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家长抱怨道:“我的女儿似乎很少努力学习,她总是想方设法放松自己,是不是我平时对她要求不够严格?” 一位老师说:“我设法通过各种考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是我发现有的学生似乎对一切都表现得无所谓。无论考出什么成绩,他看上去总是一副麻木的表情。”  相似文献   

2.
谷秀慧 《天风》2003,(7):28-29
数九寒天,滴水成冰。零下9度的山东青岛市一派严冬的景象。但当我一踏进“以琳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迎向我的却是一股暖融融的春意。虽然是星期天,但10来个“自闭症”儿童在“中心”接受训练。兴致勃勃地在老师和家长们带领下,玩着传球的游戏。大人小孩的额头都冒出了汗。穿着红色工作服的年轻女教师们  相似文献   

3.
一次,我给初一某班上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许多家长也坐在教室后面听。我问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你是否感觉到幸福?”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幸福”。教室里异常安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低着头,一些学生嘴里小声嘟囔着“不幸福”。家长们很尴尬,也很困惑:吃的、穿的、玩的、学习上用的……一切都尽着孩子,父母所有的关心和疼爱已全部给了他们,怎么还不幸福?孩子们究竟要什么样的幸福?我是老师,也是母亲,我深深懂得家长们的心。孩子们从小学上到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心理上开始发生变化。学习任务加重了,奋斗目标变得越来越清…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一次家长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认知规律。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引导,致使在儿童教育上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和歪曲教育规律、发展规律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孩子们“伤”在了起跑线。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呢?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教工作实际,感受到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是促进儿童快乐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读完第980期的《南方周末》A6版的《八岁女生的精神分裂症》一文,我哭了好半天。她钩起了我对一件往事的回忆。我的精神也一度遭受打击,也曾经生活在重压之下,倍受压抑之折磨。然而,大概是我较幸运的缘故吧,这一切并没造成严重的后果。诚然,小女孩的不幸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她主观承受力不强是一方面,然而仅就客观方面而言,无论是她的那位老师还是她的家长(主要是她的母亲)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时间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险遭“遇难”却幸免“遇难”的经历写下来,以期给老师和家长们一些启示,以避免类似小女孩这样的悲剧发生。3年前,我17岁,…  相似文献   

6.
汪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二生。也许是因为我父母离异,让我比其他同学成熟早的缘故吧,我非常看不惯同学们的许多幼稚表现,如,整天叽叽喳喳随便议论别人、给人起外号、恶作剧等等。我的许多想法都不能被同学理解,如将来准备报考哪所大学,客观地评价老师和男同学等。看得出来,我的许多行为都让令老师、家长失望,老师往往用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来对待我和同学,任意指责我们,语言中充满了恐吓,而不尊重和理解我们,家长也是无视我的年龄而偷看我的日记,不让我和男同学通电话,动不动就向老师汇报。为此,我很担心自己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甚至怀疑自己有精神疾病。我不知自己应该怎么做,我很苦恼,不能集中精力读书,考试成绩在下滑。请您帮帮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老师!水晶头骨是怎么回事?”“老师!鬼魂照片是怎么回事?”“老师,有人转世还能说明前生是怎么回事?”。面对很多类似的问题,作为政治老师的我,明知道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却不知道怎样回答,甚至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就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一大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您儿子排在第49名。我们怀疑他的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  相似文献   

9.
每次双休或长假结束,许多家长、老师都在为一个“经典性”的问题挠头:怎样把孩子们的象风筝一样飞得又高又远的心卓有成效立竿见影地收回来呢?我的一位心理医生朋友的“收心血法”也许可给您点几点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下,亲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等电视剧,更是将“原生家庭”“鸡娃”“隔代教育”等关键词引爆。如何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不仅是我们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父母的共同焦虑。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我在咨询室里见过了太多亲子冲突,也看到过许多家长因为亲子教育长吁短叹、束手无策。根据工作观察与实践经验,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做到“无条件”但“有边界”地爱孩子,就能有效规避许多雷区。  相似文献   

11.
张浩学习成绩本来在班内属中上等,人也聪明伶俐。但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是,他忽然成绩下降,对学习不感兴趣,功课做得也马虎起来,对老师的批评和教导也开始不在乎。即使是被表扬和提拔为班干部也如此,这很使老师纳闷,家长着急。有一天家长主动找到学校,我当时负责接待了张浩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性教育在中国一直是一个令人难以启齿的敏感话题,如何将“性”告诉孩子,使家长和老师们最为尴尬和头痛。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在应试教育下的家长、老师心里滋生了些许焦躁,受焦躁不安情绪影响下的教育,赏识也成了所剩不多的奢侈品。赏识就会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这一点,我相信老师家长都很清楚。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的阳光、空气和水。而这样的道理,在急功近利的时代,多少都会被教育者们忽视了。  相似文献   

14.
一次我们班一个女孩坐在后排在听“随身听”,耳朵堵着所以说话声音很大。她对同桌说:“教师过来告诉我一声。”几乎所有同学都听到了,连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也不例外。老师回过头看看那位同学,竟然说:“我不过去!”  相似文献   

15.
他,大一新生,1米8几的个头,聪明、沉稳,英俊、潇洒,可说是“酷毙了”、“帅呆了”、“乖极了”。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好孩子,是女孩理想的恋爱对象。但入学一个多月了,同学们谁都没见他笑过。他很少和大家接触,一说话就脸红,见到女孩更是“退避三舍”,这更对女孩有一种“神秘感”。听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向往走进象矛塔,感受大学生活,成就理想之梦,没想到初中毕业一不小心考上了师范学校。爸妈兴奋地叨唠:知足了,这都跳出“农门”了,要是上高中,考不上大学,那还不只是农民一个?不得已,上了师范,当了老师,解决了温饱,虽不至理想完美,但家长的赞许,偶尔收到学生问候的短信,也让我略感慰藉。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向往走进象矛塔,感受大学生活,成就理想之梦,没想到初中毕业一不小心考上了师范学校。爸妈兴奋地叨唠:知足了,这都跳出“农门”了,要是上高中,考不上大学,那还不只是农民一个?不得已,上了师范,当了老师,解决了温饱,虽不至理想完美,但家长的赞许,偶尔收到学生问候的短信,也让我略感慰藉。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在学校心理咨询信箱收到一位女生的心理咨询信,信的内容是: “心理老师,一周前我丢失了986元钱,这笔钱不是我拿家长的,也不是我自己的。这笔钱非常重要,实在丢失不得。近几天我已为这笔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没有一点心思再学习,可又面临期末考试,我该怎么办呢?但重要的还是这986元钱,如果找不到,就会失去我的一切。心理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一旦我做得不好或不对,家长就指点我这样,指点我那样,甚至教训我,当时的我不服气,嫌家长唠叨,家长总是说:“总以为大人说你是亏待你,慢慢地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20.
高考的帐幕终于落下了。“硝烟”渐渐地从考场上散去,全力以赴地帮助考生应试的老师和家长们正慢慢地从紧张中缓过神来。可是,殚精竭虑的考生们却仍有不少还跋涉在困惑的心理沼泽中…… 性情突变的小雨 小雨从小就勤奋好学,善解人意。一直都是三好学生。上高三时,他对爸爸妈妈说:“我一定能考上北大、清华,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此后,他将全部时间用来复习。在高考前的3个月,他起五更睡半夜,吃饭时都想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