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激趣铺垫,感受新知 1.老师请小朋友们看一段短片。(课件出示:学生做操录像) 2.师指做操图中其中一名学生问:这位小朋友坐在哪,请你站起来介绍介绍自己。  相似文献   

2.
生命之源     
人离不开水,据说人身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东西是水,世界上所有的活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见,水确实是生命之源。为什么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呢?是否水自身安排了它这样的作用呢?水绝对不能,我们相信水对生物的重要连它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是否生物选择了一定要以水为自己的生命之源呢?也不大可能,因为如果是那样,那么,它们在遇到水荒时自己就可以自我调节另寻它路了,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同水有关的那么多的问题了,可是,事实却不是那样,古代不说,就是现代,因为水的问题引发了不少问题。非洲有许多国家的人民都因缺水…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整理知识结构1.回忆知识点。课一开始,教师揭示课题,请同学们回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将知识点散乱排列出来。问道:这些知识点之间有联系吗?同学们在课前是不是已经找到了联系,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了整理,请拿出你们的整理图。(布置学生课前自己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成图,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经历整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痛苦     
关痛于苦黄志芳人人都在寻求快乐,决没有人喜欢痛苦。但是,尽管我们不喜欢痛苦,痛苦却常常伴随着我们。痛苦困扰人类,非自今日始。《圣经》启示我们,随着原祖从伊甸园被逐出,痛苦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今世的终结。(参创3:14-19)《圣经》的作者还告...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它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化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民主政治似乎成了“真”、“善”、“美”的同义语,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那么,在这两股看似独立的潮流之间,到底有没有内在的相关性?如果有,又是如何协调发展的?“东亚模式”遇到的挑战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本文就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番探讨。一、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相关性的历史考察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这三个阶段,而专制政治、民主政治和非政治民主恰与这三种经济形式基本适应(当然并非完全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6.
杨雨点 《美与时代》2014,(10):103-103
舞台表演艺术面对的是广大观众,观众是最直接的接受者。喜欢舞台表演艺术的人,他们宁愿掏钱看好戏,也不愿看无价值的演出。那么,评判舞台表演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并不难回答:那就是你的表演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体现出来的艺术功能是否触动了他们的心灵?长期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舞台表演艺术较之其它形式的艺术更具感染力,它的功能体现在诸多方面,是衡量剧目价值的基础,也是衡量观众接受心理的依据。同时,舞台表演艺术的功能,又是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检验舞台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忽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绵羊的克隆     
克隆羊的诞生,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它展示了这一无性繁殖技术最终被用于复制人类自身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人类发展科学是为人类的利益服务的,人类既能开创科学技术的新时代,也必能预防和制止科学技术的滥用。“克隆羊”,乃至“克隆人”,如同其他生物技术一样,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伦理、社会、法律形成的三道天然屏障。那么“克隆羊”会衍生出什么样的道德伦理、社会和法律的问题?“克隆”繁殖法一旦被用于人类,将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应如何看待、评价这一生物科技领域的重大进步?本刊近期将对诸如此类的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学和伦理之间的争论展开讨论,以期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出现的生命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水的智慧     
水是生命的血液,没有她,植物就会干枯,动物就会死亡,人类也无法生存,她对生命的意义,绝不在空气和阳光之下。但水却不像空气那样飘飘拂拂,趾高气扬;也不像太阳那样居功自傲,高高在上。水总是谦虚恭谨,超然处世,从不炫耀,从不骄矜,名誉、地位、声望统统都是过眼烟云,何足留恋?所以水在任何时候都乐于处在最低最低的地位。水,功高德厚,身手不凡。她灌溉田园,给植物以勃勃生机;她生发电能,为人们带来动力和光明;她汇成江河湖泊,让人们养殖航运,沐浴嬉戏;她造成喷泉、瀑布,供人们怡然欣赏,陶冶情操……水,走到哪里就把繁荣和幸福带到哪里,哪里就…  相似文献   

9.
浅论宗教人生哲学思想●尚九玉一、宗教与人生提起宗教,我们想到的是神;说起人生,我们想到的是人。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就会发现,神和人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么,神和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神和人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需...  相似文献   

10.
略论佛学的语言观(佛法沉思录之三)胡晓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语言生命存在。语言文字都是符号,而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有符号思维。人世间的一切文明文化都是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可以说没有符号就没有人类。由于语言文字符号对于人类而言至关重要,因而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当一根拐杖遇上一块玻璃,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确实想不到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多拐杖能把玻璃敲碎吧。但是,当一根拐杖和一块玻璃同时遇上了一个人,就有故事了。玻璃不但没有碎,而且给他带来了滚滚财源。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呼吸是生命的基础,没有呼吸人类将无法生存.在音乐作品中,会有或长或短的乐句.在乐句中间会有停顿与相连的问题.这里的停顿与相连就是我们所说的呼吸.音乐是人类语言的高级状态.它同语言一样有着句子的长短之分,有着抑扬顿挫的语气变化,有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结构性和完整性.它跟人类的呼吸一样,没有呼吸就没有乐句,也就没有了语调和结构,从而就没有了生命.  相似文献   

13.
孙琪 《天风》2012,(6):38-39
为了纪念中国最早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我们延续端午节的传统,正如犹太民族纪念耶路撒冷沦陷时,定要吟唱耶利米的哀歌。为什么要在今日提起屈原与耶利米?二者有何相似之处?会给我们今日的基督教会和信徒生活带来何种启示?屈原(前340一前278)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才华横溢,深受怀王信任,后遭陷害,被怀王疏远。  相似文献   

14.
际与口才 我们常常羡慕一些人,这些人的人缘好,他们给人们带来的总是欢笑和愉快。可是有些人却相反,这些人总是显得形影相吊,落落寡合,人们都不愿意同他们打交道。 你的人缘怎么样?请试着回答下面15个由心理学家提出的问题。 1你最近一次交朋友,是因为: a.你发现这些朋友令人愉快、高兴:b.他们喜欢你;c.你认为不得不结交。 2.当你度假时,你是否: a.通常很容易就交到了朋友;b.喜欢独自一个人消磨时间;c.希望交到朋友,可是发现难以做到。 3.你已经与朋友约会,可是你却疲惫不堪,这时你会: a.不赴约了,…  相似文献   

15.
何冲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22-122
最近,我经常听到同事们迷惑地议论:“面对当前的教育新形式,自己任教英语十多年了,怎么找不到感觉了?不知从何下手?”。的确,素质教育地实施,给了我们巨大的挑战,怎样实施?她并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与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对此,我想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点滴的体会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几何人生     
人生是什么? 人生是一条射线。呱呱坠地是起点,第一声啼哭,吹响了我们行进的号角。鼓角声中,我们一步一尺,执著前行,丈量人生之路,描绘人生的线条。即便生命结束了,我们可以让思想繁衍,让精神留传——就像屈原,用水浇灭生命,把高洁留给了我们;就像拿破仑,其生命被孤独吞噬,却把执著留给我们。人生,真的可以没有尽头。  相似文献   

17.
四元生命观     
生命是什么?这也许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一直仔在的疑问。对于生命的认识,在生命观的发展史上,科学家们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回答。许氏定律将宇宙万物的本质概括为木、火、水、土四元素,许氏定律指导下的四元生命观认为,生命体的本质即体质(木)、熵流(水)、意识(火)和生态(土)四元素的平衡百动。本文试对四元生命观进行仞步探讨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请尊重神父     
神父,一个尊贵的称呼;司铎,一种神圣的职务。司铎是谁?他是“天主的人”(弟后三17)。圣依纳爵曾在给小亚细亚的教会团体致信中说:“你们必须尊重神父如天主的长老团和宗徒团,没有他们,就没有教会。”所以我们作为一名爱主敬主的教友,首先要尊重我们的灵魂之父一神父。  相似文献   

19.
徐晓鸿 《天风》2017,(9):22-24
云:“何名为十种观法?”问:“为什么叫做十种观察法?”“一者,观诸人间,肉身性命,渐积衰老,无不灭亡。“第一,观察人世间,(人的)肉体生命,会逐渐衰老,没有不死亡的。譬如客店,暂时假宿,施床(?),具足珍馐,皆非我有~1,就像到了客店,暂时借宿,展开床上的铺盖,准备了充足的美味,却都不是我所拥有的,岂关人事?会当弃去~2,谁得久留?  相似文献   

20.
民警的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151-152
1.民警心理健康之现状 据报道,自1996年以后,我国警察的牺牲人数每年都保持在500人左右居高不下,而且牺牲的都是青壮年,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当我们看到中国警察因公牺牲的数量每年呈直线上升势头的时候,在感叹社会治安越来越复杂,民警职业越来越凶险之余,有没有仔细分析一下民警牺牲的原因是什么?恐怕大部分人会认为遭到暴力袭击是民警牺牲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受到袭击死亡的警察人数排在第三位,居前两位的是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和因积劳成疾而殉职。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探讨一下,警察为什么发生意外事故的比率那么高?警察又为什么会积劳成疾?警察真有那么累吗?造成这些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在这里我们今天要谈一个新话题一一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换句话说,民警的心理不健康是造成死亡的间接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