一统一体的生命本性。这是未来体育发展的方向,对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积极的启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方与中国传统的身体观可分别用"我有一个身体"与"我是身体"二者加以概括。如果说前者以其科学意义上的物体论的身体的主张,为我们指向了西方传统的身体现的话,那么,后者则以其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的身体的强调,为我们指向了中国传统的身体观。进而言之,如果说前者的身体是一种非自足的身体、个体性的身体和"形神二分"的身体的话,那么,后者的身体则为一种自足的身体、互体性的身体和"形神一体"的身体。这两种身体观不仅体现了中西文化对身体的不同理解,也以一种"近取诸身"的方式,使中西哲学各自的不同的特质和图式合盘托出。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许多流行的经典作品都融入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准确地把握这些内容,而它的现代设计元素和完美结合的深刻内涵,赋予了它是一个新的时代气息和活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准确地使用我们珍贵的文化作为现代标志设计服务,使我们的现代标志一个更好的结合传统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景怀斌 《心理学报》2002,34(3):107-112
近年来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是从文化整体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嫌不够。本文认为 ,虽然传统中国文化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 ,但是由于人的存在的共同性 ,传统中国文化客观上具有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功能。这表现为三种思路 :信仰—养性的思路 ,养生—治身的思路 ,迷信—功利的思路。它们各自对心理健康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文章分析了这三种思路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对当代心理健康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养生思想意在指导人们防病保健、养生康复,是中医药学独特、宝贵且富有优势的医学思想之一,溯其本源,可追溯至先秦两汉之际诸多医家典籍,是历代中医经典重视、强调乃至累牍阐发的重要医学思想。从另一方面来说,受中国传统文化之影响,如《易传·系辞》所言:"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两千年来,中医学历代先贤无不倡导和首要重视这种预防或者说"防患于未然"的健康思想,这一先进观念也恰恰契合当今百姓健康的需求与国家卫生健康策略。这种并重"防与治"的医疗观无疑是先进的,对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教将人视为身、心、灵三位一体的整体,认识到到道德、心理问题对健康的危害,形成了身体、心理、道德三层面密切相联的整体养生观,强调修德与养生的密切联系,对于当代人类颇具启示.  相似文献   

17.
“顺天应人”是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指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指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环境,使之适应人的生存和生活。“顺天应人”的生态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建筑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建筑观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建筑观方面。无论是顺天还是应人,目的都是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得益彰,这对于现代生态伦理学和现代生态建筑学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线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视觉语言,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的基本表现技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从最初的描摹自然,到后期的写意、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审美趣味与要求。围绕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审美与发展展开研究,阐述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历史和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地位与作用,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特点,并从线的观物取象和写形、线的写意、线的写神和形神兼备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线的审美。  相似文献   

19.
安祥禅和它的倡导者耕云先生,早已成为海峡两岸广大禅学受好者所熟知的名字。多年来,耕云先生一直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他试图把中国禅宗的智慧贯彻到现代生活之中,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指出一个无限美好的精神家园,唤醒那迷失了自我的心灵,把它引向安祥的境界,从而培养出人们那种既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益于社会国家的高尚品质。耕云先生运用充满智慧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古老的禅学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明闻论了道家道教收视反听的感知观,和在此思想指导下的道教修行对感官养护的理念,指出道家道教的感知现对现代人的养生实践和社会生活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