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更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前提。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约3500个生字,1-2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700—1800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重点。识字过程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轻松有趣。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在我的识字教学课堂中,我重视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语文课是能力课。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语文实践,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在听说中学习听说。  相似文献   

3.
从读写萌发的观点出发,探讨6至7岁儿童的家庭读写活动、早期读写水平与其在校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儿童的非言语智力和父母的教育水平等变量后,(1)只有儿童的非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口头词汇;(2)只有儿童的正式家庭读写活动能够显著预测其识字量;(3)只有儿童入学时的识字量能够显著预测他们一年级时的语文成绩和平时语文课表现;(4)儿童的口头词汇和家庭读写活动均无法预测其在校的语文课成绩。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也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可见低年级教学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可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达到识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2013年9月底,笔者有幸到南宁参加由程少堂、陈玉中等老师组织的“名师大课堂”观摩课活动,他们的课丰富多彩、语文味浓厚,尤其是刘飞耀老师上的那一堂作文课不仅感染着学生,同时也感动了我们听课的老师。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语文课堂如何体现出语文味,我觉得很值得探导。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这句话说明的正是“语文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在开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时,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认真探究掌握更多的汉字,为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有趣、活跃的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学习,实现高效的识字教学。一、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游戏和识字教学相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效提高他们的学  相似文献   

7.
一、开展写字教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还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一至六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女老师,每次在作文课上,她都要朗读我的作文,并且还把它推荐给其他的语文老师。因此在校园里遇见别的班的学生,他们常告诉我,他们又在教室里听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了。那时觉得天高云淡,一切都是鲜艳的,什么东西都灿烂无比,轻舞飞扬,心情好得出奇,从而对写作文更加喜欢了。我想,如果说我现  相似文献   

10.
赵琰 《思维与智慧》2022,(22):56-5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识字与写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学生,那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能立足儿童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识什么字”“怎么识字”,真切地落实“双减”政策,增效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1.
高莹 《四川心理科学》2014,(23):107-107
新课标要求课改之后的语文课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实现审美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有:师生之间平等和谐,要有审美氛围,教学方法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趣,教师语言优美动听。  相似文献   

12.
贾学清 《美与时代》2003,(10):75-76
语文课的魅力是什么?是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氛围。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课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传达出来,以情来打动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享受中接受知识,学习知识。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很难想象教师的语言冷漠平淡,学生对文章毫无兴趣,语文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充满诗情,达到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境界呢?一…  相似文献   

13.
彭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00-10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和交谈的笑语,看到师生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场景,感受到怡荡的春风,希望学生一提到自己所教的语文课就一脸兴奋,充满期待。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语文课在冗长的分析解剖中,在五花八门的测试训练中,在我们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中,让学生不再心向往之,提起来毫无兴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失去魅力,不再美丽。如何给学生美丽的语文呢?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在研究不同的识字教学方法,力求让低年级的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提高识字能力。但由于没有充分认识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对教材把握欠准确,因此在实施中出现不少误区。比如识字过程的机械化,识字教学方法单一化,识字教学中平均用力,以致教学效果欠佳,耗时又低效。  相似文献   

15.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女老师,每次在作文课上,她都要朗读我的作文,并且还把它推荐给其他的语文老师。因此在校园里遇见别的班的学生,他们常告诉我,他们又在教室里听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了。那时觉得天高云淡,一切都是鲜艳的,什么东西都灿烂无比,轻舞飞扬,心情好得出奇,从而对写作文更加喜欢了。我想,如果说我现在在写作的道路上能走到今天并取得一点成绩的话,那么,肯定离不开当初那位女老师的欣赏和鼓励了。所以现在想起来,心中对她满怀感激,觉得她是那么和蔼善良。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写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一、书写习惯,要培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和保障,也有利于正在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的骨骼、视力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女老师,每次在作文课上,她都要朗读我的作文,并且还把它推荐给其他的语文老师。因此在校园里遇见别的班的学生,他们常告诉我,他们又在教室里听老师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了。那时觉得天高云淡,一切都是鲜艳的,什么东西都灿烂无比,轻舞飞扬,心情好得出奇,从而对写作文更加喜欢了。我想,如果说我现在在写作的道路上能走到今天并取得一点成绩的话,那么,肯定离不开当初那位女老师的欣赏和鼓励了。所以现在想起来,心中对她满怀感激,觉得她是那么和蔼善良。  相似文献   

18.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自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汉语拼音对推广普通话,帮助学生自主识字,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汉语拼音使学生自主识字和提前阅读变成现实,被称为学生识字的“拐杖”.它是学生学习普通话,并能用普通话阅读、表达的重要工具.因此,让学生学习掌握好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几十年来,汉语拼音教学都被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为了学好汉语拼音,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渴求知识的源泉。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多年来,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