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希尔斯关于传统的理论为直接思想资源,指出,对传统价值的反思必须透过传统的文化功能的把握。“同一性”是传统之成为传统的基本文化功能,具体表现为思想、观念、行为的同一性,文化的同一性,心理-意识的同一性三方面。传统的同一性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因与革、不变与变、保守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据此,现代人应当反思自己的文化品质,勇敢地承担起现实社会发展的责任,防止在怨古尤祖中消解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2.
韦伯系统地对卡里斯玛展开了学术性的讨论,并将其从基督教的范畴引入社会科学,成为讨论政治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后很多学者都延续或补充了这个讨论,本文主要梳理了自韦伯以降,从希尔斯,经格尔兹,到林德荷姆的这个传统或学术脉络,并对之进行反思,同时还讨论了王斯福和王铭铭关于中国乡村社会中的民间权威的研究,及其作为一个东方的案例对于卡里斯玛理论和研究的承继和可能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任何时代,传统对于一个民族的整体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当希尔斯将这一影响力赋予"克里斯玛"的神圣形象,并视其为一种由多重社会因素综合而成的自然结果时,传统对现实所产生的超自然的感召与影响便得以合法化。在马克思的批判视角中,这种神圣形象的合法性根源被还原为阶级社会的异己现象,即意识形态的遮蔽。所以,"克里斯玛传统"并非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异化现象是一种裹挟在阶级利益中,且人为地将特殊利益等同于普遍存在的虚幻意识。此外,"克里斯玛传统"与"现代化"的内在矛盾理应置放于生产方式的辨证运动中去化解,而马克思的理论自身也必须自觉洗清"克里斯玛传统"的嫌疑,基于对当代人的生存境遇的考察来澄明自身在现代社会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内涵是游戏的灵魂,传统道德文化是网络游戏得以传播的有效形式,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鲜活的人物是网络游戏取之不尽的素材,丰富的文化、文明的准则是网络游戏设计的丰富理念,精美的建筑、悦耳的音乐等审美元素是网络游戏引人入胜的场景。而网络游戏则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的现代方式,它有助于大众亲近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把握与弘扬传统文化。但网络游戏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却存在着传统文化被肢解、被娱乐化的问题。这是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宗教文化、宗教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如何发挥宗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宗教工作的重要创新目标。一、深入研究,找准宗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维度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比重。宗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要深入研究阐释宗教文化、宗教道德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器乐、传统民歌、传统戏曲等中国传统音乐形式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具有增强剧情表现力、烘托故事情节气氛、深化电影主题思想、完善人物性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习传统是为了能够传承、发扬传统,并在掌握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创造。山、石、水、云是中国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要素,着重选取山水画中的山石画法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儒家文化,以及在它影响下所形成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传统设计观的形成。设计的传统化与时代感是血脉相承的,将现代融合于传统、传统体现出现代感,这呈现的是设计文化的一种流动,一种前进,一种生机勃勃。继承与发扬传统的设计观念,融合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传统更好地体现出它的时代感,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义务,也是我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传统与现实”理论讨论会综述任敏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四川大学哲学系等七个单位联合召开的“传统与现实”理论讨论会,于1992年11月5日至9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各地的40余名学者与会,提供论文10余篇。会议着重就传统与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带有规律性的一些理论原则和方法论问题展开了讨论。兹将会议讨论和论文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观点综述于后。一、何谓传统?与会者从认识论、本体论、符号学……等不同层面对传统范畴进行了探讨,由此对这个范畴的含义作了多样化的解释。1.传统就是我们自己。是生活中积淀下来而又在不断变化的历史存在的方式,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手段。能使我们兴旺发达的传统是精华;愚昧、落后、僵化的东酉则是传统的糟粕。传统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就有三大传统:封建传统、西方进来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传统。2.传统无论从正效应还是从负效应来看,它都是一个民族的本质规定性,是民族的灵魂。因此,它与现实不能截然分开,它不是过去式的时态,它是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但有的与会者不同意这种解释。认为这样定义传统使人不可捉摸。并认为,传统有时间概念,它与生产方式相联系。今天我们所说的传统,是与农业社会、农民小生产的生产方  相似文献   

10.
在儒家文化里,红色被誉为传统五色中的正色之一,是富足、尊贵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幸福,在我国传统色彩谱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木雕花板设计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木雕花板装饰中,红色常常作为主导色、辅助色、点缀色,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为传统木雕花板的色彩保护、修复与收藏做贡献。红色在传统木雕花板的运用中需要遵循以下三个设计原则:一是要与木雕花板情境一致;二是要符合色彩设计整体和谐统一的规律;三是要符合人们对色彩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任何文明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道德传统则是文化传统的灵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继承、扬弃、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与各国或各民族的历史兴衰相同步。 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东方各国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并没有成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加速经济  相似文献   

12.
线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视觉语言,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的基本表现技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从最初的描摹自然,到后期的写意、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审美趣味与要求。围绕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审美与发展展开研究,阐述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历史和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地位与作用,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特点,并从线的观物取象和写形、线的写意、线的写神和形神兼备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线的审美。  相似文献   

13.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绝不只是经济运行方式的转换,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承接。在传统文化的变形中,传统信用文化的整合与转换则是重要内容,为此,本文综括了中国传统信德的特征、透析了传统信德断裂的成因、提出了传统信德承继的原则,以期实现传统信德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的沟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甘罗 《中国道教》2018,(3):66-6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谈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根”与“魂”。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不仅是古圣先贤倡导的做人立世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5.
编筐、编篓,家家都有,作为传统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柳编工艺,目前在连云港市塔山镇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柳编工艺有其特定的场所,柳编工艺中原材料的选取与制作有着特殊要求,柳编工具的种类也有很多,比如划子、篹刀。而传统柳编制品——笸箩、簸箕、兜圆更是有着深刻的民俗意义。传统柳编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成熟的民间技艺,它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当下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康鄢 《中国宗教》2023,(10):78-79
佛教传入中国后,同中国传统的儒家、道教文化相融合,经长期发展,最终演化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舞蹈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承、融合、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与文化息息相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库,对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房地产广告对传统文化理念、传统美学、传统图形符号等三个方面的运用,既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广告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绘画中包含较多的优秀人文精神,因此其是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媒介。要想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应挖掘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文精神,将此作为欣赏传统绘画作品的立足点,感受画家的品性与精神。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文精神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史进行简单介绍,并基于中华传统绘画中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孙天人 《天风》2006,(1):29-29
“传统”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和文化内涵的道德、礼仪、风俗、文艺等等。这对中国基督徒来说,又有“社会传统”与“教会传统”之分,而对“社会传统”,当代的基督徒应如何看待?对此,按面临的现实,应讨论的集中起来似乎是三个具体内容:一、“伦理道德”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以儒家的仁、义、礼、信,孝等为核心。据近来有媒体对几所高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从中知道了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中的分量,透露出他们对儒家的道德价值观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也没有一个认为是“过时东西”。对此,我们也不难知道,这与圣经和基督教全部教义在道德层面上的教训是一脉相承的。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图案与传统纹饰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早表现之一。它们不光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心理的形象展现,而且还继续引导、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实践,其既有人类审美活动的共性特征,又有民族的个性差异,是参与了中国人的审美心态生成的。其中所含的的审美思想、吉祥寓意、造型方式与内心关照等为现代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活力因子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