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某特大型城市学区658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其父母的调查数据,讨论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家校沟通的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母亲的家校沟通行为可以显著预测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补习参与情况,而未发现父亲的家校沟通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结论印证了信息沟通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时西昌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使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1.研究目的 通过对我市区部分高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探索现阶段高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为关注学生(子女)健康和学业的学校(家长)同时也为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数学学习观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刘儒德  陈红艳 《心理科学》2002,25(2):194-197
采用开放题、多选题与单选题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法.调查190名二、四、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数学学习观,结果表明:1)小学生普遍喜欢数学.并对自身的数学能力有信心.但这种积极态度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四、六年级之间达到了显著性;2)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性质观是倾向于建构性的,并随年级升高而显著提高.但总体上还是比较素朴、直观和肤浅的;3)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观总体上并不十分明确.同时注重表层上的接受学习和深层上的主观参与。  相似文献   

5.
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若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能有效的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达到体育教学目的的同时,还能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一、重视趣味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讲,他们更喜欢新奇的事物,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考察父亲参与教养对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母亲育儿压力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同伴提名法和问卷法对604名1~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结果显示:父亲参与教养(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对小学生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父亲参与教养与小学生关系攻击之间,母亲的育儿愁苦和亲子互动失调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父亲参与教养与小学生身体攻击之间,只有母亲的育儿愁苦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父亲参与教养可以通过减少母亲的育儿愁苦来降低儿童的关系攻击和身体攻击,还能通过减少母子互动失调来降低儿童的关系攻击。  相似文献   

7.
"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启庚  陈勤 《心理科学》2002,25(4):495-496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起,就开始有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陆续发表。例如关于小学生状况,威克曼(Wickman)、罗杰斯(Rogers)、门什(Mensh)的调查发现,在小学生中超过12%的人严重社会适应不良、20—42%的人存在一定的适应困难;关于小学生情绪问题的状况,斯坦特(Stennett)的调查认为大约有22%的人具有“中等或严重的情绪缺陷”,艾伦(Allen)等则认为有三分之一或较多的小学生存在过分敏感、好发脾气、嫉妒、恐惧和冷漠等情感方面的问题。国内八十年代也开始实施全国范围的协作研究,1981年叶广俊对北京473名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心理问题的阳性检出率为17.3%,1982年葛伯魏和徐建成对487名上海市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1.1%,其它省市和农村也有报道,都证明了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家长参与与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阅国外家长参与的理论研究,结合访谈结果将小学生家长参与确定为情感参与、管理引导参与、行为参与和智力参与四个维度.以4-6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两次取样测试,编制了小学生家长参与问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应用自编的小学生家长参与问卷考察了521名小学生家长参与与其学习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表明:家长参与与小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相关;母亲的智力参与、父亲的情感参与、母亲的情感参与、父亲的智力参与和行为参与对其子女学习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体育动作技巧,并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的。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为学生构建和谐的学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2月15日至1999年1月7日,河南省内乡县道教协会筹备组在西岳庙道观举办了道教知识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共42人。培训班除上宗教课外,还学习了宫观管理条例,住观道士、散居道士、皈依弟子和居士管理条例及其守则等。经过学习、培训,学员的道教...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7名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小学、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时间分配进行了调查,并考察了它们与阅读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生与初中生课外平均每周阅读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其时间的分配有差异,小学生主要阅读文学类书籍,而初中生除了主要阅读文学类书籍外,增加了阅读娱乐类书籍的时间;(2)整体上看,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与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文学类书籍课外阅读时间与阅读成绩有显著正相关,娱乐类书籍课外阅读时间与重点学校学生的阅读成绩以及男生的阅读成绩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新一轮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进而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小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小学体育学科这些原本不受重视的学科也被关注起来,体育学科是以培养小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技巧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们的意志品质;同时,室外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也深受孩子们喜欢。但是需要我们正视的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再加上缺乏自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分析了1159名小学3、4、5、6年级学生的志向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我国小学生普遍有较早的志向表示,(2)当代小学生大多数人想当科技人员、军人、艺术家、教师、医生和企业家等;(3)小学生志向动机水平在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90年代儿童更重兴趣、重知识;(4)性别、年级、年代不同在选择志向、志向动机水平上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齐文化体育是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体育中独树一帜.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齐文化体育的特点和产生基础.分析齐文化体育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对于当今现代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游戏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是小学生都喜欢,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敏捷,能根据情况快速的做出正确的判断。且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感受游戏活动的快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把游戏和教学相结合,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体育锻炼。把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曾琦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2):41-44,49
综合运用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以263名小学1~6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根据学生课堂参与的性质、参与的程度可以将小学生划分为三类,即消极参与型、主动参与型和被动参与型;2)从总体分布上看,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类型是比较多样化的,相比较而言,被动参与型的人数最多,主动参与型次之,消极参与型最少;3)在学习成绩和自我概念方面,主动参与型学生的发展要优于被动参与型和消极参与型学生。  相似文献   

17.
选取100名大二和大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加导诊服务、医疗实践观摩、健康调查、健康宣传、模拟训练、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等医院志愿者培训活动,采取讨论和反思等手段,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结果显示,参与志愿者培训医学生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照料、医患沟通能力的自我评估等的认同度较高,并更多参与撰写医学人文研究文献或发表学术论文。证实了此培养模式能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建华 《心理科学》2005,28(4):965-968
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对宁波市56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小学生攻击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年级差异,结果发现:(1)小学生言语攻击的比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攻击,间接攻击的发生率最低。(2)小学生三类攻击行为的比例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小学生各年级之间既有存在显著性差异,也有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育干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亚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59-159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邢莉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59-159
读书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只可惜课外书籍的插图再漂亮,也比不上漫画书的趣味性、电视节目的连续性、或电动玩具的动作性,更何况有一部分的益智书籍根本没有图画。有家长说:“家里买了一套又一套的书,但是孩子就是不肯翻阅。”“孩子只看漫画书,其他都没兴趣。一本专家推荐的好书到他手里,只花了三分钟就翻完了。”这就造成了目前课外阅读的一些弊端,例如:由于学生校内作业量过多或者因为看电视、玩电脑挤掉了课外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些课外读物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学生往往会被这些图片吸引住,导致学生只看画面,不看文字;由于课外读物中的多数名著过长,可读性差,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多数小学生不爱读名著;多数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写出课外阅读的读书笔记,抹煞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会使学生觉得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